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辉煌成就及其重要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蒙古自治区论文,辉煌成就论文,启示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5月1日,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日。内蒙古各族人民欢歌载舞,热烈庆贺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50年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7年5月1日,宣告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国内反动派和封建王公贵族的统治,实现了内蒙古人民梦寐以求的翻身做主、民族平等的夙愿。内蒙古历史从此展开了崭新的一页。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现有8盟4市100个旗、县、(市)区,总面积118.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00万。全区有蒙、汉、达斡尔、鄂伦春、满、回、朝鲜等4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约415万人,其中蒙古族337万人。5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彻底消灭了阶级压迫和剥削制度,各族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自治区历届党委带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胜利地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经济建设,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全区各族人民高举“团结建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现在,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稳定,社会安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一、50年来的辉煌成就
50年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团结全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至1996年,每年递增9.7%,较1947年增长49倍;1996年财政收入93.22亿元,比1947年增长10.36万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3.4亿元,比1947年增长1万余倍。
农牧业经济全面发展。50年来,粮食由1947年的18.45亿公斤增加到1996年的153.53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669公斤,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区长期以来由于粮食不足而困扰整个经济发展的被动局面;畜牧业曾连续11年获得丰收,1996年,牧业年度牧畜总头数达到6697.7万头(只),再创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发展迅猛,1996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228亿元,营业收入1257亿元,可供分配利润119亿元,实现国家税金44.8亿元。
工业生产保持稳定增长。50年来,我区工业从无到有,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得到了很大发展。目前,已拥有各类工业企业近10万个,其中大中型企业300多个,形成了一个包括钢铁、电力、煤炭、纺织、机械、电子、化学、石油、食品、制糖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产量,到1996年,钢431.82万吨,铁425.57万吨,发电量320.39亿千瓦小时,原煤7300万吨,木材521.87万立方米,原油155万吨,水泥394.68万吨;交通邮电事业发展迅速。解放初仅有公路1557公里,发展到今天已拥有19条国有铁路干线、12条支线、5条地方铁路、营运里程达6000多公里的铁路运输网;公路已初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国有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许多世代闭塞的农牧区和边境地区也建起了公路;民航事业解放前只有包头、海拉尔两个小型机场。现已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洛阳、海拉尔等区内外18条国内航线和2条国际航线,航线总里程达22398公里;邮电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区乡镇苏木通邮率达100%,通话率97.6%,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35万门,旗县市全部实现了电话交换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区实施了一系列的对外开放政策。昔日封闭的内蒙古,已成为沿边开放的前沿。在4200多公里长的边境线上,已开辟满洲里、二连等18个陆路口岸,为自治区乃至全国加强同国外,特别是同蒙古、独联体和东欧各国的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区已同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700多种商品进入国际市场。外商来我区投资兴办合作企业累计注册三资企业1134户,投资总额23.1亿美元。1996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2.5亿美元。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现在,全区共有普通高校19所(其中民族高等学校4所),有中等专业学校106所,中小学15394所(其中民族中小学3100所),有成人高校23所,为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高、中、初级专门人才;自治区认真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事业与经济结合日前紧密,到1995年,全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已达471197人,其中高级职称16500人,中级职称121637人,50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45项,自治区级科学技术奖3167项;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体育事业也获得较大发展,到1996年,全区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18个,乌兰牧骑62个,文化馆、站1776个,有各种报纸16种,期刊149种(其中蒙文期刊47种),各类图书出版社7家;共建成各级各类广播、电视、转播、接收台(站)1034座,形成了以广播电视为中心,有线、无线、调频调幅相结合的覆盖全区的广播电视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77%。
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断改善。5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9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3103.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602元,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1552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951元。城乡人民居住条件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7.5平方米,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15.9和14.5平方米。
自治区成立5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我们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性,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二、50年历史的重要启示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期间既有凯歌行进的时期,也有曲折发展的岁月;既同全国人民一道分享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喜悦,也饱尝了“文化大革命”及“左”倾错误酿成的苦酒。几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始终与社会主义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近几年来世界一些国家民族分离主义风潮泛起,分裂独立活动盛行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回顾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年的历程,对比世界许多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教训,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
启示之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项制度,是我们党依据我国国情,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制定的基本政策和政治制度,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一个创举,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大贡献。这项制度,正确地处理了国家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利于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正确地处理了自治区内部的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正确地处理了中央同自治地方的关系,有利于自治地方根据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多年来,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制定了137项地方法规、795项政府规定和30多项特殊政策;根据自治区内蒙古少数民族分布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三个自治旗和17个民族乡;根据不同时期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拥护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密切联系各族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内蒙古自治区50年的历程和光辉成就,雄辩地证明了,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不断增强各民族的团结与合作;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启示之二,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和实行符合内蒙古实际情况的一系列具体政策。
