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维度论文,中小企业论文,原则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80X(2002)11-0063-07
一、簇群成长理论简评与新分析架构的提出
1.现行簇群成长理论评述
目前有关的簇群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很活跃,提出许多理论来解释簇群现象,但大部分的理论都局限于分析为什么簇群具有竞争力,而鲜有对簇群的成长环境与成长因素进行解剖分析的理论。弹性专业化模型、集体效率模型、波特的钻石模型、全球价值链模型GCC(Global Commodities Chain)是目前四个比较知名的簇群分析理论, 我们从簇群的成长角度对这四个模型进行简单的评述。
弹性专业化模型的分析点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分工,该理论认为簇群的最大特色是分工协作,而簇群的健康成长需要培育群内企业的分工协作。弹性专业化模型是一个很好的簇群成长分析架构,但它过分强调专业化,而忽视了簇群在成长过程中的其他影响因素。事实上一个群内有许多企业从事相同的工作,单纯的专业化分工可能在一个大公司内部更容易实现,也更有效。簇群的活力单纯从专业化分工来解释显得有点牵强,簇群应该有比专业化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公司间的竞争与合作等因素。所以弹性专业化模型不能够准确地解释簇群的成长过程与竞争力来源。
波特的钻石模型是目前最有影响的簇群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簇群的成长需要四大因素之间的密切配合,这四大因素是需求条件、关联与支持性产业、因子条件及企业竞争与战略。虽然波特的理论在全球传播很广,但该理论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宏观上的国家层次,分析的背景也都是发达国家相对比较成熟的簇群(Porter,1990,1998)。发展中国家的簇群成长由于制度与基础条件的差异,与发达国家的簇群成长要求显然不可能一致。单纯用波特的钻石理论很难解释作为发展中大国的我国簇群成长的特殊性。
全球价值链模型最近在簇群分析中很盛行。该理论的内核最早来自于波特提出的价值链。价值链强调不能单纯地看待一个产品,要从产品生产的整个链条来看问题,要分析一个产品从概念形成一直到最终消费的全过程。Kaplinsky在波特价值链模型基础之上又进行了扩展, 他把公司间的联系也考虑进去。Gereffi是GCC领域目前最具影响的学者,他也对价值链进行了扩展,分析角度从过去单纯地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扩展到整个全球价值链,强调不同国家在全球贸易中的价值链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关联。GCC 模型正确认知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簇群大部分是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但对发展中国家的簇群如何更有效地成长与培育很少涉及。
集体效率架构是由欧洲的研究者提出的,该分析架构以传统的经济学分析为基础,以Marshall提出的外部性为起点,认为簇群成长主要来自于两个部分:外部性与联合行动。公司的集中产生了经济上的外部性,但单纯的外部性很难产生规模效应,还需要群内企业进行联合行动才能更具竞争优势。集体效率模型与上述三个模型相比,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簇群发展时又更进了一步。但同其他模型一样,该模型也有其缺点,因为它仅仅关注外部性与联合行动。事实上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文化背景与宏观制度的差异,特别是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基础设施不完善,国家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影响还比较大。如何培育我国的簇群成长,单纯依靠外部性和集体行动还是难以成功的。
2.新的簇群成长分析架构: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
目前已有的簇群理论无法为我国簇群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根据这些理论的优势与缺点,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本文提出我国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见图1)。三维度原则认为, 发展中国家的簇群成长是国家宏观环境、簇群与群内企业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簇群的正常成长与发展,甚至会导致簇群的灭亡。簇群的培育要兼顾三个维度,注意维度间的协调与发展,才能保证健康成长。
图1 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架构
二、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宏观维度原则分析
1.需求条件
国内市场需求可以给簇群带来机会和创新的压力,促使企业更早察觉和理解市场上新的需求并作出积极的响应,使企业能够提早获得国外竞争者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荷兰之所以成为全球最知名的花卉簇群,得益于该国传统上对花的巨大需求偏好;而山东苍山的大蒜簇群也与当地人爱吃大蒜是分不开的;美国加州产生硅谷簇群,与美国一直注重对高科技的投入,军工企业需要IT产业强有力支持有关;意大利拥有全球最知名的传统产业簇群,如皮鞋、包、陶瓷等,与该国一直有家庭经营传统,注重手工技艺,对传统工艺产品需求旺盛密切相关。需求因素一般作为一个触发因素,刺激某一产业在一个特殊地域诞生,如果再加上其他合适的土壤,如宏观政策、人才等,就能够异乎寻常地成长起来。
2.经济环境与制度
