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郭超

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郭超

天津市津南区河道管理所 300350

摘要:在如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下,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社会对各种能源资源需求也日趋正盛。电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这种情况下水利发电是推动电力生产的方式之一。然而事实上,很多自然河道被损坏用于修建水利工程,对河道生态系统及环境产生严重的危害。基于此,我们对目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建设进行论述分析,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景观;生态建设

引言

自然河道的存在,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河道生态系统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如今在发展阶段,因工业开发规模化发展,一些水利工程在施工期间,对水质造成污染,生态体系受到破坏。自然河道也由于工程建设的制约,而难以根据周边环境变化,做出修复和补充。所以如今水利工程建设河道景观生态建设,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1 河道景观生态治理的意义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对于河道的建设大多集中于安全防护方面,满足河道运输,发电和调节水资源这类的需求,没有对河道的生态建设引起重视。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河道旁的地表植被被破坏,还引发了水资源不同程度上的问题,还有农业在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对生产结构和水资源设施的不完善,造成了大面积的水体污染,这是当前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完善和解决。河道的生态景观作为现代城市中重要的一个部分,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水利工程的基础性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设施系统,由小至大的完善污水处理和河道整治工作,构建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提升对河道自然景观的治理力度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加以重视,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升大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保障水利建设的有序发展。

2 当前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现状

2.1 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副作用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大众提升了对水资源的需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为了将水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中,需要建立河道。河道为了符合水利工程的要求会对对现存的河道进行改造,在河道改造的过程中,就会对河道景观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风险,在对河道进行相关的处理时,会影响一些水的流向,导致一些河道干涸,影响河道下游的生态环境。随时时间的推移,河道周围的生态系统会出现一些变化,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有序进行。

2.2 当前河道的抗灾能力较弱

当前随着各种灾害频发,地表水受到了地壳移动的影响慢慢的向河道进行转变,河道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当前水利工程的实施改变了河道的水流向,对现有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像水流断层现象,河道下游人类和植被的生态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大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在暴雨密集的季节,排水系统就会出现故障,导致城市中出现严重的内涝,且状况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大众的生活质量。例如,在我国A 地区先后爆发过两次洪水灾害,在春季初期一场暴雨使该地区很多地方的排水系统出现了无法排水的情况,出现了河堤损水利建设坏,在暴雨持续的状况下,连续吞噬了两人的生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春季末期又发生了洪水灾害,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该地区数以千计的汽车损毁。在B 地区也发生了一次暴雨灾害,灾害发生在周边的农村,发生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是当地河道变窄,降低了当地的排水能力,所以暴雨迅速蔓延,积水排出的速度无法跟上猛烈的雨势,最后变成了洪水灾害,造成该地几十个村民不幸遇难,村子内的房屋和建筑损失严重。

3 对当前水利工程河道景观合理建设的措施

3.1 对于河道更改进行合理的规划

河道生态自然环境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既能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滋养,还能改善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了能让水利工程的实施对周围的河道不产生影响应该要求有关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河道实施进行规划,减轻河道更改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对水利工程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对于修复过程中的工程原料应该进行专业的选购,我国大部分沙场都建立在河道的周围,河道中的沙子被不断地采集导致河道的损坏,出现河道塌陷等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升河道德承载力,当地相关部门应该对河道进行专人监管,对于河道采砂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促进河道景观的快速发展。对相关沙场也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当地采砂场的采砂量,并制定相应的惩处制度,提升河道周边的治理效率,保证河道景观的稳定发展。

3.2 提升河道的抗灾能力

河道在经过一些改造之后会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周围生态环境被破坏,生态系统也没有良好的平衡,还对周围的气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减少河道周围的水土流失,提升周围植被的存活率并降低河道周围沙漠化的情况,在河道本来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种植,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再次出现,恢复河道周围的水土状况。让河道周围的土地和植物能够和谐相处,达到互补的效果,促进河道景观生态系统的快速复原。在河道恢复原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并且加固种植业相对完善的情况下,紧接着对河道走廊进行建设。生态走廊的建设时为了保护群众不会出现一些意外,杜绝一些人对河道旁草地进行踩踏和采摘。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河道景观慢慢恢复正常,也改善了当地的气候,对促进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3河道环境自然状态的恢复

生态水利项目的施工要以河道浅滩各种生物的栖息为施工重点,在满足水利施工与河道施工的防洪蓄水作用的前提下,把河道附近环境恢复成原有的生态状态。要恢复河道环境,要实现多样化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为河道环境恢复目标提供必要前提。如把河道岸线设计成各种无规律形状,让河道地势错落分布,满足水体势能,达到对和道德侵蚀、冲刷或淤积,形成天然的河道形态,要实现多样化的河道生态体系,为各种生物种类创造适宜的自然生存环境。另外,在河道治理设计期间,要重视河道与附近环境的生态网络搭配,使得我们提供的生态体系能适应周边环境,使其能充分延伸自身体系的食物链范围。

3.4 生态河堤的施工要进行必要的人工护岸

要实现河岸河道水体与空气间的正常交换,就一定要对河道河堤进行调整,也就是开展生态河堤。生态河堤,要对河道中心线合理规划,在设计期间,要全面分析河道形状、水体势能及河道附近环境等多因素情况,如规划河道形状时,要科学计算河道过流性、河道宽度控制线及轴线等,全面分析各因素的特征及影响,尽量地拓展河道可变范围。并且,在设计河道河堤期间,要实现河道的外形美观需求。在河道两岸,设置浅滩,既能达到一种河道渐宽的效果,还能拓展河道浅水区的范围,为河道内生物带来更宽泛的栖息地,利用食物链来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协调性。

结束语

如今我国水利工程河道景观生态系统建设发展形势趋于稳定,然而还有很多细节部分需要处理。该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区域生态的整体发展,对城市稳定发展也有极大负面影响。后期在发展中,为了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开展,河道景观生态系统的修复,我们要通过以上方法来推动发展,从而提升河道景观生态系统的恢复质量,并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参考文献

[1] 邵靓,王鹤.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1):212- 214.

[2] 邵靓,王鹤.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01):219-221.

[3] 屈优良.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J].珠江水运,2017(17):74-75.

[4]邵靓,王鹤.对现状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1):212-214.

论文作者:郭超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中河道景观生态建设的探讨论文_郭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