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满娟
湖南省新化县人民医院 417600
【摘 要】目的:分析及探索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提供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其对患儿预后造成的影响。方法: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成参考组与护理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儿。参考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服务,护理组则在参考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及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参考组相比,护理组患儿干预后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较高,DQ明显更为优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提供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字】舒适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相对较高,非常容易导致患儿出现运动及智力障碍,从而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健康发育及身心健康[1]。相关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预后的改善[2]。因此,为了提高改善该疾病患儿的预后情况,本组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为其提供舒适护理干预,现总结临床效果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收集本科室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接诊的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100例患儿进行研究,入选标准:(1)100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相关诊断标准;(2)经脑电图及头颅CT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3)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同意参与本研究。根据随机双盲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成参考组与护理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儿。参考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儿16例;最低日龄1d,最高日龄29d,平均(11.61±6.05)d;其中轻度24例,中度19例,重度7例。护理组中,男性患儿37例,女性患儿13例;最低日龄1d,最高日龄30d,平均(12.03±5.37)d;其中轻度22例,中度20例,重度8例。两组患儿的以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存在临床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确诊后均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参考组患儿施行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包括观察患儿病情、喂养护理、服药护理、皮肤护理、呼吸护理及环境干预等内容。护理组则在参考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体位舒适护理:责任护士应使患儿保持在安静的状态,适当抬高患儿头部约15°~30°,针对头部血肿者需注意尽量避免挤压患处或禁止取侧卧位[3];可通过冰毯对患儿进行包裹,使其形成类似于鸟巢样,将患儿置于鸟巢中央位置,手放置在嘴边,上肢在胸前收紧,下肢在腹侧屈曲。(2)疼痛干预:于检测末侧血糖前、置管前、拔针及撕开胶布前,给予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滴于患儿舌尖,每次滴入1ml,注意每天滴入次数需少于8次,以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提高患儿的舒适度。(3)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应为患儿构建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注意尽可能的减轻办公噪音,且把电话铃声、报警声及仪器声等调至最低,一旦出现报警声需主要将警报及时解除。(4)睡眠干预:当白天光线过亮时可拉下窗帘,除治疗护理、观察病情温箱之外,其它温箱均需以温箱布罩住;在病房中设置地灯,晚上关闭大灯,且以温箱布对光线进行遮挡。(5)非营养性吸允护理:本组患儿均存在侵入操作,故操作前应现给予非营养性吸允,则热护士将安慰奶嘴置入患儿口中,提高吸允,但不给予其他液体或母乳,操作完毕后依旧将其留在患儿口中。如果给予鼻胃管喂养,科技与安慰奶嘴吸允,每天8次,每次5~10分钟。
1.3 观察指标
通过新生儿智能发育量表[4]测定患儿的运动和智力发育状况,通过发育量表[5]测定两组患儿的发育状况(DQ),分数越高代表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
详细收集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在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记录及分析,研究中的计数资料经x2检验法分析,研究中的计量资料经t检验法对分析,(P<0.05)代表数据间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后的运动、智力发育状况对比
与参考组相比,护理组患儿干预后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从下表可见: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是因多种围生期因素导致患儿大脑缺血缺氧产生的脑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肉张力及意识状态变化。近年来,该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病死率、致残率较高,预后情况往往较差,严重威胁了广大患儿的身体生命健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现今临床上尚无治疗该疾病特效疗法。随着患儿病情的进展,其脑部缺血缺氧时间明显增加,体重代偿机制逐渐失去效果,血压逐渐下降,血流速度变缓,心、脑等器官的供氧和供血量减少,导致脑部组织出现障碍,最终使患儿的脑部细胞遭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运动及智力障碍的改善,并且还可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6~7]。舒适护理是临床新兴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重点在于提高患儿住院期间的心理、生理舒适度,使患儿以最佳的状态接受临床治疗及护理[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组患儿干预后的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均明显较高,DQ明显更为优秀(P<0.05)。由此可见,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提供舒适护理干预能提高有效改善患儿的预后状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湘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35):229.
[2]韩桂华.2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措施[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161.
[3]丁霞,郑琪,罗彬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护理康复路径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3):349-350.
[4]张玉梅.3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3):335-337.
[5]靳凤香.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0例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46-347.
[6]石小玲.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3,34(17):3468-3469.
[7]庄婵芝,房晓祎,吴玲等.舒适护理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疗法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1):1427-1430.
[8]李花.舒适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252-253.
论文作者:罗满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2
标签:患儿论文; 缺血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脑病论文; 舒适论文; 较高论文; 智力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