整个国家的宏观环境与制度可以影响簇群的产生与成长,为簇群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签订的双边与多边协议可以影响簇群能否顺利走出国门,加入到全球产业链中去。地方保护主义的拆除也可以为簇群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与流通奠定基础。例如我国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成长起来的一批簇群就与近年来我国沿海特区的优惠政策和大力吸引外资的环境是分不开的。我国广东的珠江三角洲簇群是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一个知名IT业簇群,也叫“电子信息业走廊”,主要指珠江东岸广州、深圳、惠州、东莞四市所形成的以电子信息业为核心的簇群体,其中后三个市的电子信息产品产值就占了广东全省的72.72%,是亚洲地区电子信息业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该簇群最初主要由港台的公司出资兴建,由于这些公司多年在国际市场打拼,已经成功地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去。自然而然地,我国东莞的这些产业簇群也就成为全球IT价值链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广东沿海的特区政策,没有这些外资与港台商人带来的价值链,如果单纯地以行政推动,恐怕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形成如此大规模的产业簇群。
3.文化传统与基础条件
我国目前簇群发展最快的省份当属浙江,新华社的记者把它称之为“浙江现象”。浙江各地的小企业与农户通过产业群聚形成了成百上千个生产钮扣、眼镜、鞋类、灯具、袜子、打火机等专业村、专业镇。其中产值超亿元的特色产业区500多个,占了浙江工业产值的一半, 创造了许多出口奇迹。浙江簇群发展这么快归功于浙江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浙江人前赴后继的创业精神。“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文化基因”,极大地推动了浙江簇群的蓬勃发展。另外,浙江是“百工之乡”,长期以来形成了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外出谋生的传统。历史上就有无数的能工巧匠,如东阳木匠、永康铁匠、青田石雕匠、湖州湖笔匠等等。这些世代相传的专业技能,加上头脑灵活、善于经营的个性,构成了浙江特殊的人力资本优势,很容易在产业分工中显现优势。浙江人善于走南闯北,快速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也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4.特殊干预
各种宏观的金融服务与非金融服务(主要指国家或省级的宏观金融制度改革,包括招商引资政策与环境,外汇兑换制度,国与国或者省与国之间的易货贸易制度等)也为中小企业簇群的成长奠定了条件,比如广东最早实行吸引外资的各项金融制度改革,直接促成了珠江三角洲一大批相关专业镇的产生。各种共用的基础设施完善,比如一个国家或者省际间的交通运输条件等也可以降低簇群的成本与费用。
当然,中小企业簇群的成长也离不开其他的一些宏观政策与环境,如与国外签订的多边与双边贸易协议,一国对外开放的力度等等,本文不再一一分析。
三、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中观维度原则分析
1.簇群成长需要的支持性服务
簇群能否快速成长,与其所在环境能否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密切相关。如果一个簇群能够提供各种专业化的服务,则可为本地的簇群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企业能够形成较大的竞争优势。这些专业化的服务主要包括:①簇群内微观金融服务类行业,如银行、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产权交易市场、各种基金机构等,这些服务机构为簇群内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②簇群内中介服务类行业,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人才服务机构等;③簇群内商业服务类行业,如公共交通、邮电、通信、运输、情报信息服务、广告、装潢以及各种供应商、代理代销商等;④簇群内生活服务类行业,如零售、餐饮、旅馆、医院、文化艺术、体育、旅游、休闲、家庭服务、环卫、修配等;⑤簇群内的人才服务,如专业人才群体、人才培养及再培训基地、创业激情、创新精神、不惧怕失败的精神等;⑥簇群内的企业经营,如商业计划、商业模式、管理班子、持续创新能力等;⑦簇群的法制环境,如自由企业制度、完善且配套的法律、鼓励创新的分配政策和法律保障;⑧簇群内要素的流动性,如人才、资本、股权、信息以及其他生产要素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等;⑨簇群当地文化,如人的观念革命、鼓励创新、容忍失败、商业文化对人才是否具有吸引力等;⑩簇群所在地的政府服务,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意识、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腐败等。
2.簇群成长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分析
