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背景下的中国制造业:悖论与解困之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悖论论文,之策论文,中国制造业论文,背景下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0)04-0003-009
一、引言
2009年2月,国家出台了包括钢铁、汽车、纺织、装备制造、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在内的“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装备制造业名列其中。
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是一国国民经济的依托,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制造业可分为加工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加工制造业,以采掘业的劳动产品和农产品等原材料为劳动对象,为社会提供各种必需的生活用品,满足居民和政府部门的物质生活消费;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简单再生产活动和扩大再生产活动提供技术装备的制造部门,装备制造业的产品决定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设备的先进程度,因而决定着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因而,它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实现工业化的基础条件,是一国综合国力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60年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奠定了中国经济的基础,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现在,我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较大生产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据工业和信息部提供的最新信息①,2009年,我国全年纱产量2406万吨、布产量568亿米、服装237.5亿件,化学药品原药194万吨,水泥的生产量达164559万吨,电解铝产量和电解铜产量分别为1299万吨和425万吨,家用电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产量分别达到6064万台、4936万台和1989万台,彩电产量9966万台,手机产量61788万台,微型计算机产量18215万台,全年汽车产量1379万辆,金属切削机床、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分别为58.1万台和21.9万台,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生产国。从生产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制造大国。
然而,相对于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世界制造强国,研发投入多,创新能力强,掌握着一些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拥有着无所不及、无所不能、掌控全球市场的“巨无霸”跨国公司,拥有世界顶级品牌的制造产品,引领世界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制造业出现了一系列发展新动向:一是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一些制造强国借国外直接投资(FDI)不断进行着全球性生产布局,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形成了一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二是全球价值链逐步形成,跨国公司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的最大增值,构建一个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跨企业网络组织,通过生产设计、产品开发以及制造、营销、消费、售后服务、循环利用等各种活动,实现全面价值增值;三是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为标志特征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限制条件,钳制欠发达国家制造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特别是现代新型工业化过程,要求把工业化进程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融合,实现绿色制造,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些新动向,给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新形势提出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如何认清形势,调整策略,加快实现制造业的升级,在世界性的产业转移和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政府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将从我国制造业的研判入手,提出未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和对策。文章的基本结构是: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第二部分分析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五大悖论,第三部分是破解悖论的六大对策。
二、制造业面临的五大悖论
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史,就是一部由农业化国家到工业化国家建设的发展史,这其中制造业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不能否认,60年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又产生一些结构性矛盾,形成了5大悖论。
1.悖论一:庞大的生产规模与欠优的产品结构
建国伊始至1978年,我国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改革开放后至上世纪的90年代初,以轻型制造业为主的行业迅猛发展,各类制造行业逐步齐全,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的90年代后,我国的制造业进入全面提升阶段,高新技术制造的比重显著上升,制造业整体实力得到了增加。新世纪以后,我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总产值、增加值资产总量以及从业从数都一直处于高增长状态,相关数据见图1(见第5页)。
图1显示:从2000年起,我国制造业的关键性总量指标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率,其中企业数的年均增长率13.90%,总产值的年均增长率29.92%,增加值年均增长率30.24%,总资产值年均增长率18.29%,从业人数年均增长率6.95%,目前已形成了巨大的生产规模。另据世界银行提供的资料,1995年起,我国的制造业总量已超过英国,从2002年起则开始超过德国。在世界制造大国生产总量平缓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制造业一直保持了高扬的增长势头。1991年至2000年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平均比重为33.9%,2001年后,这一比重上升到37%以上,这表明我国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目前,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80%,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40%以上,财政收入的50%以上来自于制造业,约20%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和25%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于制造行业。毫无疑问,我国已拥有行业齐全、规模巨大的制造产业。
