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与雅尔塔制度关系初探_雅尔塔体系论文

苏联与雅尔塔制度关系初探_雅尔塔体系论文

苏联与雅尔塔体系关系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雅尔塔论文,苏联论文,体系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雅尔塔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国际体系,这不仅因为它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也不仅因为它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近半个世纪,而且还因为它接纳了社会主义的苏联,使之成为当代世界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因此,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就必须探讨苏联与雅尔塔体系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由欧洲大国控制世界,决定国际关系的中心地位长达几个世纪。1900年以后,国际力量体系开始发生变化,英国放弃“光荣的孤立”而与两个非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结成了“特殊关系”,从而使世界力量中心不再只局限于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这种变化已接近完成,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改变了国际关系的这一结构。德国的失败,不仅断送了俾斯麦式的国家,也断送了希特勒试图超越旧国际秩序的幻想,旧的秩序被毁灭了,但新的秩序却并未从他的手中诞生。更加引人注意的是,不仅德国因战败而梦幻破灭,而且英法也并未因战胜而“一如既往”,过去的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英法都是高高在上,有头有面的国家,现在他们都元气大伤、疲弊不堪,只能在国际舞台上充当配角,无法再继续发挥其世界中心的地位和作用了。

欧洲在退出世界中心之后,它所留下的这个“空缺”迅即得到填补。美国在欧洲遭到削弱之时,变得比任何时间都更富有,更强大,它毫无疑问地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然而,美国却无法独霸世界。早在1917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时,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政治格局就告崩溃。尽管西方一再干涉,试图将苏俄扼杀在摇篮之中,但这座社会主义的“孤岛”却经受住了“资本主义大潮”的猛烈冲击,且日益壮大并成为国际关系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及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座“孤岛”变得更加高大,它经受住了德国的闪电攻势,向西方展示了强大的实力和抗衡的能力,令资本主义世界刮目相看。故此,罗斯福在设计未来国际秩序时,除了着力考虑美国自身的需要外,也不得不顾及到站在他身边的巨人斯大林。在罗斯福看来,没有英国的参加,国际新秩序照样建立,而没有苏联的参加,建立国际新秩序就只能是空谈。即便后来夸下海口要“在重要的问题上”“拿到85%”的杜鲁门①,也不得不把苏联作为第一谈判对手。早在战争激烈进行之时,美国的军事人员就表示,击败日本之后,只有美国和苏联堪称第一军事强国。尽管丘吉尔对此忧心如焚,“醋意大发”,但却不得不“退居二线”,眼睁睁地看着苏联从“轻量级”升为“重量级”,得心应手地实现着自己的愿望,在创建雅尔塔体系的过程中与美国平分秋色。

欧洲是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所以围绕欧洲的争夺是异常激烈的。美国取得了西欧的控制权,苏联则得到了东欧和半个德国,在那里建立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范围并连成一片。这样,欧洲就被一分为二,美苏各半,“边界”分明。在亚洲,虽然不象欧洲那样存在一条明确的东西分界线,但却也象欧洲那样划分了势力范围。尽管苏联直到1945年8月8日才对日宣战,且在此前的亚洲战场保持“中立”,但这并没有影响它在亚洲获得自己的利益,甚至在它依然“中立”尚未对日宣战时,罗斯福就答应了斯大林的“远东要价”:外蒙古独立、库页岛南部归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旅顺成为苏联海军基地、中苏联合经营中东铁路与南满铁路、千岛群岛归苏联”②。日本投降后,“杜鲁门总统建议苏联人在三八线以北接受日军投降,美国人在三八线以南接受日本投降”⑤。这条横穿朝鲜半岛的刻版纬度线,自此就成为苏美两国势力范围的分界线。不难看出,雅尔塔体系的上述安排,使苏联得以雄居欧亚大陆。

