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不对称论文,现象论文,主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引言
本文旨在讨论英、汉语中与移位及空语类有关的一些主宾不对称现象。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在WH移位上。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是指空主语和空宾语在指称和分布上的不对称。学者们对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意见基本一致,而对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问题则看法不一。黄正德(1984)认为汉语中存在主宾不对称现象,而徐烈炯(1986)则认为汉语中根本不存在主宾不对称现象。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与移位和空语类有关的一些语言现象的分析后论证:汉语中也存在着主宾不对称现象,只不过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与英语中的不同,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是一种句法上的不对称,而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并不表现为句法上的不对称,而表现为指称上的一种语用倾向性。
1.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
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是指WH成分在移位上表现出的不对称。作宾语的WH成分在移位时所受的限制要比作主语的WH成分所受的限制少。请看下面例句:
(1)a.?what[,i] do[IP you wonder[CP when[IP John bought t[,i]]]]
b.*who[,i] do [IP you wonder[CP when[IP t[,i]bought these books]]]
虽然这两句都有问题,但我们感觉(a)句在语感上要比(b)句好,原因是(a)句中移位的成分是宾语,而(b)句中移位的成分是主语。两句相比,(b)句违反的语法原则比(a)句多。首先这两句都违反了领属条件(Subjacency Condition)。
(2)领属条件:
移位不得同时跨过两个界限节点(bounding node)。(界限节点指NP、IP)
在上面两个例句中,WH成分在移位时都同时越过了两个IP节点,因此这两句都违反了领属条件。然而(b)句不仅违反了领属条件,还违反了空语类原则(Empty Category Principle,简称ECP)。
(3)空语类原则:
语迹必须受严格管辖。语迹的严格管辖有两种,一种是先行词管辖(antecedent-government),另一种是词汇管辖(lexical government)或称题元管辖(theta-government),即语迹被指派给题元角色((-role)并被赋格。在(1a)中WH宾语移走后留下的语迹受动词"bought"的词汇管辖,而在(1b)中WH主语移位留下的语迹既得不到词汇管辖,也得不到先行词管辖,因为CP中的显性(overt)成分when构成语障(barrier),阻断了先行词对其语迹的管辖,因而(1b)违反了ECP。由此可见,在英语里,主语移位比宾语移位所受的限制要多。我们再来看下面的结构:
(4)a.who[,i] do[IP you think[CP t'[,i] that[IP John will invite t[,i]]]]
b.who[,i] do[IP you think[IP t'[,i][IP John will invite t[,i]]]]
(5)*a.who[,i] do[IP you think[CP t'[,i]that[Ip t[,i] will invite Bill]]]
b.who[,i] do[IP you think[CP t'[,i][IP t[,i] will invite Bill]]]
(4)中的例句表明,当小句的宾语移至句首时,CP中的that可出现也可不出现,而(5)中的例句表明当移至句首的WH成分为主语时,若that出现则不合语法。我们如何解释这种主宾不对称现象?首先我们来看(5a)违反了哪些原则。在(5a)中每一步移位都没有同时跨过两个界限节点,因此不违反领属条件。但WH成分的原位语迹(trace in situ)得不到严格管辖,因此(5a)违反了ECP。(5a)中的that的存在阻断了CP中的中间语迹(t')对IP中的原位语迹(t)的先行词管辖关系。我们用极近限制条件(Minimality Condition)来说明这种阻断效应。