图1 我国制造业总量指标增长变动图
资料来源:《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12月。
然而,庞大的总量背后则是不尽合理的产品结构。整体上,我国制造业结构偏轻,装备制造等重型化制造力量薄弱,劳动力比较密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的行业,如纺织、食品、资源品加工业比重偏大,而机械、运输、电子等产品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竞争力也不强。由于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特别是由于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以及长期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制造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市场和消费需求的速度,出现产能过剩。据中国制造业网提供的信息②:2008年,我国粗钢产能达6.6亿吨,而市场需求仅5亿吨左右;水泥产能18.7亿吨,且在建产能6.2亿吨,而市场需求仅为16亿吨;平板玻璃产能6.5亿重箱,产量5.74亿重箱,约占全球产量的50%,远大于市场需求;电解铝产能为1800万吨,占全球42.9%,产能利用率仅为73.2%;我国造船能力为6600万载重吨,占全球的36%,而2008年国内消费量仅为1000万载重吨左右,70%以上产量靠出口。可见,庞大的总量与欠优的产品结构形成我国制造业的第一个悖论。
2.悖论二:较高的增长速率与偏低的生产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造业一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率。据国家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③:1978~2003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95亿元增长至43848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11.92%,比全部工业年均增幅高0.45个百分点。2003~2007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仍超过了10%。而总产值指标,2008年第1季度,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18.12亿元,同比增长32.17%;工程机械制造业同比增长45.8%;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32.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25.96%,家用电器制造业同比增长16.56%,机床工具制造业同比增长37.15%,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27.97%。特别是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27%,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比重已达16%。与世界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也是相对较高的。相关数据见表1(见第6页)。显然,与世界制造业的年均增长速度3.55%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增长速率有着明显的优势。
然而,与制造业快速发展相生的问题是生产效率低下。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人均劳动生产率约为0.425(万美元/人年),美国则为10.63(万美元/人年),日本为11.05(万美元/人年);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约为26%,而美国则为49%、日本为38%。可见,我国制造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此外,我国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制造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而高技术水平的行业,生产能力又严重不足,这导致了制造业整体上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也严重限制了其生产效率的提高。这是我国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第二个悖论。
3.悖论三:行业的门类齐全与战略性制造行业的薄弱
现在,我国的制造业体系门类齐全,全部工业45个大类中,制造业就占有30个,占比71%。其中重要的制造业大类包括:食品、饮料制造业,纺织、服装、皮毛制造业,木材、家具制造业,造纸、印刷制造业,石油、化学、塑胶、塑料制造业,电子制造业,金属、非金属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按照国家统计局颁布的产业标准分类,我国的“制造业”涵盖了30个大类,169个中类,482个小类。几乎触及了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如此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仅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冶金、化工等5大制造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就超过了50%以上,其中,电子行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就达到13%。
然而,我国的制造业却缺乏优势行业,缺少比重高、增长快、带动效应强的主导行业,缺少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的战略性制造行业。特别是在装备制造领域,产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大型飞机、大型医疗设备、光纤设备等我国基本没有制造能力,几乎全部靠进口。同时,我国也少有世界级的知名制造企业和国际著名制造品牌,制造业产品缺少科技含量,缺乏国际竞争力。这与完整的制造业体系极不适应,形成制造业发展的第三个悖论。
4.悖论四:发展的强劲势头与发展持久力的隐忧
我国制造业规模巨大,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巨擘。据《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④ 的研究:我国制造业在总量上仅次于美、日,是世界第三大制造国,其纺织、服装、家电、医药、电子、钢铁、水泥、化肥等10个制造行业里的80余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又出现新一轮高速增长。近年,制造业投资增长率一直高达65%左右,一些制造行业,如纺织服装、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钢铁、有色金属、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石油加工等行业的投资增长率更高达60%~120%。业内专家估计,我国制造业高速增长的势头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未来几年,整个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将达到65%~70%,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目前为46%左右),而制造业部门将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制造业发展强劲势头的背后是发展潜力或发展持久力的隐忧。据统计,我国制造的技术对外依赖度达50%,60%以上的装备需进口,科技对发展的贡献率仅占30%,制造发明专利只占世界总量的1.8%;另外,我国的能源利用率是32%,而发达国家是42%,工业污染排放量却是发达国家的10倍;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增值率为30%,而美国、德国和日本分别是48%、47%和41%。这说明,我国制造业投入与产出过程中资源利用率偏低。可见,由于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缺陷,我国制造业呈明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发展潜力受到严峻挑战。面对世界制造业发展所要求的绿色制造以及与高新技术交互融合的趋势,我国制造业还缺乏足够的准备。这形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第四个悖论。