(1)簇群能否吸引与提供专业化的投入因子。 一是人才的吸引与专业化。簇群能否成功地吸引人才是其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当一个簇群可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时,必然会吸引全国的优秀专业人才加盟。另外,仅仅吸引人才还不够,簇群的真正竞争力来自于对人才深层次的挖掘,也即是人才的专业化分工。因为如果簇群的人才不能进行有效的分工,簇群的发展会停留在较低的恶性竞争,使簇群的发展难以为继。人才的集中可以加剧竞争,优胜劣汰,从而也迫使人才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专业化的人才也需要簇群能够成立相应的专业化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可以由当地政府或者中介组织主持,以确保簇群需要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吸引中间投入品的专门化。簇群产品的竞争力来自于高效的投入。当一个簇群能够吸引各类专业化的中间投入商加盟时,就可以大大提升簇群的竞争力。因为中间商提供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各种服务,由于在簇群内聚集,能够获得规模经济和较低的运输成本。另外在减少总运输成本的同时还可以产生足够高的需求水平,从而确保高度专业化的零部件生产厂商得到报偿。专业化的零部件供应会吸引组装厂家,反过来又鼓励新的加入者和更多的专业化服务。三是吸引更多的厂商加入,扩大簇群的影响力。当一个簇群有发展潜力时,可以吸引许多外来者。据一项对外国投资影响的估计,在对外商有吸引力的地区,簇群存量每增加10%,该地区被未来投资者选中的可能性就增加5%—7%。
(2)簇群能否提供准公共品服务。 一个簇群成长需要多方的服务与支援,其中最不易提供的是准公共品的服务。因为准公共品的服务有很强的外部性,很难杜绝搭便车行为。单一的私人企业很难提供这种服务,只能由当地政府或者产业协会等来提供。专业化的基础设施、教育项目、信息、贸易展等都是这些准公共品的一部分。当企业数量比较多时,提供这种准公共品服务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这有一个规模效应。
(3)簇群的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 一个簇群能否提供高效的信息网也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簇群内企业或者组织内相关的市场、技术、或者其他的专门化信息增长快速,使簇群内的从业人员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生产效率。这种效果有点类似于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网络共享。地理位置的接近,供给与技术关联,可重复性,人力关系及社区关系等都可以加速信息流在簇群内流动,增加了分享信息的可能。
(4)簇群与外界的关联程度。 与簇群外的国内大市场以及全球市场的关联是决定簇群能否产生规模效应的先决条件。现代价值链理论认为,如果一个簇群能够成为国内产业链的一部分,其产品市场就可以得到充分扩展;如果一个簇群能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去,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就可以带动簇群的产品走出国门,从而为簇群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出口导向的簇群与全球整个产品价值链的关联如何是未来决定其走向的一个关系因素。
(5)能否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传统的竞争优势来自于比较优势,只要各种要素投入成本低,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就直接具有决定性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变得日益复杂起来,成本不再是消费者的惟一决定性因素,产品种类的多样化、个性化,售后服务的专业化,产品质量等等,使单纯的成本已不再是竞争中致胜的惟一法宝。专业化的服务,产品的多样化,配套产品,便捷的运输,高品质等使传统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不复存在。新的竞争方式转化为一个区域之间的竞争。如果一个簇群能够提供这种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则在竞争中就可以发展壮大,成为有竞争优势的簇群。反之则有可能在竞争中面临失败的威胁。
四、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微观度原则分析
1.信任、联合行动与制裁
簇群内部的信任、制裁等因素对簇群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没有信任,群内各种合作活动就很难发展,没有相应的制裁,则很难把“犯规者”清除出去。簇群内生产者和贸易者之间的不信任会导致整个簇群的升级失败。
外部经济虽然对一个簇群的成长很重要,但仅有外部性是不够的,簇群要想形成真正的竞争力,还需要联合行动,这种有意的联合行动能给簇群内的企业带来繁荣。企业间的联合行动是企业间有意识地增加联合与关联,联合行动既有垂直与水平的, 又有双边与多边之分(见表1)。
表1 簇群内企业间的合作类型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
簇群应该促进竞争和合作的完美结合。激烈的竞争可以赢得客户并取得优势,但并不是说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合作同样在竞争中产生。因为有许多关联产业和上下游服务机构,这些机构的存在为企业的合作提供了有效基础。竞争与合作可以共存,因为他们是在不同的空间和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参与者进行的,在某一领域一些参与者可能是竞争对手,而在另一领域可能就是合作者。
企业聚集在一起,彼此的接近使企业可以有机会较长时间地密切接触,反复接触,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降低交易成本。这种信任和合作关系对于生产厂家尤其重要。先进设备的使用者往往需要同生产厂家进行广泛的接触和交流才能掌握新技术,因为这种接触和交流使他们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关新机器的特征和信息,同时还可把自己的技术需求尽可能清楚地让生产厂家了解,从而使生产厂家能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要让生产厂家了解特殊需求,用户必须向生产厂家透露他们关于产品或生产程序的某些细节,而这些细节除非用户同生产厂家建立了信任关系,否则他们是不愿透露的。