(6)极近限制条件(Minimality Condition):
在结构式…(…[(…(…(…)…中,当(不是包括(在内的(的投射时,(不管辖(。(Chomsky,1986:42)
为看清that的存在阻断了两个语迹之间的先行词管辖关系,我们用树形图表示如下:
在结构(7)中,(=t(原位语迹);(=标句词(complementizer)that;(=C';(=t'(中间语迹)。如果结构(7)中没有that,原位语迹受中间语迹的先行词管辖;若that出现,则构成语障阻挡中间语迹对原位语迹的先行词管辖。(5a)正是属于后一种情况,故句子不合语法。
1.1 逻辑式移位
以上我们用ECP解释了WH成分在S结构中移位时所产生的主宾不对称现象,下面我们来看看ECP在逻辑式(Logical Form,简称LF)中的运用。请看例句:
(8)a.who[,i][t[,i]saw what]
b.*what[,j][did who see t[,j]]
很明显,在S结构中,两个WH成分不能同时移入CP位置,只能移一个,且只能移主语。这种主宾不对称现象无法用领属条件解释,因为每句中只有一个IP界限节点。在S结构中也无法用ECP诠释,因为语迹都受到严格管辖。但在逻辑式里ECP可对这种不对称现象作出解释。
(9)(for which x,x a person)(for which y,y a thing)(x saw y)
英语的WH成分在逻辑式中都要进行量词提升(quantifier raising,简称QR)。因为量词处于[Spec,CP]位置,所以可以有下列表达式:
(10)[CP[Spec who[,i]what[,j]][IP t[,i]saw t[,j]]]
如果我们给Spec加下标,便可区分(8a)和(8b)的逻辑式:
(11)表明宾语语迹都受动词saw的严格管辖,而主语语迹在(a)中受先行词管辖,在(b)中得不到任何管辖。(a)句中处于Spec位置的who统领(C-command)其语迹,因而语迹得到先行词管辖;而(b)句中的who无法统领其语迹,因此语迹得不到先行词管辖。我们不妨用树形图来分别说明(a)和(b)中的统领关系:
(12a)中的who在S结构中移入[Spec,CP]位置,并决定了Spec的标记。当what在LF中嫁接(adjoin)到who身上时,对Spec的标记不产生影响。同样,在(12b)中,当who在LF中嫁接到what上时,也不会改变Spec的标记。这种逻辑式移位把在S结构没有移位的WH成分嫁接到处于[Spec,CP]的WH成分上的现象被称作“吸入”(absorption)。
上述分析说明,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主要是由于WH移位产生的,我们可以用ECP对此作出解释。ECP不仅适用于S结构,而且也适用于LF。
1.2. 主题化过程
主题化过程(Topicalization)也是一种WH移位,因为移位后先行词与其语迹间的关系是一种算子(operator)与变项(variable)的关系。所以主题化产生的主宾不对称现象也可以用ECP来诠释。请看例句:
(13)a.?this book[,i],I wonder how well John understands t[,i]
b.*John[,i] I wonder how well t[,i]uderstands this book
(a)句的语感比(b)句好,原因是(a)句是宾语移位,而(b)句则是主语移位。(a)句只违反了领属条件,并不违反ECP;而(b)句既违反了领属条件又违反了ECP,所以语感要比(a)句差。
通过对英语中WH移位以及主题化过程的分析,我们看到:作主语的WH成分移位比作宾语的WH成分移位所受的限制要多。主语移位往往要违反ECP,而宾语移位则不违反ECP。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是一种句法现象。下面我们来谈谈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问题。
2.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
黄正德(1984)能过对英、汉语在句法结构上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四种汉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强交叉(Strong Crossover)、复杂NP限制(Complex NP Constraint,简称CNPC)、左分枝条件(Left Branch