5.悖论五:制造品出口量的巨大与国际竞争力的薄弱
我国制造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产品出口量也出现了快速增长。1980~2007年,工业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18%,且制成品在全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加大。1980年,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为49.7%,到2007年,这一比重则已接近95%。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外贸一直保持巨大顺差,这其中,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应是功不可没。
尽管制造业产品出口量巨大,但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却不高,许多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靠价格取胜,在国际市场缺乏竞争力。表2的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变动情况(见表2)。
表2是运用瑞典统计学家曼奎斯特(Sten Malmquist)于1953年提出的曼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的结果,所用软件为DEAP2.1,分解公式为:
上式中,M为曼氏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右边的第1项纯技术效率变化(Pe)表示变动规模报酬下决策单元相对于生产前沿的距离发生了纯技术效率的变化,Pe>1表明效率提高,反之则效率下降;第2项(Se)表示不同时期投入在同一生产前沿上的规模效率变动,Se>1说明规模报酬递增,反之,规模报酬递减;Pe与Se的乘积表示不变规模报酬下技术效率的变动(Eff);第3项(Tech)表示生产前沿面的技术变动,Tech>1说明技术在进步,反之,则技术在退步。当M>1,表示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反之,则呈下降趋势。
表2中产出指标为各制造行业年增加值,投入指标为年末资产存量、年末从业人数。结果显示:2002~2007年间,我国制造业各行业技术进步指数在上升,而多数行业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指数均在1以下,表明缺乏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技术因素和企业的规模因素,仍然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以上,而发达国家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则在5%左右;我国每年的发明专利数占世界的比重不到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72个国家技术成就指数,世界平均值为0.374,我国为0.299,排在第40位以后。国家“863计划”开展10多年,发表论文4.7万篇,其中专利成果仅2000余项;“九五”科技攻关共取得2万项科研成果,而专利不过1300余项。可见,出口量的巨大与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薄弱,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悖论。
三、悖论的解困之策
前述的我国制造业发展形成的5大悖论,给新形势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认为:要破解这些悖论,应该以装备制造业中若干关键性行业的技术水平为标杆,以战略性行业为突破口,通过关键领域、重点项目、重要生产基地的建设,发挥优势产业,扶强传统产业,培育前景产业,实行我国制造业的全面升级,构筑起我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具体包括六大对策:
(一)实现扩张性技术研发引进政策,促成国内企业迅速掌握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
掌握了一个行业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占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先机,现代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关键在于技术的竞争。推行扩张性技术研发引进政策,就是要推行一种政策宽松、资金充裕、合作形式灵活的技术攻关和技术引进政策。应该清楚,面对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形势,单靠市场机制,我国企业是很难占领国际制造技术水平最高点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因此,国家要依托大型国有中央企业或已初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与国际同行展开技术合作和技术竞争,通过多种形成,最终掌握某一行业重要产品的关键技术,控制和引领该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方向。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依托工程和项目的,这些依托项目和工程承担的风险,当由国家通过政策优惠来化解和承担。政府可以按行业设立“战略性制造业技术创新基金”或“关键技术研发引进专项资金”,扶持国内具备实力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吸收、消化;对合作前景好、引进前途大的技术研发项目和技术引进项目,在资金、审批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政府要鼓励和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组织技术开发联合体,针对性地进行制造行业关键技术的科研攻关,以增强企业技术攻关的能力,增强技术的应用性,加快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对于战略性行业重要产品的需要急于攻克的关键技术,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集国内一流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
开展多种形成的专利技术贸易,如购买技术资料和图纸、购买专利技术使用权,政府在鼓励行业部门和企业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同时,要有组织、有步骤地指导其做好引进技术的准备工作,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制造技术基础条件,集中现有技术、资金、设施和力量,重点消化和研究引进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要严格控制单纯、片面的技术引进,保证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和效益的最大化。
(二)对关系国家产业升级、产业生产效率提高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制造行业实现税收优惠和财政资金扶持政策