簇群内企业之间如果组成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伙伴关系,这种关系就可以组成一个网络。企业可以跨越边界,与其他企业或者组织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既有正式的合作伙伴,如合资和企业联盟,也有各种非正式的信息交流,诸如会议、酒吧等频繁的面对面接触等。这种网络关系一旦建立,就成为一个不可模仿的独特优势。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要求,使簇群内的企业从过去的单纯竞争,发展到既竞争又合作的双赢,最后以小搏大,以小舢板去战胜大帆船。
制裁:与此相反,如果簇群的企业相互搏奕,追求短期利润,造假做假,坑蒙拐骗,则会带来“坏苹果”效应。没有相应的制裁,把“犯规者”清除出去,对整个簇群的发展会带来致命的威胁。我国湖南原来很有名的邵东产业簇群最近却有群无市,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群内造假者太多,结果产生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最后导致整个产业簇群的毁灭。
2.企业间能否有互补优势
簇群内的产品质量可以通过互补性而得到提高。群内产品之间的互补是随处可见的,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互补,从服务传递到产品设计、后勤、售后服务等都有互补效应。比如意大利制革簇群包括弛名于世的制鞋公司,以及许多皮鞋配件、机械、模具、设计服务和柔革的专门供应商。这些极专业化的供应商相互联系,互相协作,大大提升了意大利的制革质量与水平。
我国的昆明曾想大力发展花卉产业,但许多商家在办理运输时才发现火车、飞机等运输公司提供的服务根本跟不上。这些目前还以垄断形式存在的国有公司,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惊人地低下,客户购买的鲜花不是找不到车皮,就是运输时间太长,这也是昆明发展花卉产业簇群效果很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而全球知名的荷兰花卉簇群有着十分快捷的传递系统,鲜花从拍卖场的暗道被直接送到国际机场,鲜花出售商因此可以承诺在24小时内把客户的鲜花送达全球各地。从这种角度看,运输业就是花卉簇群的互补系统,而互补系统对一个簇群的竞争力也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互补性可以提高簇群的营销优势。如果某一簇群的相关公司与产业可以提供更高效的营销服务,比如公司咨询,贸易展,贸易杂志,营销代表,它还可以扩大簇群在某一领域的知名度,更有可能使购买者因此而决定在此完成全部采购任务。以意大利为例,它在时装和设计方面已经赢得一个很好的名声,这种名声为从事制鞋业、皮制品、服装及其他相关产品的公司也带来极大的好处,从而使这些产业也慢慢地发展成为知名的产业簇群。
3.企业间竞争程度与管理技能
簇群能否有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也很重要。激烈的竞争可以淘汰劣者,从而使簇群产生出更好的性能价格比。企业彼此的接近和了解使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强,当地的经营环境的一致性也使企业间的可比性加强。由于竞争障碍的减少和攀比心理的作用,企业间的竞争会加剧,后进企业更容易模仿先进企业,先进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会更努力地创新。尤其当一个强有力的新竞争者出现时,模仿效应会使创新思想往前、往后、横向传递,从而使整个簇群受益。竞争的压力、同行的压力、经常的模仿比较等这一切使簇群内的企业有更大的压力进行创新。而相似的基础条件、劳动力资源和各种成本也使企业很容易找到差距,并通过创新来改进这些差距,由此生产出质量好而价格低的产品,使簇群的产品具有竞争优势。
4.簇群内企业的学习与创新能力
(1)簇群内企业能否早日察觉到买者需要。 簇群为企业更清楚地提前察觉到买者的新需要提供了可能。但能否察觉到这种需要,并通过努力来满足这种需要,是簇群能否成长的关键所在。
(2)簇群内企业是否具备灵活性与快速创新能力。 群内企业不仅要早日察觉与优先了解技术机会,更应该根据这种机会进行创新。如果企业能够更快地获得创新所需的新零件、服务、机械和其他所需的创新工具,则企业就可以通过创新来满足这种需要。
(3)创新的成本是否低。 簇群内企业在创新与试验过程中是否可以获得较低的成本也是其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簇群内的企业从理论上讲比一个依赖远距离的资源进行创新的企业面临更多的优惠条件,因为在合约签订、安全运输、获取相关技术和服务支持、互补部门的协调等等方面,簇群内的企业都可以比孤立的企业在创新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但簇群的参与者有时往往阻碍创新,这主要是由于统一的竞争方法很容易造成群体思维而逐步强化过去的行为,压抑新思想,增加采取新技术、新改进的机会成本。簇群也很难支撑根本的改进,因为这些改进将使现有的人力、信息、供应商、基础结构等有可能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簇群的企业可能更难觉察到改变的需要,从而不但没有竞争优势,反而会起阻碍作用。这也是目前许多簇群逐步衰落的主要原因。
5.新企业建立的容易程度
新企业是一个簇群未来的希望,如果新企业在簇群内的建立比较容易,则该簇群能不断地保持持续的活力。反之,如果压抑创新,阻碍新企业的创立,则会影响簇群正常的新陈代谢,不利于簇群的成长。在簇群内,如果创业所必需的资产、技能和人员比较容易找到,当地金融机构和投资商也能提供创业资本,则该簇群就比较有利于新企业的创立。
标签:三维度论文; 产品专业化论文; 创新原则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合作原则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模型公司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