Condition,简称LBC)和关系从句。而徐烈炯(1986)则对黄的例证提出反例,认为汉语中不存在主宾不对称现象。作者认为汉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确存在,但不表现为句法上的不对称,而是一种指称倾向性上的不对称。
2.1. 强交叉
强交叉是指语迹绝对不能与代名词(pronominal)指称相同。下面例句说明,无论主语移位还是宾语移位,英语都不准许强交叉。
(14)a.*John[,i],he[,i]said e[,i]saw Bill
b.*John[,i],he[,i]said Bill saw e[,i]
但汉语的情况则不同:
(15)a.张三i,他i说e[,i]没看见李四
b.*张三i,他i说李四没看见e[,i]
黄正德认为,根据Chomsky(1981:330)对空语类(Empty Category,简称EC)的定义,(15)中的空语类都是代名词,因为它们都受有独立题元角色的成分的局部约束。又根据广义控制规则(Generalized Control Rule,简称GCR):空代名词可与最近的NP同标,(a)中的主语空代名词可与其最近的NP“他”同标,而“他”又可与主题“张三”同标,因此(a)句合格。而(b)句中的空宾语不能与其最近的NP“李四”同标,而与主句主语“他”同标,因而违反了GCR,所以(b)不合格。于是黄认为小句的空宾语不是代名词,而是变项。徐烈炯则不同意黄的观点,他认为在下面这个例子中,“约翰”、“他”和"e"可以共指。
(16)约翰i,他i说你不肯帮助e[,i]
如果空语类是由于移位造成的,而(15a)和(16)又都成立,我们如何解释下面的现象:
(17)a.*他i说张三i没看见李四
b.*他i说你不肯帮助约翰i
显然以上例句违反了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C原则(Principle C),即指称语(Rexpression)不得受约束。由于汉语是主题突出(Topic-prominent)语言,我们可以假设(15)和(16)中的主题是由基础生成(base-generated),“他”是复现代词(resumptive pronoun),这是英、汉语中常见的左分离(left dislocation)现象,又如:
(18)a.Alex,I don't like him
b.张三,李四不喜欢他
至于(15)中的空语类,我们根据胡建华(1995,1997,1998)的研究,认为这些空语类是空算子(zero operator)移位后留下的语迹,由于这些约束语迹的空算子占据非主目语(non-argument)位置,所以这些语迹为变项,其释义由空算子提供。请看以下例句:
(19)a.张三i,他i说[CP 0[,i][IP t[,i]没看见李四]]
b.张三i,他i说[CP 0[,i][IP李四没看见t[,i]]]
c.约翰i,他i说[CP 0[,i][IP你不肯帮助t[,i]]]
空算子没有固有的指称,它的指称需要得到确认。由于汉语是话语倾向性语言(discourse-oriented language),而英语是句子倾向性语言(sentence oriented language)(Tsao 1977),所以英语的空算子指称必须在句内得到确认,而汉语的空算子指称既可在句内得到确认,也可在句外得到确认。(19)中的空算子既可指句内的“张三”、“约翰”,也可指句外的某个人。自然空算子的语迹也可以通过空算子与主题和主句主语同标。黄正德认为(15b)是一个不合格的句子,实际上在一定的语境(context)中,(15b)是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句子。
2.2. 复杂NP限制
复杂NP限制规定复杂NP内任何成分均不得移出。英语中无论从作主语还是从作宾语的复杂NP中移出成分均违反ECP。请看以下例句:
(20)a.*John[,i],the voice with which e[,i]sings is good
b.*John[,i] I like the voice with which e[,i]sings
(21)a.*John[,i],the books which e[,i]wrote are many
b.*John[,i],I have read many books which e[,i]wrote
而黄正德认为汉语在遵循这一限制上存在着主宾不对称现象。请看他的例句:
(22)a.张三i,[e[,i]唱歌的声音]很好听
b.*张三i,我很喜欢[e[,i]唱歌的声音]
(23)a.张三i,[e[,i]写的书]不少
b.*张三i,我念了不少[e[,i]写的书]