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构筑现代制造业体系是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总目标。而那些技术含量高,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生产设备,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具有战略性质的装备制造行业则是现代制造业的骨架,如清洁高效发电设备、超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大型石油及石化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高精度冶金成套设备、大型煤炭及大型露天矿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大型施工机械、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大马力农业装备、电子技术设备、生物及医药等高技术装备、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大型民用飞机、高档印刷机械、关键基础零部件及大型铸锻件、机场专用装备及港口机械等,这些行业通常关乎国家重大工程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急需,或者进口量大、或者出口潜力大,出口创汇额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没有这些行业的支撑,就不可能有国家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因此,其产品技术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对这些行业的技术研发,重要产品的生产实现优惠的税收和资金扶持政策。
一方面,要加大这些行业研发投入的税前扣除,鼓励此类企业建立“自主研发基金”或“技术合作和引进基金”,并给予必要的财政补贴,对于行业中的重要产品,还可以区别对待,实现梯级税收优惠。另一方面,鼓励外资企业以技术形式参股国内企业的生产,对于以技术形式参股的外企,给以税收减免。
对以引进吸收再创新技术为主要目的大型进口设备,对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进口的关键部件及原材料,政府可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或者实行先征后返的税收政策。
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产品,如高效节能装备产品、大型农机具、大功率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节能环保中型拖拉机、通用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高效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收获机械实行生产性财政补贴,扶持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生产资料产品。
(三)强力推进企业的兼并重组,通过强强联合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
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需要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和顶尖级制造品牌的支撑。在企业完成资本的积累之后,快速增强企业资本实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实行资本积聚。为了迅速有效地打造国际顶尖级制造企业,政府需要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发展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促成企业进行兼并和重组,特别要引导那些已具较强竞争实力的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组建能与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出我国的能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群。
更进一步,政府需要出台鼓励境内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重组的政策措施,对重组企业发行股票、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中长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以及申请贷款等予以支持;对境内企业并购境外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可给予相关项目贷款贴息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开展境内外并购贷款业务。
(四)制定“国家制造业升级专项行动方案”,出台制造业生产基地和研发基地建设措施
应根据现有企业的规模、技术实力,地区的经济水平、基础设施、交通环境、区位优势,原材料供应,产品运输以及紧迫程度,选准若干企业,加快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装备制造行业的生产基地。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应该初步建成我国的计算机制造基地、大飞机制造基地、汽车制造基地、医药制造基地、大型农机设备制造基地、高速铁路机车制造基地、船舶制造基地、高档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如可以西安为轴心建立我国大飞机制造基地,培植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为国内领军、国际著名飞机制造企业;以上海、长春、武汉为中心建立汽车制造基地,培植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为国际著名汽车制造企业;以深圳为中心建立珠江三角洲计算机制造基地,以天津为中心建立环渤海计算机基地;以上海、广州、天津、哈尔滨为中心建立医药制造基地,培植上海制药集团公司、广州制药集团、天津制药集团、哈尔滨制药集团为国际著名制药企业。对于这些基地的建设,需要制定专门的行动计划,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以加速推进这些战略性制造行业生产向国际顶尖级制造水平迈进。
同时,要建设战略性制造行业研发基地,引导企业自主开发、或者联合开发、或者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开发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最新技术,重点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的尖端技术,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制造,通过广泛开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对战略性制造行业的技术研发基地,国家要有专门的支持政策,尽快形成国际著名的制造行业研发机构群。
(五)制定“国家绿色壁垒应对方案”,出台绿色制造的系列行规和市场准入政策
在产品的设计、选材、生产、包装、销售以及回收处理过程中考虑环境和资源要素,保证制造产品从生产到使用的全过程消耗最小量的资源,对环境产生最小量的破坏,这是现代制造业的要求,也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是所谓的绿色制造。绿色制造的目标是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化,对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并尽可能地使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使制造及其延伸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政府应根据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状况和形势,制定和启动实施“国家绿色壁垒应对方案”,其内容包括:组织各行业协会制定绿色制造的实施细则,对绿色设计、绿色选材、绿色工艺、绿色包装以及绿色处理提出明确的操作规范,以供企业按章执行;建设“国际绿色壁垒资料和案例库”,收集、跟踪国外的环境壁垒动态信息,了解主要贸易对象国的环境法规、技术和标准,指导国内企业采取应对措施;参考国际规范出台我国相关产品标准和检验标准,并与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接轨,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合理有效地保护国内主导产业和幼稚产业;完善国家检测的技术条件,使部分有条件的专业检验机构通过国际认证以获取直接颁发国际绿色通行证的授权,并力争成为相关国际组织的成员;建立“恶意绿色壁垒”的甄别机制,构建我国绿色贸易壁垒预警及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搜集、反馈国外贸易壁垒的变化情况,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制造出口产品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指导出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