当然,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并非仅仅是势力范围的划分,联合国的创建无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雅尔塔体系的支柱。所以联合国在创建过程中亦充满火药味,特别是在安理会表决程序和创始会员国资格问题上争吵不休。但最终结果大大有利于苏联。关于“大国一致原则”(或曰“否决权”)这一安理会表决程序,使得实力相对比较弱的社会主义苏联得到了一项国际承认的保护手段。且在一定程度上赢得了与资本主义大国平起平坐的地位,排除了把西方意志强加在苏联身上的可能性。而关于创始会员国问题,苏联巧妙地利用美国需要让8个没有与轴心国作战的国家成为创始会员国的心理,提出至少应让白俄罗斯、乌克兰这两个苏联加盟共和国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的要求,并得到罗斯福的认可。这样,苏联除享有“否决权”外,实际上还享有“一国三席”的特殊待遇。

显然,说苏联是雅尔塔体系的最大获益者并不为过,仅仅在20多年前,苏联也还是一个被“拒之门外”的国家,凡尔赛体系不愿正视它的存在。而现在,没有苏联。西方却无法单独来安排世界。难怪罗斯福一再邀请斯大林参加“三巨头”首脑会晤。难怪丘吉尔不惜长途跋涉亲飞莫斯科。有人把罗斯福比作张伯伦,把雅尔塔比作慕尼黑,这种比喻尽管不算贴切,但多少反映出西方对雅尔塔体系的看法,即苏联获益。

苏联在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最终获得了与头号强国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对此苏联自己亦感到十分地满足。不过,对苏联而言,维持雅尔塔体系甚至比创建这一体系更加艰难。想当初,苏联的特殊地位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出来的,尽管美国心有不甘,但的确无话可说,而如今,战争已经结束,苏军战时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苏联深知美国不会满足于同苏联共同支配世界,不会委曲求全地遵守雅尔塔精神,毕竟“三十多年来,共产主义一词在美国一直是个坏字眼,至于社会主义则更早就被认为是十恶不赦了。”④一旦美国人从对苏联红军的敬佩转为政治上的仇视,那势必会形成一条强硬的路线来对付苏联,其结果必然造成雅尔塔体系的动摇,而难以保持原封不动的状态。

果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美国就开始从雅尔塔精神后退,实行“推回苏联”的政策。1946年1月初,杜鲁门在攻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时扬言:“我们不应该作任何妥协,我们一定要拒绝承认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除非它们符合我们的要求”。他甚至表示“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⑤美国还认为共产主义已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象章鱼那样身在莫斯科,触角则伸到世界最远的各个角落。⑥故此,美国政府认为必须卷土重来,打破欧洲现有边界,改变它给西方留下的“绥靖”形象。这之后,无论是杜鲁门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艾森豪威尔的“解放”和“战争边缘”政策,还是肯尼迪“新边疆”战略,无一不是要否认雅尔塔体系的存在。

相信苏联是不会轻易放弃雅尔塔体系划给它的势力范围的,不可能牺牲自己的切身利益。它必须守护属于自己的那份“天地”。可是,美国气焰甚盛,实力上的优势是明摆着的,想让美国领导人“明智”地做出让步,几乎是不可能的。国际关系毕竟是一种利益关系,要让对方让步,首先要自己付出代价才行。鉴于此,苏联领导人一再向西方保证自己没有“扩张”野心,以便使美国不去干涉苏联在其势力范围的事务,保证新解放的人民民主国家不致被帝国主义颠覆。斯大林就不止一次地明确表示,苏联决不干涉英美势力范围内的事务。他是这样说的,他和他的继任者也是这样做的。当美国在希腊、土耳其问题上实行杜鲁门主义时,苏联遵守了“巴尔干百分比”协定,没有全力去对抗;当希腊、法国、意大利等国共产党试图武装夺取政权时,苏联让他们放下了武器;当阿尔及利亚、老挝、越南、刚果等爆发民族解放运动时,苏联却说这是“引起世界大战火灾的星星之火”,赫鲁晓夫要制止这种“玩火的把戏”⑦。

