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论文_贾文秀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论文_贾文秀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第三小学 贾文秀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计算机(或计算器)的普及,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越来越被人们淡化,其实小学数学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是小学数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何况是继续学习数学和共它自然学科的基础,因此,培养和提高数学能力是在必行。

【关键词】培养;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90-01

数学课堂教学是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初步具有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究解题方法的能力,在他们面对具体问题时,能主动把实际问题与数学联系起来,灵活应用已有数学知识、方法及数学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的措施:

一、要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数学问题情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背景材料,是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条件。问题解决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的内化则是思维情境,思维情境能引领学生解题方向,活化思维活动,有助于发现问题的隐蔽关系,突破解题障碍;更有助于对问题解决进程的反馈和调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适度为学生提供“生活味”与“数学味”都很浓的有效问题情境,引领学生从情境中收集、筛选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策略(建模)并解释应用,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要为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实际问题变化多端,所以结构也各不相同,不能一开始就能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要是教材能适时地让学生感悟到一些有效地解题策略,就能大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包括解题方法,它却比解题方法上位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数学思想支持下的解题思路、方式和方法。所以有人把策略比作战略,方法比作战术,两者既有区别,又联系密切。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1、动手作。例如探究“梯形的面积方法”这一问题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纸片梯形,把实际工作策略的选择权留给学生,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已知的问题进行推导研究。学生在自主探索实现这种策略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将它拆为两个三角形;有的通过割、补将它转化为长方形;或者通过再做一个全等的梯形,然后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种开放性的工作策略,不仅有可能获得问题解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画图。(1)画示意图:有这样一个问题:“一只蜗牛从5米深的井底向井口爬,它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那么要几天爬到井口呢?”大多数学生是这样想的:蜗牛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滑下2米,就等于一天爬1米,井深5米,那不就是要5天了吗?通过引导学生在纸上画图,拓展了思路,帮助他们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第一天爬3米滑下2米等于只向上爬1米,第二天同样是这样共爬了2米,第三天再爬3米就直接到了井口不会再滑下去了,所以只需3天就可爬到井口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画图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能帮助学生迅速地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2)画线段图:线段图采用了数与形相结合的形式将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这是小学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解题策略。尤其在学习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作用特别明显。如六年级一道解决问题的题目:一批煤,如果运走它的 ,那么还剩下24吨,实际运走了它的70%。实际运走了多少吨?学生只要把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体数量与比率的对应关系正确地表示出来,问题解决的任务就等于完成了一半。(3)集合图:对解决一些渗透几何思想的实际问题,可以通过画集合图把其中的从属关系清楚地反映出来。

3、列表。当学生面对问题“甲、乙两个人一起加工零件共28个。甲每小时可以加工1个,但每工作3小时要暂停3小时,乙每小时可以加工2个,但每工作1小时要暂停1小时。那完成任务需要多少小时?”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如能将问题的条件信息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那对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逆推。问题:张老师早上起床后穿衣、洗漱要用10分钟,在家吃早餐用5分钟,骑车到学校要15分钟,要在上早读课(8:00)前到学校,最迟什么时候就得起床?解决这一问题从正面进行思考难以得出结论,引导学生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也就是从所求的目标状态出发,进行分析和思考。

5、假设。在解决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当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有明显的空隙而不宜探索时,可以根据条件作出符合逻辑的假设,然后根据变化了的新条件进行推理,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进行假设推理时往往可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找出解题的捷径。如:兔鸭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18条腿。鸭和兔各有几只?学生用假设的方法就能很快知道兔的只数最多只能是4只,因为假设兔是5只,腿就是20条,这样腿的条数就不够,再说也没有鸡了。由此得出鸭7只,兔1只。当然这个问题也还可以用列表和枚举的方法来解决。

三、引导学生通过与日常生活经验有关的实践活动来学习数学

这样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教学知识源于生活实际。为此,让学生提问题还要学生指明提问方向,尽量把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这样为学生指明提问方向,首先拿出一个长方体、边在桌上滚动边问:“这样容易滚动吗?”当学生回答不易滚动后,又问:“你有什么办法使它变得容易滚动?”这样就把学生的提问导向:能否把长方体的棱削掉?能否在长方体的外面套上一个圆形体(即圆柱)等等。

问题解决以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评价,看看过程是否合理、简便,结果是否正确。在总结评价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有无其他方法,还有哪些新的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

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相信只要我们根据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聚集各方面有利条件,多渠道采取有利措施,坚持不懈地努力做下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一定会获得长足的发展。通过这几个步骤来进行对“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讨论方法,让学生自己经历过程,让学生自己感悟结果,让学生自己体会应用,充分调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愿意学数学,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在转变学习方式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了数学意识。

论文作者:贾文秀

论文发表刊物:《科教新时代》2014年3月总第23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28

标签:;  ;  ;  ;  ;  ;  ;  ;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论文_贾文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