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150026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与措施。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202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免疫法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在免疫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FP、Ca199、CEA以及Ca125等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免疫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重要性;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importance and measures of quality control of immunoassay in clinical immunoassay. The object of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202 case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test the immune patient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and according to the odd number of tail number will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each of 101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immunization test,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qualit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immune test. Results the average variability index of AFP,Ca199,CEA and Ca12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1).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immune test in the clinical immune tes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est results,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linical.
[Key words] clinical immunity test;quality control;importance measures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免疫检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临床检验质量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免疫检验过程中,质量控制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较薄弱,检验仪器精密度、检验人员操作水平以及患者自身因素均为给免疫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1]。为降低检验误诊率与漏诊率,需要提高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本组研究中,对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与措施进行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免疫检验的2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9例男性,93例女性,年龄最小28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34.2±5.3)岁,68例AFP(甲胎蛋白),42例CEA(癌胚抗原),52例Ca199(肿瘤标志物),40例Ca125;根据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免疫检验种类等指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仪器试剂
本组所选择标本均应用电化学发光法(ECLLA)进行检测,实验仪器使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实验试剂应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配套试剂;进行操作时,均严格根据操作规程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检验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免疫检验法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三个阶段:
1.2.2.1 分析前质控
有研究显示,接近75%的实验误差发生于分析前。因此,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分析前质控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健全、完善的分析前质控制度,对于提高免疫准确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采集、送检标本:采集标本关系到医院各个科室,涉及人员较多,影响因素较多,具有较高误差率。因此,要求检验人员要与临床医护人员加强沟通,应用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检验意识;(2)制定标本拒收制度:检验科人员要拒收条形码不全、出现溶血的标本,并将标本不合格的科室、送检人员、科室等信息准确记录。
1.2.2.2 分析中质控
(1)选择合理检测方法,有利于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2)规范操作:加大实验室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并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因素给免疫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3)加强室内质控:室内质控对于监测、控制实验室日常工作以及提高工作准确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修和养护,保证仪器功能正常使用,降低误差率。
1.2.2.3 分析后质控
(1)确认检测结果:加强室内项目监测,对同一个申请者的同一个项目进行认真对比和观察。另外,检验人员要对当天室内检验结果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室内质量控制情况达到标准后,填写检验报告;此外,检验人员要准确记录保存数据。(2)与临床医师加强沟通,检验人员要虚心聆听医师建议,并参与到临床病例的讨论过程中,如出现检验结果不符合临床症状的情况,则了解、分析原因。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变异指数进行观察对比,主要包括AFP、Ca199、CEA以及Ca125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以“±s”表示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AFP、Ca199、CEA以及Ca125等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临床检验中,免疫检验为其中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检查方法,其为临床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检测结果对诊断准确性以及治疗有效性具有直接影响[2]。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3],临床免疫检验前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有利于提高免疫检验结果准确性,增强疗效。给临床免疫检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外源性与内源性两大类,其中,外源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标本溶血、细菌污染、标本凝固情况以及标本存放时间等,其中,标本溶血发生主要由于采血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或者应用不合格仪器导致;内源性因素则主要包括补体、类风湿因子、非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以及异嗜性抗体等因素。
免疫检验工作具有检验程序繁琐、内容繁杂的特点,检验结果会受到各种因素影响[4]。为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在免疫检验分析过程中实施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质量监控,主要通过提高检验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加强与医师沟通交流、制定标本拒收制度、选择合理检测方法、加强室内质控以及规范操作等措施,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AFP、Ca199、CEA以及Ca125等指标平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应用质量控制免疫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朴银花.临床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1(12):10-11
[2]朱卫健.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甲状腺激素分析前质量控制探析[J].医学信息,2015,28(07):82-83
[3]张昊春.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14(04):291-292
[4]刘文仲,徐豪志,李郁文.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与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01(15)2065-2066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免疫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患者论文; 标本论文; 过程中论文; 人员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