但是,苏联人明白,仅靠这种“仁慈”和“信守诺言”是难以守住自己的势力范围的。想当年,苏联不也是信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吗?结果不也是遭受了与西方同样的命运?况且,让步是有限度的,当涉及到实质性问题时,苏联必须硬着头皮去顶住美国的攻势,保持与美国的对抗,否则就不足以捍卫自身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使美国不干涉其在势力范围内的事务,必须打破美国的核垄断,发展自己的核力量。终于,1949年8月,苏联进行了首次核试验,9月25日,正式宣布第一颗原子弹试造成功。1953年8月苏联又进行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的试验。自此,苏联就有了与美国抗衡的资本。所以,当1948年德国西方占区合并后实行货币改革时,斯大林敢于以封锁西方进入柏林通道来回击。当1958年美苏再一次在柏林迎头相撞时,赫鲁晓夫敢于以“最后通牒”相威胁,敢于立起“柏林墙”堵住西柏林这个资本主义“橱窗”;1962年赫鲁晓夫甚至冒险将苏联导弹运到美国后院,在加勒比海地区与美国近临战争边缘。尽管这些危机最终均以苏联的退让为结局,但它还是保住了半个德国,使之仍留在其所谓的“大家庭”之内。

然而,在德国以外的地区,自斯大林去世后的两三年里,苏联对东欧在政策上似乎有所松动,赫鲁晓夫公开承认苏联在与东欧关系方面曾犯有错误,声称容许它们进行内外政策的改革,这的确鼓舞了东欧人,东欧人似乎看到了曙光。遗憾的是他们未能迎来真正的黎明。实践证明,当东欧各国果真走上与之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即便是稍有不同,苏联亦不会听之任之,袖手旁观。1956年,赫鲁晓夫就用坦克镇压了在匈牙利出现的分离现象;1968年,勃列日涅夫也学着他前任的样子扼杀了“布拉格之春”。这表明,苏联领导人没有要放弃东欧的想法,一旦东欧“脱身”而背离苏联,它们势必会加入法国人领导的“欧洲人的欧洲”,那对苏联来说几乎就是一场灾难。

不过,苏联为控制东欧,守护雅尔塔体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尽管东欧国家依然留在其势力范围之内,但苏联的所做所为已无法使东欧国家与之亲密无间,铁板一块。尽管美国和西方未动声色而予以默认,但西欧出现的离心倾向却因苏联强行控制东欧而再度重整旗鼓,好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上出现了缓和、谈判的高潮,东西双方才“言归于好”。并会聚赫尔辛基,共同探讨欧洲安全与合作问题。双方商定,欧洲的边界现状“不可侵犯”,从而在法律上使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得到了条约的保证。而苏联以保证“尊重人权”为代价,这是“雅尔塔”的回音,美苏双方经过20年的争夺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苏联终于守住了雅尔塔体系所“赐予”的势力范围,继续“合法地统治着”东欧。

战后,美国一直宣称:决不会出现第二个“雅尔塔”。然而,经过长期的冷战,美国因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海外“义务”而倍感精疲力竭,加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美国把它的重点战线从欧洲扩展到了远东和东南亚,其经济、政治、军事实力遭到严重削弱,更重要的是,美国核力量的发展因越战浩大开支的牵制而处于停滞状态。当尼克松入主白宫时,不得不接受日益衰落的现实,提出苏联、西欧、日本、中国和美国一起成为决定今后世界命运的五大权力中心。调整美国的外交战略,收缩美国的海外态势。不过,尼克松讲“收缩”不等于“撤退”。这说明美并未放弃霸权主义,而是在其地位衰落的情况下实行的灵活的均衡政策,它企图通过缓和来捆住苏联的手脚,阻止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以有限的力量去维护美国的主要利益。

