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课程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720

成人教育随着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章“教育基本制度”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成人教育制度”,这说明我国已将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上升到建立成人教育制度的高度,并由政策规范上升到法律规范,成人教育将与普通教育一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然而,成人教育要改革要发展,要为社会政治和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其核心工程却是课程建设,因为课程是人才规划的蓝图,教育目的最终达成之关键在于课程。因此,探讨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宽广,内容博大。目前有关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论述仍不多见,本文仅就其系统工程的核心问题——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处理好的诸种关系作一初探,诚望同仁批评赐教。

一、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社会——个体发展统一观

探讨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必须明确课程、课程建设的实质。课程是什么?迄今人们所认同的观点大致有:课程即学科、课程即教育性经验、课程即计划、课程即活动,这些观点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是不同时代不同课程理论的代表,也具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实质上,可以将课程视为诸种文化要素的集合体,这些文化要素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照科学的原理精选出来的。从此种意义上讲,课程建设是组建文化要素集合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人们依据哲学、社会学原理,立足教育目的、知识结构、知识价值、社会变化、个人需求等等对文化的精选过程,是人们依据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原理,立足学习、教学、发展、动机等规律对精选的文化予以精心组织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交错前行统一于文化要素集合体的形成过程之中。文化选择与组织的方式不同,导致不同课程设计流派的论争、众多课程改革或课程模式共存。因此,什么样的文化最有价值?什么样的课程结构是最佳结构?什么样的课程组织模式是最有效的理想模式?这是任何教育或课程工作者一直致力回答的根本问题,人文主义、泛智主义、自然主义、主知主义、实用主义、要素主义、结构主义课程论的产生就是追寻这些问题答案的不同产物。

选择文化和组织文化方式在于什么呢?在于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同的价值取向产生不同的选择与组织方式,因而导致不同的课程理论流派、不同的课程改革实践。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同样是人们依据科学原理对文化的选择和组织过程,应采取何种价值取向?根据课程建设和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以“社会——个体发展统一观”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取向于社会发展。“发展”一般指事物由于内部矛盾的不断产生、解决,因而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向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成人教育有一个发展过程,从这一过程产生的动力机制来看,就是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的客观反映,最根本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对劳动力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必然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要求对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劳动力或人这一关键因素的素质结构和质量作出相应的反映,其结果使变化了的劳动力的水平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变化了的劳动力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又反过来使生产力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就是劳动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变化、适应、发展和再发展、再适应、再变化的过程。成人是劳动力的载体,成人教育负担着提高劳动力载体水平的艰巨任务,因此,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价值取向。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取向于个体的发展。个体有一个发展问题,是指人在周围交往过程中,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个体在与社会、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也必然处于一个适应——发展——适应的动力圈之中,而要使个体在这个动力圈中顺利生存,就必须不断发展自身。成人教育肩负着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的使命,它对成人个体不断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起着长久的延时作用:第一,成人教育可使成人个体自觉地了解知识、掌握能力,适应急速变化的社会。面对“知识爆炸”的严酷现实,成人会深深感知到过去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陈旧,必须补充新知,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比如,在当今的信息社会,成人们深知外语与计算机的工具力量,必须依据这些工具,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通过成人教育扫除外语、计算机盲。第二,成人教育可以帮助成人适应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为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场景。第三,帮助成人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成人的中心任务是工作,随着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人们的工作时间减少,闲暇增多。这样,成人希望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去安排工作之余的时间,要么利用闲暇学习新技术更好地适应社会工作,要么利用闲暇,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兴趣、拓展爱好。近年来,法国、日本、西德实行了闲暇教育制度,成人反映良好。所以,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坚持个体发展作为文化选择和组织的价值取向。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最根本的在于“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这是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古往今来,课程建设史上曾出现过多种价值取向,如政治——伦理取向,儿童中心取向,社会中心取向,情境中心取向,但它们实质上仍可归类到“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种取向,这两种价值取向在课程建设的历史长河中曾一度出现钟摆现象,即要么肯定“社会发展”价值取向反对“个体发展”价值取向,要么肯定“个体发展”价值取向反对“社会发展”价值取向。取向“社会发展”作为评价文化的价值、确立课程结构和内容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社会改造式课程建设,他们强调课程在社会环境中的作用,强调社会的价值和需要,正视个体的价值和需要。譬如,目标设计课程模式的代表人物博比特(Bobbit)就是采用这种价值取向来设计课程的,他认为课程设计应遵循社会的规范和实际,以科学的方法来组织。博比特在菲律宾考察期间,立足当时社会需要,为当地人民设计了一套小学课程,其模式为:分析人的经验—→工作分析—→衍生目标—→选择目标—→详细计划。这种课程模式就是以社会为轴心运行的,充分反映了课程建设的“社会发展”价值取向。但是,这种课程模式受到了以“个体发展”为课程建设价值取向者的强烈反对,被指责为“工具”式课程,其价值选择是反人道的,压抑了人的发展,肢解了“人”的完整性。反对者倡导人的“自我实现”或“经验”,注重个体的价值,主张按个体的主动学习过程组织学习,“儿童中心论者”是其主要代表,但是,“儿童中心论”同样遭到人们的批评。

