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与中立:马克思思想观念的考证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否定与中立:马克思思想观念的考证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否定与中性: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文本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意识形态论文,文本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2009)7-114-03

一 否定的或虚假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否定性质,最早体现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说:“不要以为,对天体现象的研究,无论就整个研究而言或就个别部分而言,除了和研究其余的自然科学一样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坚定的信心之外,还能达到别的目的。我们的生活需要的不是意识形态和空洞的假设,而是我们要能够过恬静的生活。正如生理学的任务一般是研究最主要的事物的原因一样,这里幸福也是建立在对天体现象的认识基础上的。关于日月出没的学说,关于星辰的位置和亏蚀的学说,本身并不包含有关幸福的特殊根据;不过恐惧却支配着那些看见这些现象但不认识它们的性质及其主要原因的人。”①马克思在这里把“意识形态”与“空洞的假设”并列在一起使用,表征了意识形态的虚幻性,说明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在这以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了否定性质或虚假性质的意识形态概念。

首先,独立自存的或唯心史观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当时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作是虚假的意识予以否定和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指的是以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德国哲学和以其不同的先知为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看来,黑格尔之后的德国批判哲学即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无论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还是布·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以及施蒂纳的利己主义,都是一些思辨、抽象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标榜自己是“批判的化身”,认为他们改变现存意识的批判,就能改变世界,认为对意识的批判是历史前进的唯一力量。由此看来,他们只把批判停留在纯粹的思想领域,而没有迈出与现实做斗争的一步,他们用自己的“词句”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而丝毫不触及现存世界本身,正如马克思所说,“尽管青年黑格尔派思想家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而实际上他们是最大的保守分子。……他们只是用词句来反对这些词句,既然他们仅仅反对现存世界的词句,那么他们就绝不是反对现实的、现存的世界。”②显然,德国哲学是从“天上到地上”,意识被当成了决定社会的东西。它是从幻想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从而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生活与观念的关系;与之相反,马克思认为,我们是从地上即从现实的基础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可见,意识形态的否定性(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主要是指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它不是从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青年黑格尔派这种颠倒了思维与存在关系的意识形态,就是虚假意识,是对现实的一种本末倒置的意识。它的虚假性就在于没有把观念摆在适当的位置上,把本来不能独立自存的意识形态看作是独立的、决定现实存在的世界的东西,以为整个人类历史不过是意识改变的过程,而不是现实的运动。显然,马克思恩格斯对这种意识形态的神秘性、伪批判性、虚假性进行揭露和批判是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唯心史观的否定。

至于德国社会主义,由于他们用德国的尤其是黑格尔、费尔巴哈的意识形态来解释、说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看不清现实的社会关系,因而只能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俘虏。

其次,作为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独立自存的东西,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相反。德意志意识形态产生于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它是对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马克思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象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现着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象在眼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物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这种说法表明,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为一种虚假的、“颠倒的”意识,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对现实的一种虚幻的反映,它产生于一种颠倒了的世界。马克思在谈到宗教意识形态时说:“国家、社会产生了宗教即颠倒了的世界观,因为他们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④。意识形态意味着一种双重的颠倒,一个是现实过程的颠倒,一个是意识过程的颠倒。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一个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首先,资本主义的现实世界本身就是颠倒的,因为它的存在以压迫人、奴役人、剥削人为基础,从根本上有悖于人的自由以及全面健康发展。这种颠倒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颠倒(统治),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结构的颠倒(剥削),客体化了的社会实践的颠倒(异化)。其次,处于颠倒了的世界中的人们对这个世界又产生了一种颠倒的意识。⑤按照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颠倒了的世界就应该产生一种符合这个颠倒了的世界的(颠倒)意识。资本主义社会是颠倒的,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产生符合资本主义现实的本真的社会意识,这样主观就符合客观了。但是这个颠倒的资本主义社会却没有产生真实的社会意识,而是产生了一个对颠倒世界起粉饰、美化作用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意识形态,它实质上是对(颠倒)意识的颠倒,即对颠倒世界产生的(颠倒)意识的颠倒。在这种意义上,意识形态是“虚幻的”、“不正确的”和“不真实的”,它用幻想的美妙景象要么是对社会历史过程的一种歪曲,要么是对现实的一种掩盖,成为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舆论强制工具、辩护工具、欺骗工具。

