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论文_吴理芳

吴理芳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上海 201999)

摘要:钢制吊车梁 “T”型焊缝的超声波检测,首先应了解工件的材质、结构形式、坡口形式、焊接方法等制作情况,了解吊车梁“T”型焊缝的设计要求、制作工艺、检测标准。超声探伤仪、探头及系统性能等,都应符合标准规定。本文以钢制吊车梁的一般设计要求、制作工艺和检测标准为基准,根据现有各制作厂对钢制吊车梁常用的制作方法,仅对钢制吊车梁“T”焊缝(既腹板与上翼缘板的主焊缝)进行超声波检测而言。

关键词:吊车梁、“T”型焊缝、缺陷、超声波检测。

一、钢制吊车梁“T” 焊缝的设计要求,制作工艺和检测标准

1、钢制吊车梁一般采用材质为:Q235B、Q345B、Q345C等材料制作,根据腹板、翼缘板的厚度,对腹板进行不同程度的坡口处理,对“T”型焊缝(腹板与上翼缘板的主焊缝)一般设计要求为:全熔透焊,等级为一级;比例为100%超声波检测。

说明:1 参考等级;2 验收等级3级;3 记录等级;4 评定等级;H 回波幅度;l 显示长度;n 板厚t的倍数;t 板厚。

图A.4 适用于板厚15mm~100mm的横孔技术(技术1)的等级 验收等级3级

(1)、探头杂波:由于探头及晶片产生杂波。在探伤过程中,探头杂波固定在某一定位置上,不随探头移动而移动。较容易鉴别。

(2)、仪器杂波:由于仪器性能不好或灵敏度调节偏高而产生。当探头移动时,此杂波在示波屏上的位置不变,当降低灵敏度后,杂波消失。

(3)、耦合剂反射:探伤时,由于探头前沿耦合剂堆积过多,也会引起反射讯号。探头不动,此波时高时低很不稳定。探头稍一移动,波形变化很大,无一定律。如果用手指放在探头前面或消除耦合剂以后,反射波立即降低或消失。

(4)、咬边反射:咬边属于焊缝边缘的表面缺陷,在表面检查时用肉眼可观察到,但在超声波探伤时,易与内部缺陷相混淆。可根据其波的水平、深度距离判别。

(5)、沟槽反射:由于焊缝焊道过宽,需经多次盖面焊,形成沟槽。它属于存在焊缝表面,肉眼既可看见。根据水平,深度距离可判别。

(6)、其它假讯号波: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一般多为埋弧焊,焊缝表面呈弧面且光滑,易反射超声波。当反射波垂直翼缘板外表面时,超声波示波屏会出现反射回波,其波明显,水平距离>a+t; t<深度距离< 2 t。

4、实际检测中情况

(1)在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⑴类型中,由于腹板厚度较薄,未开坡口,其主要缺陷为未焊透。检测时探头K值应选用较大K值,前沿较小的探头,即K2.5或K3探头。使超声波声束尽可能与腹板截面中心线的角度小一些,以便于使声束与未焊透缺陷面垂直,产生回波,发现此缺陷。一般情况下由一次反射波易检测出,因此应注意显示屏上一次反射波区域。

(2)在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⑵、⑶类型中,由于腹板开有单面或双面坡口,所开坡口角度的大小,钝边的大小,焊接的角度,是否有弧偏吹出现等情况,都易产生未融合缺陷的出现。选用探头宜用K2.5加K2或K1两种探头检测。未融合易产生在坡口面或翼缘板焊接面处,但焊接完毕后并不知所开坡口在那个面。检测时,直射波和一次反射波都有可能与缺陷面垂直产生回波,因而在显示屏上要注意直射波区域和一次反射波区域的情况。下分别以腹板厚度18毫米和40毫米为例;

(3)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检测中,由于缺陷取向的多样性,在斜探头检测后,还应用直探头加以检测。但有时缺陷面不与直探头声波垂直,探头接收不到回波信号,不能发现缺陷。如图13直探头位置2.。而用斜探头检测时,反射回波信号不强,显示屏上波高较低,此时要结合显示屏上波的位置即水平距离和深度距离来综合判断。这里以层间撕裂为例,虽然显示屏上波高较低,水平距离稍大于a或b,深度距离也在相应位置。

(4)在检测中如发现连续不断点状缺陷或间隔距离较小的缺陷,其所在部位(水平距离,深度距离)在被检测焊缝内,为线状或超过标准规定,都应判为缺陷,并画出其长度,深度和水平位置,将其返修合格。

主要参照文献: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 超声检测 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论文作者:吴理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钢制吊车梁“T”型焊缝的超声波检测论文_吴理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