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内蒙古自治区的创始人之一乌兰夫同志作出了光辉的榜样。早在民主革命时期,针对牧业经济脆弱,牧畜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容易遭到损失破坏的特殊情况,制定了“依靠劳动牧民,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从上而下地进行和平改造和从下而上地放手发动群众,废除封建特权,发展包括牧主经济在内的畜牧业生产”的总方针,实行了“牧场公有,放牧自由”,“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的政策。这个政策的实行,对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发展牧业生产,顺利完成民主改革,起了很大作用。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出于同样的考虑,提出了“稳、宽、长”的方针。要求在对畜牧业经济的改造中,积极领导,稳步前进。政策上要稳一些,办法上要宽一些,步骤和时间上要长一些。对牧主经济实行赎买政策。它同“三不两利”政策一样,减少了社会震荡,稳定了民心,发展了生产。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自治区历届党委和政府在执行党的路线和各项政策时,始终注意从自治区的地区特点出发,从自治区的民族特点出发,从自治区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出发,制定政策,开展工作。80年代初,全国农村实行了以联产承包为中心内容的改革。内蒙古自治区在牧区实行了牧畜作价归户,草场承包到户的制度,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步入“九五”时期,自治区党委根据我区实际情况,确定了“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制定了“五大战略”。完成上述目标和任务,必将使我区经济发展踏上一个新台阶。为下个世纪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启示之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相对于汉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生产力更为落后,因此,发展生产力振兴经济的要求更加突出。正因为如此,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之初,便提出了“发展和繁荣内蒙古经济”的任务。自治区历届党委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始终把经济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强区富民之路,坚持改革开放就有希望,坚持改革开放就会使我们的经济文化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50年来的实践证明,在落后的民族地区,只有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才能保持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民族共同繁荣的事业才能实现。
启示之四,坚持用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各族干部和人民,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内蒙古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在全区2300万人口中,除了实行自治的蒙古族以外,汉族人口占多数,还有达斡尔、鄂温号、鄂伦春三个建有自治旗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就显得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总是不断地挑拨中国内部的民族关系煽动叛乱,制造分裂;国内也总是有极少数人假借民族问题兴风作浪;大民族主义和地主民族主义的思想倾向有时也会在少数干部群众中表现出来。正是鉴于这种情况,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这项工作,帮助各族干部尤其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以提高人们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在每年的九月,我们都要开展民族团结表彰月的活动,表彰那些在民族团结方面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观念引导,提高了人们在民族问题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为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启示之五,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注重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忠实于党忠诚于祖国和人民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自治区党委都把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置于重要地位,使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作用不断加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在培养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党政干部的同时,特别注意了培养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医生、企业家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通过各级党校培训、出国深造、到外地参观学习、到中央机关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等形式,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截止目前,全区少数民族干部已达16.63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23.30%。其中,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10.3万人,占全区专业技术干部总数的71.91%;取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8万人,占全区同类干部21%。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也要注重培养选拔汉族干部。内蒙古在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中,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互相信任,并肩战斗,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建立了浓厚的革命友谊,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战斗整体。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团结合作,是自治区安定团结、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为实现自治区“九五”和2010年宏图而奋斗
“九五”时期,是我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九五”时期,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基本实现小康和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大历史性任务。围绕这个总体目标,要努力实现两个提高,即提高财政收入水平,提高城乡人民生活的水平。到本世纪末,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6亿元,人均占有的财政收入由现在的330元提高到5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牧民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以上。实现两个转变,实现两个提高,完成两大历史任务,是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央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区的具体实际,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和深思熟虑后提出来的。它抓住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体现了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要把这一奋斗目标变为现实,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区的经济与沿海和内地相比,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牧业生产基础比较脆弱,工业整体素质较低,农村牧区还有250多万群众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也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干部的思想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观念还比较陈旧,等等。有利条件是: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有了新的进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局面更加巩固,特别是自治区成立50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自治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财富。
我们坚信,全区2300多万各族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一定能够把我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一个更加繁荣、富裕、团结、进步的内蒙古,一定会早日到来。
标签: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内蒙论文; 少数民族自治区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 民族团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