在美国的国力相对削弱的过程中,苏联加紧发展自己的实力,从而使美苏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利于苏联的变化,在经济上,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仅相当于美国的30%左右,1970年已相当于美国的60%左右,两国差距在缩短。在军事上,苏联已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比如1974年,苏联和美国的防务开支分别为1090亿美元和850亿美元,两国的武装部队分别为300多万和200多万人,洲际弹道导弹分别为1575枚和1054枚,潜射弹道导弹分别为720枚和656枚。⑧在其他方面,苏联也已接近于美国,而且还呈上升趋势,为了保持这种势头,勃列日涅夫大力推动“缓和”。1971年,他在苏共24大上正式提出了六点“和平纲领”,宣称要把缓和放在70年代苏联外交政策的首位,不过,苏联所推行的缓和政策与美国相比有质的区别,它不在于谋求维持均势,而是试图以缓和来麻痹西方,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与资金,争取时间,夺取对美国的全面优势;以缓和来瓦解西方,分化美国与北约国家的关系,促使西欧国家要求美国军事力量撤离欧洲,为苏联的进一步扩张扫清障碍。

显然,70年代苏联的所谓“缓和”,实际上是一种“烟幕”,是一种进攻性战略。它打着“缓和”的旗号,行对外扩张之实。此时的苏联已今非昔比,不再是当年拼命要守护雅尔塔体系的苏联了,而是一个力图冲击“雅尔塔”、扩大势力范围的超级大国了,它已具备对世界多数地区进行高速直接干涉的能力。苏联的扩张战略主要体现在三条战线上:即西线、南线和东线。

西线是苏联与美国争夺的重点。苏军3/4的兵力布置在苏联欧洲本土和东欧,总数达320万人,另外还布置了80%左右的中远程导弹,70%的海军力量,74%的空军和空防军力量。1977-1982年,苏联欧洲地区布置了200枚SS-20分导式弹道导弹,加上283枚SS-4和SS-5中程导弹,苏联在欧洲占据了核力量的优势地位。

在南线,苏联加紧推行南下战略,大力加强对中东、非洲的渗透和扩张,直通南方油源和资源通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围堵欧洲;1971年8月,苏联与印度签订了《苏印和平友好合作条约》,之后支持印度进攻巴基斯坦,加紧向南亚次大陆扩张;1976年1月,苏联把大批坦克、飞机、火箭和导弹及古巴士兵运到安哥拉,试图把其势力扩张到南大西洋和南部非洲;1976年7月2日,苏联策动苏丹反尼迈里势力“民族阵线”发动政变,企图颠覆苏丹;1977年和1978年,苏联两次支持、挑唆雇佣军入侵扎伊尔的沙巴省,企图夺取“非洲心脏”;1977年7月,索马里与埃塞俄比亚因争夺欧加登地区而发生冲突,苏联公开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出动大批飞机向埃塞俄比亚空运武器装备和军事人员;1978年6月,北也门和南也门先后发生政变,苏联借机渗入,直接控制了红海南端的出海口和红海战略通道;1979年12月,苏联发动10多万兵力大举入侵阿富汗,这是苏联第一次直接出兵占领一个不结盟国家,是苏联对外扩张的严重升级,它企图利用阿富汗的战略地位和已经被其控制的南也门,从东北和西南两翼向波斯湾地区展开钳形攻势,打开南下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大门,并形成对欧洲的迂回包抄之势。

在东线,苏联积极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1978年11月,苏联同越南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等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越南实际上变成了苏联南下扩张的前进基地。它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并乘机取得金兰湾、岘港等海军基地,使苏联太平洋舰队的立足点从海参崴向南推进了2000多海里,逼进马六甲海峡,威胁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使东线与南下战略联系起来,进而使东西两线联系起来。苏联还把手伸向美国的“后院”,通过古巴插手尼加拉瓜,支持萨尔瓦多游击队,甚至派遣飞机、军舰到加勒比海、墨西哥湾显示实力,破坏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地位。

