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我以“六个结合”为契机,从课内到课外,全方位开发利用语文课堂资源,努力提高学生作文素养。
一、结合课文,仿写创造
新教材选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特点。因此,强调读写结合,有助于直接体现课本的价值取向,最直接地实现“读写”沟通。当然,这里仿写可以是句式、语段、章法的模仿,也可以是缩写、续写,还可复述、表演等。自由定体,最佳发挥。同时,还可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做好单元目标性的过关写作,提高学生写作的整体素质,在模仿中创新。
二、结合活动,兴趣写作
新课标规定:“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时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创意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兴趣写作,即是一种调动学生最大的写作积极性、实施最自主地写作的一种方式。如学校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好书拍卖会”, 好书拍卖会活动面向全校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联系自己阅读过书的实际,把好些你认为是好书的书目写在推荐稿件纸上。每一个学生将写好的《好书推荐稿》交给各个班的学习委员收集起来,交到学校教导处。然后,由学校教导处将《好书推荐稿》收集起来,统计出学生最喜欢的好书是哪几种。最后,举行好书拍卖会。之后,我结合活动,进行了兴趣写作。1.学生根据自己参加学校“好书拍卖会”实践活动的亲身体验,写一篇记叙文。2.题目自拟,字数600~800 字左右。由于我们组织了这次学校的好书拍卖会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在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作文的素材,这次作文的效果很好。作文教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事前做好周密考虑。作文是学生实践、观察的思维结果。要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果说一篇作文是一幢美丽的大厦,那么那些基础知识就是大厦的一块块砖头。没有这些砖头,大厦就修建不好。作文的基础知识是很多的。
三、结合影视,张扬个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计算机已进入家家户户,影视欣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它以比小说等作品更快捷的速度传达给学生更深刻更直观的思想情感。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一书中指出:“作文就是拿合理与完好的思想、情感来做原料,思想情感的具体化完成了的时候,一篇文字实在也就完成了……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以制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见空恃技巧却造出好的器物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笔者曾把周末爱国主义影视引进课堂,想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融入了影视的思想文化,不仅填补了许多历史空白,而且文道合一,学生因此写出了许多个性独具、魅力有加的好文章来。
四、结合专题,探究写作
研究性学习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重要课题,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开展大作文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开放性的广泛阅读,激发兴趣,培养读书研究的习惯,包括问题带来的挑战、合作的愉悦、成功的乐趣等。学习的最佳驱动力是认知驱动力,一旦学生体验到专题探究所带来的好处,他们就会自觉地、主动地用它来自我参照、掌握知识和认识世界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写作自然也就成了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了。
五、结合征文,展示特长
结合征文,展示一下特长,往往是一种有效的兴奋剂。通过征文,学生也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交流和更多的机会,可以得到更多的自信和肯定,自然会诱使学生向更高的目标去攀升。其实,这也是调整写作教学的策略,只不过是通过征文的方式,多用肯定和激励的策略,去组织展示和交流罢了。张志公先生在《读作文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中指出:“无论写什么文章,要写得好,先决的条件是具有正确的思想认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知识见闻、相当的思维能力。”
六、结合范文事例,大胆写作
大胆写作培养的是一种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一种广开思路、不寻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进行思考,探求解决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法。所以在语文写作训练中,应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解决他人未曾解决的问题。为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语文课上真正得到训练,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提倡创设与创造心理相容的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使他们能超常思考,敢于标新立异。例如,在讲《孔乙已》这篇课文时,我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已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你能推测孔乙已最终是怎样死的吗?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纷纷发言,根据自己的思考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我对这些不同的推测一一给予了肯定,最后又让学生拟题目,根据自己的推测续作文。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对问题的见解,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明确了作者塑造孔乙已这一形象的目的。对于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不仅为学生理解课文找到了一种变式,而且有利于学生重组课文信息,创造性地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诚然,有时在这种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们对问题的想法和见解可能会有悖于常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是它毕竟不是我们硬“塞”给学生已包装好的答案,而是学生们丰富思维的结晶,作为教师都应该给予重视。
论文作者:张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学生论文; 好书论文; 拍卖会论文; 是一种论文; 课文论文; 思维论文; 学校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2月总第29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