再次,作为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无疑具有阶级的属性。作为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精神生产的产物,意识形态就其本质和主要倾向而言,表现为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⑥那么,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它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建立而产生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保证自己在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在建立国家政权的同时,也就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美化现存,愚弄人民,假仁假义地以歪曲的形式把自己的特殊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因为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⑦统治阶级把自己的统治社会的思想伪装成全社会以至全人类的永恒真理,这就充分说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虚伪性、工具性。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厘清,就是如何理解这里的“统治阶级”?在我们看来,“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中的“统治阶级”和“每一个企图代替旧统治地位的新阶级”中的“新阶级”都是指剥削阶级,而不包括无产阶级。这从马克思的用词中就可见一斑。这里,马克思使用的“企图”一词就表征了统治阶级的剥削性质。更为重要的是,“统治”这个概念本身蕴含着对人民的控制、奴役和压迫。马克思曾经提出过无产阶级在革命中首先应该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但从马克思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精神实质看,在无产阶级专政时期,无产阶级的统治具有不同于以往统治阶级的全新含义。无产阶级的统治只是针对少数剥削者的,而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而言,无产阶级的统治实质上是领导。它内含了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意志,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⑧由于无产阶级一开始就真正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就不具有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也同样谈到了统治阶级把自己的意识形态描绘成永恒真理的虚伪性。马克思指出,“你们既然用你们资产阶级的关于自由、教育、法等等的观念来衡量废除资产阶级所有制的主张,那就请你们不要同我们争论了。你们的观念本身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正像你们的法不过是奉为法律的你们这个阶级的意志一样,而这种意志的内容是由你们这个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的。”“你们的偏颇观念,使你们把自己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从在历史性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是暂时的关系夸大成为永久的自然规律和理性规律,而你们的这种偏颇观念原是过去一切灭亡了的统治阶级所共有的。一谈到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你们就再也不敢去理解你们在谈到古代的所有制和封建的所有制的时候能理解的那种道理了。”⑨

综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认为意识形态要么是脱离社会现实独立自存的东西,要么是对现实的颠倒的、虚幻的反映。二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意识形态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二 意识形态的中性理解——观念的上层建筑

由上可见,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具有颠倒、虚假、否定性的涵义。除此之外,在马克思那里,意识形态概念还有中性化的涵义。中性化的意识形态指意识形态不再被看作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不再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欺骗性的虚假意识,意识形态概念不再被当作贬义词使用,意识形态被看作是基于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地位)而形成的思想观点。马克思有三个重要文本明显论述了中性的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意识形态的中性化起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观念上层建筑意义上所使用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区分的意义上论述意识形态问题,但关于意识形态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说得比较笼统。他在谈到市民社会时说:“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⑩在这里,马克思把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区分用作社会分析的基本方法。“社会组织”即“市民社会”或叫“交往形式”,是指各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这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在它之上,有国家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由此指明了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由于这种社会组织(经济基础)是一切时代的社会组织,因此这种社会组织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就即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因而凸显其中性性质。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阐释其意识形态理论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进一步阐明了意识形态概念的中性性质。马克思说:“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11)这里的“上层建筑”实质上是指意识形态。“不同的占有形式”即包括私有制,也包括公有制。在私有制和公有制的不同的社会生存条件下,耸立着的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就指全部社会意识,即包括错误的意识,也包括正确的意识。因此,这里的意识形态便具有了中性的品格。

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与《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概念之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概念得到最经典表述的是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生产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12)在这里,马克思通过高度抽象概括的方式,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解释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革,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作了经典的阐述,同时也论述了意识形态概念。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中确证自己的意义。《序言》将社会从结构上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亦即社会存在;上层建筑则包括由政治、法律组成的政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以及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亦即社会意识。这样社会就被理解为一个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三个领域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三个基本领域中,经济处于基础的决定性的地位,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而变更。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的上层建筑,作为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意识,无论在外延上还是内涵上都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包括正确的、错误的,肯定的和否定的全部的社会观念、思想和理论,即包括全部的社会意识。“如果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那么就不能设想意识形态的内容仅仅是虚假意识,它的对象仅仅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它的功能仅仅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从逻辑上看,意识形态作为全部社会意识可以包括所有社会阶级的观点、思想或理论体系,其内容可以是虚假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其功能可以是保守的,也可以是进步的。泛泛而言,‘意识形态’这个词并不表示任何特别的性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中性的意识形态概念'”(13)。

除了否定和中性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是否还有肯定的意识形态概念呢?在我们看来,纯粹肯定的意识形态概念在马克思那里是不存在的,如果说有肯定的意识形态概念,那也是在中性中的肯定,即中性的意识形态概念中包含着肯定的一面。但是,无论意识形态的涵义具有怎样的异质性,是否定的还是中性的,他们的理论或实践旨趣都具有同一性,都是为产生自己的那个阶级服务的。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6页。

②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30、1页。

⑤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⑥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100页。

⑧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85-486页。

⑩(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61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13)姚大志:《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历史演变》,《河北学刊》1994年第4期,第29页。

标签:;  ;  ;  ;  ;  ;  ;  ;  ;  

否定与中立:马克思思想观念的考证_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