可见,70年代苏联“攻势”如潮,咄咄逼人。其间,美国也摆出了与之对抗的架式,但实际上只是被动应付而已,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和守势,只能靠一些经济实惠来拉笼苏联,制约苏联某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整个70年代都处于一种苏攻美守的态势,只是苏联的攻势也时常受到遭其扩张的国家和人民的抵抗。第三世界国家掀起了普遍的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浪潮,谴责苏联是“社会帝国主义”、“社会殖民主义”和“国际强盗”,特别是苏联出兵阿富汗,使其在国际上陷入异常孤立的状态,也为美国找到了打击苏联的突破口,卡特政府宣布停止向苏联提供尖端技术和谷物,抵制莫斯科奥运会,限制实施科技交流。“特别是卡特政府作出了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决定,以增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内部事务进行军事干涉的应变能力”。⑨里根上台后,对美国的全球战略作了较大调整,着手实施“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以遏制苏联全球性进攻的势头,国际政治气候骤然转入寒冷时期。苏联在70年代图一时“痛快”,四处插手,结果多线作战,树敌太多,包袱太重,加上“后院”失火,波兰等东欧国家危机严重,苏联自身经济也出现滑坡,所以不得不“回心转意”,停止扩张,这样,美苏又进入新一轮的较量。

新一轮较量的伊始,苏联就“临阵损将”,1982年11月10日,率领苏联与美国对抗了18年之久的勃列日涅夫与世长辞,尽管他的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具有丰富的内政与外交高层决策的经验,并被世人所关注,但终因身体欠佳,执政才15个月便病逝入土。73岁的契尔年科填补了他留下的空缺。然而,13个月后,红场又一次举行了国葬,28个月内有三位最高领导人去世,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也给这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在1982年11月至1985年3月的不到三年时间里,病魔与死神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克里姆林宫,及至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一方面因为戈尔巴乔夫“在政治局和书记处的26位高层领导人中……最年轻,他完全有可能在下一个世纪之初继续掌权”。⑩这应当说是经历了三位领导人相继去世后苏联人的一种基本愿望;另一方面,戈尔巴乔夫在其一次又一次的讲话中,反复强调苏联别无选择,只有改革,并不断宣传其所谓的“新思维”,这使得苏联人产生了“过幸福生活的信心”。然而,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不久,人们便发现,戈尔巴乔夫不仅不是什么“救世主”,反而成了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的“掘墓人”。

戈尔巴乔夫执政六年,国民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和振兴,反而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人们生活水平下降,社会不满情绪滋长,民族冲突此起彼伏,种种动荡现象的产生,其严重程度已经到了戈尔巴乔夫无法控制的程度。与此同时,雅尔塔体系下苏联的盟友东欧国家,其经济也陷入困境和危机之中,经济增长缓慢,外债负担过重,通货膨胀增加,失业人数增多,物资明显短缺,社会动荡不安。它们迫切需要外国的经济援助,但苏联非但没有增加对盟国的援助,反而在贸易上采取了一些较苛刻的办法,从而引起盟国的严重不满。一些东欧国家要求放松经互会的统制,扩大同外界的经济联系,由于波兰事件的教训,苏联不得不在东欧的内部事务上放松控制,其在东欧的影响力亦逐渐减弱。

于是,白宫在策划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迫使苏联实行战略收缩,放弃东欧。不过,美国忘不了苏联已获得令人畏惧的军事能力这一事实,况且布什明白,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的“前思维”,要使苏联放弃阵地恐怕只能是第二个天方夜谭。所以布什推出了不同于其前任的对苏政策——“超越遏制”战略,即以“拉”代“推”。在戈尔巴乔夫改革困难重重之际,拉戈尔巴乔夫一把,支持和巩固其领导地位,同时,以政治、经济、文化等较为隐蔽的非军事手段代替军事手段,在欧洲事务处理上与苏联“相互迎合”而不是对抗。以求“拆除铁幕”、“推倒雅尔塔体系”,使东欧倒向西方,从而孤立苏联。为此,布什把波匈作为其实现超越遏制的突破口、试金石。他先后出访波兰、匈牙利,赞扬波匈两国的政治改革和对外开放,许诺以适当的经济援助,以此鼓励东欧对苏联的离心倾向。终于,1989年东欧出现了政治剧变,东欧六国纷纷降下红旗,倒向资本主义。

