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唐山市第五医院 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各41例,将糖尿病患者列为实验A组,将高血压患者列为实验B组,另外,选取同时间段的健康者41例列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尿检,分析比较其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的阳性率为65.48%,实验B组的阳性率为72.72%,对照组阳性率为11.65%,实验A组、实验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时,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重要的参照数据,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临床检验;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120-02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各项身体机能也在相应的下降,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老年疾病对于人体的脏器尤其是肾脏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1]。临床上常用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来检测患者肾功能情况。因此,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健康者各4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且健康者不含任何疾病,尤其是脏器类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除了相应的疾病外,也不含任何相关疾病。将糖尿病患者列为实验A组,其中包含23例男性患者以及18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5.5岁至81.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4±7.9)岁;将高血压患者列为实验B组,其中包含22例男性患者以及19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5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9±8.1)岁;将健康者列为对照组,其中包含24例男性患者以及1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6岁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8±7.3)岁。三组患者临床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对象均采用同一种尿检方法,首先,相关人员对三组对象的尿液标本进行采集,每份标本大约在10毫升左右。检验人员选取尿微量白蛋白测定试剂以及特定的蛋白仪对尿液标本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的所有检测均按照相关操作方式以及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分析
最后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小于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A组、实验B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A组的阳性率为65.48%,实验B组的阳性率为72.72%,对照组阳性率为11.65%,实验A组、实验B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三组对象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比较(x-±s)
3.讨论
白蛋白属于血液中一种正常蛋白质,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在尿液中的含量极少。当人体肾脏功能受损时,尿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将会相应增加,从而形成微量白蛋白尿[2]。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验患者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含量,从而确定患者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当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肾脏功能受损,将会改变肾脏过滤蛋白质的功能,从而使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增加,因此,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就是象征着患者肾脏功能受损,此类疾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在临床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尿微量白蛋白是肾脏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3]。肾脏有过滤蛋白质的功能,一般来说,健康人群每升尿液中,白蛋白含量小于20毫克,如果在检验过程中,发现每升尿液中白蛋白含量高于20毫克,则说明体检者肾脏功能可能受损,需要引起注意,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可能导致尿毒症[4]。通过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能够及早指导肾脏情况,从而及早治疗及早预防,防治病情恶化。同时,当患者血管系统改变时,也会形成白蛋白尿,因此,在2型糖尿病中,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是发展成严重肾脏并发症的危险预告,当患者的微量蛋白尿变为蛋白尿时,表示患者慢性肾脏功能衰竭,很有可能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5]。所以,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在确诊时,同时检验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含量,并且需要定期做检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预防,尽早治疗。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在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中分别选取41例,同时在健康者中选取41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检测,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者,且糖尿病患者的阳性率为65.48%,高血压患者的阳性率为72.72%,健康者的阳性率为11.65%,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者。该研究结果与他人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时,可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重要的参照数据,因此,尿微量白蛋白在临床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史庆元,王秋月.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Ⅱ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片段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16(3):716-719.
[2]毕会民,胡胜.Ⅱ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5,17(5):311-312.
[3]永珍,吴元健,金一,等.尿微量白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5,20(3):461-462.
[4]张皓,吴炜.糖尿病5种微量蛋白放免检测评估早期肾损害[J].临床荟萃,2014,13(2):792-793.
[5]魏有仁.尿中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4,22(5):169-170.
论文作者:孙太起1,佟久芬1,刘梦雅1,甘雪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白蛋白论文; 微量论文; 患者论文; 肾脏论文; 尿液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阳性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