黄的例句说明从作主语的复杂NP中移出成分是合法的,而从作宾语的复杂NP中移出成分则是不合法的。黄认为(22-23)中的空语类是D结构产生的代名词。根据GCR:空代名词可与其最近的NP同标,(a)句中的空代名词与主题“张三”的同标后,变成了变项。而(b)句中空宾语由于不能与“张三”同标,所以(b)句被GCR判为不合格。但Chomsky(1986:17)指出D结构指派的特征不可改变。因此空语类在派生过程中不能改变其身份。另外,既然空语类是由基础生成的,又何谈移位违反了复杂NP限制?我们再来看徐烈炯的反例:
(24)这本书i,我没见过一个[能读懂ei的人]
(24)表明从作宾语的复杂NP中移出成分也是合法的。
2.3. 左分枝条件
左分枝条件是指当一个NP处于更大的NP左侧时,不能移位。请看以下例句:
(25)a.*whose[,i]was[e[,i]father]very rich
b.*whose[,i]did you see [e[,i]father]
(26)a.*John[,i],[e[,i]father]was very rich
b.*John[,i],I saw[e[,i]father]
以上例句显示在英语中,无论较大的NP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其左侧的NP均不得移出。但左分枝条件运用于汉语却出现了主宾不对称现象。
(27)a.张三i[e[,i]爸爸]很有钱
b.*张三i,我看见[e[,i]爸爸]了
(27)中的例句表明NP从作主语的大NP中移出是合法的,而从作宾语的相同的NP中移出是不合法的。黄仍用GCR来解释这种不对称现象。根据GCR,(27b)中的空语类应该与最近的NP“我”同标,但实际上它却并没有与“我”同标,而是越过最近NP与“张三”同标,因此违反了GCR。但徐烈炯(1985)则认为在(27)中并不存在空语类。他认为(27)是汉语式的主题结构。(27)中两个句子的区别与以下两个句子的区别相同:
(28) a.李小姐父亲很有钱
b.?*李小姐张三喜欢父亲
为了说明以上两句的不同,徐举出下面的例句:
(29)a.父亲很有钱
b.张三喜欢父亲
徐认为(29a)中的“父亲”可以指:(a)泛指意义上的父亲;(b)说话者的父亲;或(c)某个人的父亲。故(28a)中的“父亲”按照(c)可以指“李小姐”的父亲。自然,(27a)中的“爸爸”也可以指“张三”的爸爸了。而(29b)中的“父亲”则可以指:(a)泛指意义上的父亲;(b)说话者的父亲;或(c)“张三”的父亲,但不能指其他人的父亲。因此,(28b)中的“父亲”不能指“李小姐”的父亲。同样,(27b)中的“爸爸”也不能指“张三”的爸爸。再请看下面的例句:
(30)*张三i,我认为e[,i]爸爸很有钱
这一例句说明作小句主语的“爸爸”也不能指“张三”的爸爸。据此,我们认为(27)所反映的并不是一种句法上的不对称,而是一种指称上的倾向性。
2.4. 关系从句
黄正德(1984)认为汉语的关系从句中也存在主宾不对称现象。他指出,空主语只能是pro,而空宾语却只能是变项。请看他的例句:
(31)a.李小姐i还找不到[一个[e[,i]可以嫁e[,j]的]男人j]
b.*李小姐i还找不到[一个[e[,i]可以娶e[,j]的]男人j]
在(31a)中,空主语与主句主语“李小姐”同标,符合GCR,因此句子合语法。在(31b)中,空主语根据GCR与主句主语同标后却与动词“娶”的语义内容不相容,因此句子不合语法。“嫁”要求女性(feminine)主语,男性(masculine)宾语;而“娶”则正相反。黄正德指出,把(31b)中的空宾语与主句主语同标后句子仍然不符合语法,而这正说明空宾语不是pro,而是变项。空宾语作为变项只能接受A'约束(non-argument binding),不能接受主句主语“李小姐”的A约束(argument binding)。但徐烈炯则认为(31)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并不存在,他举出以下反例:
(32)李小姐i找不到[e[,j]肯娶e[,i]的]男人j
将(31b)中的“可以”换成“肯”后,小句的空宾语便可以与主句的主语同标。由此可见,(31)中所谓的主宾不对称并不是一种句法现象,而是一种指称上的倾向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空宾语与空主语一样都可以接受A约束。
3.结语
本文通过对英、汉语中与空语类有关的主宾不对称现象的分析,认为英语中的主宾不对称是一种句法现象,可从句法角度去解释;而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并不表现为严格的结构上的不对称。汉语空语类所表现出的主宾不对称大多是空主语与空宾语在指称倾向性上的一种差异,由于这种指称倾向性是一种语用上的倾向性,因此不是一种绝对的东西,一旦有合适的语境,这种指称上的倾向性便可以被取消。
收稿日期:1999-02-27
标签:先行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