不过,美国的“超越遏制”只是在外部创造一个使苏联和东欧“和平演变”的环境与气候,而主动权与决定权在苏联手中。所以一俟东欧剧变,布什就宣布要同戈尔巴乔夫进行一次非正式的首脑会晤,以便准确了解戈尔巴乔夫究竟想怎样,他对东欧改革将容忍到什么程度,等等。而对戈氏而言,东欧的“集体背叛”无疑给他一个很大的打击,他的前任曾几次“镇压”了东欧的“背叛”行为,维持了雅尔塔体系的存在,而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戈尔巴乔夫手中,是“保”是“放”?可谓进退维谷。所以在马耳他,戈尔巴乔夫告知布什,苏联不会对东欧进行军事干预,也不会用武力镇压本国“以和平方式表达的不同政见者”。同时他又表示,苏联决不允许东欧国家任何的反苏活动或利用东欧动荡的局势危害苏联的安全利益,不会容忍东欧国家退出华约,也不希望它从经互会分离出去,这实际上是暗示美国可以在雅尔塔体系的框架内从事一些活动,这说明苏联自身的困难需要美国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得到西方支持的东欧改革,苏联无法反对。但是毕竟苏东在一个“大家庭”里“共同生活”了40多年,现在突然的“婚变”苏联是难以接受的,所以向美国推出了条件。然而,尽管美国会在避免东欧局势失控问题上与苏联达成某种程度的谅解或默契,却不会有第二个雅尔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欧的变化已成定局,苏联在其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的交困下,被迫实行战略收缩不得不放弃东欧,雅尔塔体系所确定的苏联的势力范围四分五裂。一年之后,两个德国从分裂走上统一,雅尔塔体系最主要的特征不复存在。不久,巴黎克莱贝尔国际会议中心大楼,上演了一幕“告别雅尔塔”的戏剧。35个国家的首脑“挥手”向雅尔塔告别。

从开始创建雅尔塔体系到雅尔塔体系的最终崩溃,前后整整半个世纪。这期间,苏联初尝甜果,成为雅尔塔体系中“两个家庭”之一的“家长”。但是美国心有不甘,使得苏联为保护“大家庭”,守住雅尔塔体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经过20多年的对抗,美国的地位开始下降,苏联的优势开始上升,双方在“缓和”的大旗下再度交锋,苏联拟冲破雅尔塔体系,争夺第三世界;然而,勃列日涅夫冲击不利,反使苏联陷入被动,而且至此再无回升之迹象。待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国力衰落,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其外交“新思维”与布什的“超越遏制”里迎外合,促使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回天无力,放弃雅尔塔。不难看出苏联与美国在雅尔塔体系内的几度交手、几度缓和,其实就是一部当代国际关系史。

注释:

① 《一九四五年美国的对外政策》第五卷,第233页,华盛顿,1967年版。

② 参阅《国际条约集》(1945-1947),第8页。

③ 〔美〕约翰·托兰著:《漫长的战争——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序第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④ 〔美〕德波特著:《欧洲与超级大国》,第13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⑤ 《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第519页,三联书店,1974年版。

⑥ 威廉·富布赖特。《跛足巨人》,第21-2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⑦ 《真理报》1960年7月9日、1960年9月10日。

⑧ 〔美〕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第482页,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⑨ 〔苏〕葛罗米柯著:《永志不忘》,下卷,第28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⑩ 〔美〕达斯科·多德尔著:《戈尔巴乔夫上台前后》,第270页,东方出版社,1989年版。

标签:;  ;  ;  ;  ;  ;  ;  ;  

苏联与雅尔塔制度关系初探_雅尔塔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