同时,政府要完善和调整市场准入制度,倡导清洁生产,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鼓励类项目、企业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改造的项目实行备案制;鼓励内资进入对外开放的各个制造领域;在竞争性领域加快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的投融资体制;逐步完善各项环保法规,使之向绿色产业倾斜;建立一套绿色生产制度体系,抵制恶意绿色壁垒和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环境壁垒要求,保护我国的制造业企业的合法权益,为我国制造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
(六)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制造行业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构筑与现代制造业体系相匹配的人才政策体系
行业的竞争体现为技术的竞争,但归根结底体现为人才的竞争。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建设,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开发技术,培植企业的同时,要建立起与现代制造业相匹配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这包括技术人员队伍、产业工人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
国家可建立“装备制造业应用型技术人才信息库”,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制造行业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围绕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物,引进和培养装备制造业急需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些高层次人才包括⑤:在国际学术技术界享有较高声望,是公认的某一专门领域的开拓人、奠基人或对某一领域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学术造诣高深,对某一专业或领域的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有影响的具有较强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或著作,或获得过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奖励,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学术前沿,为业内普遍认可的专家学者;主持过国际大型科研或工程项目,有较丰富的科研、工程技术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拥有重大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或专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担任高级技术职务或者管理职务的工程师、经营管理专家,或在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担任高级技术职务,在知名律师(会计、审计)事务所担任高级技术职务,熟悉相关领域业务和国际规则,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在国外政府机构,政府间国际组织,著名非政府机构中担任中高层管理职务的专家学者;或者是具有特殊专长并为国内急需的特殊人才。
要利用和服务好人才。政府要通过各类载体建设,为高层次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创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发展的环境;制定措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培养国内急需的各类高端人才,安排引进人才和国内同行开展合作研究;在企业给引进的海外一流人才配备合作伙伴或助手,用“师傅带徒弟”或传、帮、带的形成培养人才。同时,政府要制定政策提高高层次人才的生活环境,大力宣传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强化舆论引导;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为高端人才提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支持人才科技创新,增加对人才的投入,积极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关心人才的生活,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就医、配偶和子女就业、就学及落户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和优惠服务,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环境。
要激励和管理好人才。政府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的持续创造潜能,通过培养、选拔、激励、淘汰等各个环节营造出英才辈出的局面;要改革分配制度,创新劳动价值理论,对于特殊的创新型人才既要承认货币产权,又要承认人力资本产权,保证其既参与工资薪水的分配,又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同时,对引进的人才要实行“流动性”管理,定期进行考核,按约考核其学术技术成果、履行岗位职责或重大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并据此进行调整;做到“有进有出”、不断更新,始终保持高层次人才库的合理的年龄结构,始终保持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国家队水平。
收稿日期:2010-01-20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中国机械网:www.jx.cn
② 资料来源:中国制造业网:www.zgzzy.cc
③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信息网:www.cei.gov.cn
④ 李廉水主编.《我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9》[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⑤ 汪同三、郑玉歆.《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月,P399.
标签:中国制造业论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现代产业体系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工业增加值论文; 产品研发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