事实证明,任何历史时期的课程建设都不能单纯地以“个体发展”或以“社会发展”为价值取向去选择和组织文化、设计课程结构、确立课程内容,只有既考虑“个体发展”又考虑“社会发展”的课程建设,才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实质上,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课程建设总是按照特定的“社会的人”的标准来设计,其目的是满足一定社会的要求。同时社会要求、社会发展仍然是一定社会阶级、集团、政党、思想家对教育所作出的价值定向。因此,此二者是一致的、统一的。尤其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统一是必然的。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是全部课程建设的一个子系统,自然应遵循全部课程建设的规律,以社会——个体发展的统一作为自身的价值取向。

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出现了种种异化现象,集中体现在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阶段性需要、强调个体的社会性需要,未从社会——个体发展统一出发,进行整体的长远思考,这显然不利于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集中表现有:

照搬普教课程建设模式。仅考虑社会发展对成人教育的客观要求,不考虑成人的教育背景、教育条件、成人所在工作环境,成人的发展需要,就教育谈教育,就教育办教育,其课程建设模式与普通教育课程建设简单地等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无益于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无助于成人自身的发展。

以学历教育为课程建设的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历之风愈演愈烈,由于调资、转岗、提干、分房、提职称等都与学历息息相关,一些成人教育院校看好这一学历市场,学校课程建设以学历为目标导向,课程设置与社会实际发展需要脱节。为学历而学历,其结果自然是,成人并没有获取真才实学,回到工作岗位仍旧以旧思想旧经验从事生产,其效果可想而知!目前世界范围内成人教育工作重心已转到岗位培训,其宗旨在于帮助成人适应社会急剧变化的发展需要,满足成人个体自身的发展需要。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也应面向培训,重在成人素质提高,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以学历为课程目标导向的倾向必须制止!

以经济价值为课程建设的重心。一些成人教育部门为提高其经济效益,滥办“培训”,滥设各种课程,甚至打着课程的牌子,向学生推销过时无用的书籍,将成人教育作为商业买卖。不可否认,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不能闭门办教育,否则将是无本之木,或者说,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立足于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应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标准为目标。为经济建设服务绝不等于为金钱服务,即使谈经济效益也应以广泛的社会发展效益为前提,不能将价值标准局限于眼前的“经济”,否则,将是最不经济的举措。

二、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进一步处理好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术性与实用性、基础性与职业性、统一性与灵活性四大基本关系

