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 264200
在我们目前的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不争之实。那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教学,探究的起点往往源于教师的设计,真正基于学生的需求,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展开的探究为数不多。因此,对于数学教学,教师不能包办一切,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想问、敢问
恰当的问题情境是数学发现的逻辑起点,中学生有较强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所以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探究的动机。
1.激疑引趣。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数学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创设轻松、愉快、富有情趣的问题情境,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列一元一次方程解行程类应用题”时,针对学生厌恶学习应用题的现状,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一天,马戏团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可乐坏了小动物们。比赛开始,大象裁判宣布:首先举行的是小狗和小猴参加的100米预赛。不料,当小狗跑到终点时,小猴才跑到90米处,它气得嘴巴噘上了天!决赛时,自作聪明的小猴突然提出:“小狗天生跑得快,如果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不公平。我提议它的起跑线向后挪10米。”小狗握住小猴的手表示同意。小猴乐滋滋地想,这样我会和小狗同时到达终点了。你说小猴会如愿以偿吗?把枯燥的“速度、时间、路程”等数学术语融入有趣的故事,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旧中引新。数学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的知识是前面的延伸。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进行引新,设问引疑。例如“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有些学生了解圆一些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教师此时问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制造悬念。“学贵有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设计出新颖别致的情境,激发学生利用旧知识和其他知识、手段来解决“存疑”,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三根木棒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棒拿出来,三个一组,自由组合,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验,学生得到多种答案,让他们产生疑问: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构成三角形的三边应满足什么条件?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另外,教师要及时对提出问题的同学进行情感激励,要给学生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使他们敢于探索,乐于提问。
二、巧妙点拨引导,培养学生会问、善问
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通常,学生的提问内容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可以在教学中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独立质疑,自我展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把自己的任务由“教”转为“引”,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宜于探讨问题的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提问技巧,真正做到让课堂充满活力。
1.从课题处着眼。数学课题是一节课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初中一年级“合并同类项”,出示课题后,学生对本节内容还一无所知,我就引导他们:根据课题,你认为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生一下子对这个看起来超前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议论纷纷,并最终提出两个问题:(1)什么是同类项?(2)怎样合并同类项?带着这两个关键的问题,开始了深入的探究。
2.从矛盾处入手。在数学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性质、规律等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常有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揭示和呈现矛盾,把这些矛盾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就能产生一个个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新知。
3.从生活中质疑。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数学问题。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数学问题。
三、指导求解策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提出问题后,组织学生解决问题也是强化问题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问题的解决应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才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然,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探究也是很有价值的。对于一些有难度的问题,学生通过小组的力量顺利解决问题,体会到合作的价值,从而自觉形成合作的意识,也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学生通过数学交流,能够把内隐的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对于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考过程、提升理解的深度、发现存在的问题等会有一定的帮助。而且,学生通过交流,可以明白他人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法,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论文作者:鲁世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3
标签:学生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情境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5月总第2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