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垣县水利局 河南省长垣县 453400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确实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其施工的效率和效果,尤其是对工程的强度和防水性能具备着比较突出的优势,并且还能够发挥缩短工期以及节约成本的作用。因此,在今后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极为必要的。本文探讨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施工;应用
混凝土是水利水电工程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核心材料,因此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整体工程当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提升,不断创新,从而促进水利水电行业的大力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一、水利工程建设中浇筑混凝土的基本原则
1、采用深基础浇筑方法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以免在施工中干扰和破坏周围已施工完的浅基础工程,还可使施工量减少。
2、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先对自重大的结构进行浇筑,再依次对自重小的结构进行浇筑。该这样在较大自重的结构浇筑中可明显减少对周围较轻自重的建筑物基础产生影响,还能使基础物尽快沉实。
3、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对较高且需浇筑多次或存在上层建筑的结构先行进行浇筑,以免对较小高度的建筑物施工产生干扰。
4、在确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流程后,应先浇筑主要结构,再依次浇筑次要结构,基于重要部分的保证还可采取穿插式浇筑方式。在水闸施工中应用混凝土技术也比较重要,水闸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个主要的水工建筑物,由上游连接段、闸室及下游连接段三部分构成,上游连接段由防冲槽、防坡等构成,闸室由底板、闸门等结构构成,连接段由消力池等结构构成。因此,水闸在施工中具有比较复杂的程序,地基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建设中特别要对混凝土施工流程及工艺进行规范合理地设计。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
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是由很多不同原料配合而成的,因此在配料之前应注意严格把住原材料质量关,按照工程建设需求选择原材料,水泥是所有材料中的核心部分,将水泥选择工作做好非常关键。众所周知,混凝土受到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应该对水化热不高的水泥进行优先选择,例如地热硅酸水泥等,以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特性展开全面考虑和分析,例如综合考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混凝土水化热等标准,在开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能达到混凝土配合比要求。
(1)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水化热影响。
(2)在保证混凝土正常施工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科学的施工措施,有效避免发生混凝土变形的情况。
(3)在搅拌过程中应对用水量、混凝土凝固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混凝土生产必须按照相关施工要求进行,在混凝土尚未投入使用之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实验,只有各项检测和实验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水化热等多项指标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要求相符合。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时候,一定要利用专业灌装运输车进行运输,可以有效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太阳、雨水等因素的影响,降低外界因素对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质量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混凝土在水闸中的施工技术
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核心所在,一旦水闸出现问题那么整个水利工程都不能使用了,因此这一环节中的混凝土施工也至关重要。通常情况下水闸分成涵洞式和开敞式两种类型,如果施工场地比较开阔,那么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各种突发问题,但是在地基施工过程中处理过程非常复杂,不仅要对排水进行控制,同时还要注意细小混凝土结构可能会对施工带来的影响,因此合理的施工方案显得非常重要。水闸底板施工中包含很多环节,在开始浇筑水闸板之前,应先将混凝土垫层铺设好,以充分保护地基,浇筑过程中应合理固定钢筋,以避免沉降问题出现,此外还要注意适当控制混凝土强度。如果底板面积非常大,那么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避免受到影响。
3、混凝土的大坝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大坝施工技术当中的分块技术。在现阶段的大坝当中,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大坝的浇筑工作就不能一次性浇筑完成,需要在浇筑的过程当中进行分缝分块浇筑。一般来说通常都会分为纵缝分块、错缝分块以及通仓分块三种模式。纵缝分块浇筑,此种方式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受到外界的干扰因素小、温度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保证大坝的完整性,来完成接缝灌浆的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相对复杂,浇筑的模板工作量也相对较大。错缝分块浇筑,主要根据浇筑的高度和错开的方向的竖缝来进行浇筑。此种方式下对于温度的控制要求相对较低、浇筑块也是相对较小的,在整体浇筑的过程中不需要接缝灌浆的特点,但是在浇筑块中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因此经常容易出现因为制约关系而产生的温度裂缝变化,从而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通仓分块浇筑,此种是不需要进行冷却水管的埋设和纵缝的预留的,根据大坝本身的坝段来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浇筑。由于浇筑尺寸大,对于浇筑设备及温度的要求控制相对较高,但是机械化的施工面积相对较大,施工速度也相对较快。
(2)混凝土大坝的接缝灌浆技术。接缝灌浆技术一般使用水溶性胶凝材料,利用混凝土浆液输送技术将浆液关注到施工缝隙中进行填充处理,将各坝段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对大坝横缝的接缝灌浆技术通过对灌浆材料与原有的混凝土界面进行固化反应,保证了混凝土拱坝、纵缝和有其他整体性要求的大坝的完整性,该技术有效提高了坝体的防渗效果,提升了工程的安全性能,减少了竣工后的工程维护费用。
(3)大坝的接缝灌浆施工技术。像大坝的灌浆(接缝处的作业)一般都是较为隐蔽的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不使坝块产生因变形和应力状态变化而导致的相邻接缝张开度闭合(或者变窄)以及灌浆接缝重新拉裂(或者剪切破坏),我们必须要严格的控制施工的质量,按照施工的工序工艺操作,先横缝再纵缝是大坝接缝灌浆的一种方法,而由于坝块和水泥结石的受力情况不同,接缝灌浆的顺序也有所不同,比如先纵缝再横缝的方式就是为了坝块的侧向稳定性而使用的,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灌浆施工不能同时在横缝和纵缝中进行。
4、混凝土施工的后期维护
混凝土出现问题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与混凝土相关的问题加以重视,尤其是在后期维护工作中应该恪尽职守,不能为了过于追求施工进度而忽视工程质量。如果混凝土密实性不合格,加上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可能会造成钢筋锈蚀的问题,进一步拉开混凝土和钢筋之间的距离,长此以往混凝土就会剥落,不仅会增加危险性,同时结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将混凝土质量关把好,才能将工程整体质量提上去。完成整体施工以后,应注意对结构进行养护,保证施工的协调性,减少混凝土中的通道,使其密实性得到增强。此外,还要在后期养护工作中进行进一步的管理分析,时刻掌握各项动态,以避免危险问题的发生,延长混凝土的寿命。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对社会经济及人们的生活造成了重要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对保证水利工程的工程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丽姣.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2)
[2] 董长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6(08)
[3] 马庶严.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11)
论文作者:程巧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大坝论文; 水闸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