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同是教育的制度范畴。前者泛指青少年在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职前教育,后者则是一种在岗或延续或终生教育。二者的区别首先是对象不同。普通教育的对象是未在岗的青少年学生,后者是成人。何为成人?就其社会涵义而言,开始履行成人角色如工作人员、配偶、父母等等的人是成人,就其心理涵义而论,一个人达到对自己生活负责和自我指导的自我概念的就是成人。显然,成人与青少年学生是不同的。其次是目的不同。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作准备,而成人教育的目的则是多种多样。权威性的成人教育著作《进行中的成人教育》曾列举了18种目的,诸如:为迎接自由选择;为及时了解新知;为新职业作准备;为提高工作效率等等。1987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成人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对已经走上工作岗位,以及需要转换岗位或重新就业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对已经走上岗位而未受完初等、中等教育的劳动者进行基础教育,对已经在职而达不到岗位要求的中等或高等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的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对全社会的成人进行社会文化和文明生活教育。第三是性质不同。普通教育的性质可以说是一种养成教育、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成人教育可以被看作是补偿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5年召开的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报告,对成人教育的性质作了明确的说明。报告认为,不论成人教育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是正规、非正规的,延续或取代学校的初等教育,都是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社会成员能力增长,知识丰富,技术与专业资格提高,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独立均衡发展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由上述分析可知成人教育的性质、目的和对象有别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妥善把握这些特征。

成人教育课程的学术性与实用性。由于成人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他的学习过程及所表现出的学习倾向也具有特殊性。一般地,成人自我概念从依赖走向独立,他赖以学习的条件是他的经验,在学习目的方面取向于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学,并对所学知识重在立即应用。因而,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应突出课程的实用性,而不是课程的学术性,这是比较而言的。重实用性,相对忽视学术性,目前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1962年美国约翰·斯通和里弗拉进行大规模调查表明,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重视技能而非信息。1975年美国教育统计中心统计不同性别和种族的成人学习者所选课程,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法国短期技术学院的大班课只占总课时的30%左右,各种形式技术指导课占40%,其它为实际操作课,后两者占教学总课时的2/3以上。我国成人教育课程建设也应重视课程的实用性这一国际性趋势。

成人教育课程的基础性与职业性。成人教育课程建设既要为个体进一步发展打好文化基础,更为重要的是要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即各种具体课程应联系行业实际,联系市场经济要求,重社会现实所需,赋予成人教育课程的职业特征,可以说成人教育课程职业化是一大趋势。据资料表明,美国地区学院课程总是根据社区人才需求而不断变更的,以1970—1971年、1975—1976年、1977—1978年为例,其基础教育课程与职业技术课程之比分别为54.5:45.5,44.8:55.2,38.5:61.5,可见其基础教育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而职业技术课程的比例是呈上升趋势。随着高科技成果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社会就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加快,职业更新、变换节奏加快,这给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将带来更明显的变化,重视课程的职业性是成人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步骤。

成人教育课程的统一性与灵活性。成人教育课程建设要注意基础的共同文化要求,更重要的是重视课程的灵活性。其一,地区文化生态不同,课程模式不同,课程建设要体现灵活性。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课程建设作为文化的精选与组织,其结果明显差异。不同地区特定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对文化的选择也会出现明显差异,课程建设要考虑这些差异,才能增加成人对课程的可接受度,大一统的课程模式不利于成人教育创造性的发挥。其二,成人教育办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不同的职业需求、内外环境办学条件和岗位培训时间长短,培训半径可大可小,培训学员年龄可长可少,培训内容可进行热点问题、应急、趋前培训,这样,相应的课程建设应充分体现出灵活性。其三,社会变化急剧,社会需用人才变化规格加快,反映到成人教育课程建设,也要突出课程的变化节奏,突出灵活性。新加坡成人教育课程五彩缤纷,其目的就是以多样性体现灵活性,为成人学习者提供了充分的灵活选择机会。如国立大学校外教育系开设52门课程,从琴棋书画到时装首饰设计,从哲学到诗词写作,从股票投资到按摩保健,无所不有,针对劳工文化较低的实际,还开设中小学教学、英语课程。韩国成人教育课程设置采取组合性模式,规定应学课程一般按水平由低到高划分若干单元,成人可视自身水平和实际需要,从任何一个单元学起,也可只学其中某一单元。这些做法,充分考虑到成人的个别差异,按成人需要予以选择,体现了课程水平个体发展的灵活性。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工程浩瀚,本文了探讨了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应进一步处理好的四大基本关系仍属初步尝试,有关成人教育课教育的结构、类型、实施、评价等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另文将逐一探讨。

标签:;  ;  

成人教育课程建设初探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