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论文_杨好胜

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论文_杨好胜

(武汉晴川学院)

摘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则该方略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表现,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高校只有将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互结合,才能促进高校工作更好发展。本文将主要从新形势下高校现状进行分析,阐明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关系。

关键词: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关系

Abstract:The rule of law and the rule of virtue are the basic strategies in our country, among which running school by law and ruling colleges by virtue are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serve as essential requirements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ly these two ways combine with each other can they boos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The paper will main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clarify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running school by law and ruling colleges by virtue.

Key words:run school by law;rule colleges by virtue;relationship

引言:

2017年的十月我们迎来了党的十九大,在10月22日,参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多位教育领域的代表表示,中国教育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目前已进入新阶段,在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长陈宝生看来,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方案出台,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教育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今后发展的任务是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享受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高等教育在世界上的排名逐年上升,科学治校、民主治校和依法治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根本标志。

一、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精神,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高校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校是以民主管理和自治为特征的依法治理活动, 其核心是依法建制、民主管理。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

二、以德治校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所谓以德治校,就是在高等学校的一切工作中,始终将德治思想和德育工作放在突出的、统领全局的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在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中德法兼治,以德为先。以德治校之所以将德治思想置于突出且统领全局的地位,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 理论。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一定时期社会意识形式的总和。[3]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且基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必须德才兼备。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一贯重视学生的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系统、科学的政策体系支持,更有赖于优秀的专家、教授、学者等人力资源的发掘,有赖于完备的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的组织体系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4]

三、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结合体现了道德与法律的内在关系道德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区别又相互渗透,在功能上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方面。在对人行为的制约上,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法律和道德比较薄弱,是高校管理中两种重要的工具,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学校整体的治理效率。独立学院要充分发挥法治和德治的各自优势,让“以德治校”成为“依法治校”的深厚基础,让“依法治校”为“以德治校”提供制度保障,使法治和德治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7年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这也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的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值得重视:一是要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二是要把产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内外公认的成果作为重要考量,三是要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特别强调的是,要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评价导向。建设“双一流”不能唯国际排名论英雄、论成败,关键要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有影响力的评价体系,解决好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问题。

双一流的实现便是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便是双一流的实现的基础,治校传统是一所高校特有的校风、学风的集合,它衬映着该校的传统风格与历史文化积淀,是数代师生长期道德实践的结晶,特色校园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可以形成以鼓励开放与倡导创新为出发点的校园德育环境,可以促进校园德治文化目标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以德治校,就是要从中国政治文化的思想渊源出发,根据各自高校不同的德治传统,创造一个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基点上的德治为先的育人环境,使学生在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同时,自觉接受传统文明精华文化的熏陶与感染,使教育者自觉履行教师的天职,自觉教导学生实现其道德目标—— 爱国、爱校、爱专业,敬师、尊老、为人民。传统德治思想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德化目标实现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缺一不可的有机联系的统一体。法治以其强制性和权威性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德治则以其说服力、劝导力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力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二者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切不可顾此失彼、避重就轻。由此可见,要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只有坚持法治与德治两个方面同时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精神风尚。只有坚持法德并举,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同时,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因此,在抓好依法治校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以德治校。以德治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格的力量,用道德规范约束师生的言行,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精神状况,自觉地为学校建设和发展乃至本地区的经济振兴、社会进步作出贡献,促进学校和谐、安全、文明地发展。根据目标要求,确定实施德育目标的内容、方法、途径,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循序渐进,逐步走上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 1994, 146—148.

[2]《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百问百答[Z].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苏希胜.论“以德治国”[Z].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

[4]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杨好胜(1993.08-)女,湖南常德人,辅导员(助教),大学本科学历,武汉晴川学院,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方向。

论文作者:杨好胜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的关系论文_杨好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