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垦建三江管理局青龙山农场学校 姜鑫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最为重要的是它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的方式由过去的一个人学习变成了一组人相互协作,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也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锻炼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新课程提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作为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学必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效益。
小组合作改变了过去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由“教”变为“学”,虽然更正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但实际上在操作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呢?结合别人的说法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
合作小组并不是学生的简单组合,想要组建合作小组必须对全班学生认真的观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组装,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这样的合作小组中以优等生带动后进生,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在合作中,对于小组的成员,有一定的分工,每位学生担任的角色都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定,如指挥者、组织者、记录者、报告者、补充者等等,这样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全程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这些角色可以互换,以增进他们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熟练掌握合作规则是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如果课堂上先让优等生发言的话,那些后进生就不会动脑筋思考,对于课堂的教学没有参与,完全就是一个旁观者。教师需要对合作小组讲清楚规则:小组何如进行讨论,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更正自己的错误见解。也就是所谓的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处。
具体的小组合作规则可以这样制定:讨论前,独立思考,记录想法,组长安排每个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讨论,形成集体的意见后由记录员将其整理出来。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三、培养合作意识是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因为现在的学生都被家长当作宝贝,被家长宠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而且习惯了“老师说我听”的模式,缺少了合作的团队意识。因此,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要训练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合作和团队的重要性,让他尝到合作带来的成功,体会到合作的喜悦,学生才会主动尝试去合作,也会越来越喜欢上合作。
其次,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学习,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发展。
第三,小组合作在不仅在学习中开展,也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时时不忘合作的精神,相互间的长期合作,磨合合作的方法,为中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氛围,为今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课外,小组组员可以互查背诵内容,当完成后找组长检查,完成一篇背诵可以加上对应的分数。一周一检查,分数高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长久下来,学生间互检互助,互助互学的合作学习就形成了一种风气。
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团队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
论文作者:姜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课堂论文; 意识论文; 能力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