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民经济发展特征: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西藏建设论文

西藏农户经济演化特征:基于农村住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藏论文,实证论文,住户论文,农户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 D422.7(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57(X)(2005)03-0072-10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央政府根据西藏自治区的需要和要求,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就西藏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对农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对牧区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对农牧民免收各种税费、免费医疗和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费吃住等政策。与此同时,中央政府通过“八七扶贫开发”、“一江两河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将大量资金投入西藏农业和农村经济,以促进农牧民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所作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以1980-2003年为基本考察期,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济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

一、西藏农牧民家庭收入增长的演化特征考察

1.从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考察

1980年以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稳步提高态势,年均增长8.6%。其间经历了三个时期:“六五”时期(大体介于第一、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间)为快速增长时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274元增加到1985年的353元,年均增长33.6元,年均实际增长速度达13.79%;“七五”、“八五”时期(大体介于第二、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间)为缓慢增长时期,1985年至1995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353元增加到878元,年均实际增长速度仅为9.5%,较“六五”时期低4.29个百分点,增速明显回落;“九五”时期(大体介于第三、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间)为稳定增长时期,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每年的收入增量分别达103元、110元、73元、100元和73元,每年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11.05%、11.28%、6.73%、8.6%和5.8%,五年平均增速为8.76%,低于“六五”(5.03个百分点)、“七五”和“八五”时期(0.74个百分点)。进入“十五”时期(大体相当于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后),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由2000年的1331元上升到2003年的1691元。

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构成考察,1985-2003年间家庭经营收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始终是次要的。但在这18年中,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内部各构成部分仍然是有较大变化。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工资性收入,1985年、1990年和1995年这三个年份显示所占比例不过5.83%-7.02%之间,2000年有大的跳跃,达到17.10%,尽管2000年又有较大幅度回落即9.48%,但出现两种情况:一是2001年的比例仍然比以前高出很多;二是2001年以后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趋势,到2003年达到28.39%。

其次,我们来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除1990年所占比例为3.6%,其余均高出8%,2000年以后均接近10%,甚至超出10%。与此相应,家庭经营收入由1985年的86.02%降为2003年的62.09%,降幅达到23.93%。

表1 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

附图

资料来源:1985-2000年的资料来源于《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29、4-43、4-66、4-87;2001-2003年的资料来源于《西藏统计年鉴》(2004)表8-14。

说明:1985、1990、2001、2002和2003年度的转移性收入包含在财产性收入之中。

2.从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三次产业构成考察

由于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一直是西藏农牧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所以,考察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来源就显得非常重要。表2显示,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来源于二、三产业的收入则占次要地位。不过,尽管不同年份波动较大,但总体趋势是: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有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86.25%下降为2003年72.86%;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收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而至少在1995年以后下降为50%以下,除畜牧业的贡献有微小上升外,林业的贡献是微不足道且有下降趋势,渔业更是零。工业和建筑业构成第二产业,其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也是有差异的,工业的贡献从1985年的0.02%(微不足道)上升为2003年的2.75%,建筑业的贡献则有大幅度上升,从1985年的4.54%上升为2003年12.47%,显然,西藏农牧民被近年来西藏大规模工程建设所吸纳。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批零业、餐饮业、社会服务和其他产业共同构成第三产业,其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差异虽也是较大的,但难以分辩其变化的规律性。这个事实反映出第三产业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尚处于不稳定之中,这与我们上文的分析是一致的。

表2 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经营收入三次产业构成(单位:元;%)

家庭经营  第一产业收入

 第三产业收入

年份 指标  收入(IF) (fm+fr+am+fs) 第二产业收入(i+c)  (t+wt+s+s+o)

 数量

414.41

  357.44 18.9

  38.07

1985 比重

100.0086.25 4.569.19

 数量

790.55

  736.14 11.35

  43.06

1990 比重

100.0093.12 1.445.45

 数量  1313.27

  978.96 30.4

  303.91

1995 比重

100.0074.54 2.13

  23.14

 数量  1325.22

  797.85177.83

 349.54

2000 比重

100.0060.21 13.42

  26.48

 数量  1501.58

 1094.03228.46

 179.08

2003 比重

100.0072.86 15.21

  11.93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23、4-24、4-45、4-46、4-67、4-68、4-90、5-22、5-23。

表3 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来自不同行业的情况(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1、4-32、4-53、4-54、4-75、4-76、4-93、4-97、4-98、5-30、5-31。

3.从农户家庭现金收入考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金收入对家庭经济活动来讲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有必要考察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长及其构成(表4)。1985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现金收入为199.02元,到2003年为1242.82元,是1985年的6.24倍。从构成来看,家庭经营对农牧民家庭现金收入的贡献一直稳定在70%,略有下降,而工资性收入的贡献则有所上升,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及其构成10.07%,上升为2000年的19.2%,2003年的16.53%,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贡献也有所上升,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转移支付力度,使得2003年的转移性收入贡献达到11.58%。

表4 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现金收入及其构成(单位:元;%)

家庭经营

年份  指标  现金收入 工资性收入  现金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数量

199.02

20.05147.24

31.73

1985  比重

100.00

10.07 73.98

15.94

  数量

292.94

45.56213.51

33.87

1990  比重

100.00

15.55 72.89

11.56

  数量

772.35

78.97599.74

33.54 60.1

1995  比重

100.00

10.22 77.65

 4.34 7.78

  数量  1174.80

225.59842.8

 39.31 67.1

2000  比重

100.00

19.2 71.74

 3.35 5.71

  数量  1242.82

205.47855.83

37.57143.95

2003  比重

100.00

16.53 68.86

 3.02 11.58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25、4-26、4-47、4-48、4-69、4-70、4-91、4-92、5-24、5 -25。

表5 1985-2003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27、4-28、4-49、4-50、4-71、4-72、4-93、4-94、5-28、5-29。

与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主导地位的情形一样,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仍然占西藏农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主导地位。因此,考察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及其构成也是必要的(表5)。从绝对值增长来看,1985年为147.24元,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份别为213.51元、599.74元、842.8元和855.83元,分别是1985年的1.45倍、4.07倍、5.72倍和5.82倍。从来源于三次产业的情况来看,来源于第一产业的收入总体有下降趋势,从1985年的63.81%下降为2002年的53.54%;来源于第二产业的收入也有上升趋势,从12.69%上升2002年的26.69%(其间1990年和1995年曾下降为5%以下);来源于第三产业的收入是比较多的,1985年为23.50%,1995年高达41%,但到2002年却下降为19.77%。

从行业细分来看,在第一产业内部,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一直占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的40%以上,但下降趋势是十分明显的,1985年占63.81%,2000年为42.23%,2002年为53.54%;在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加工费收入虽微不足道,但一直上升,到2002年上升为4.82%,建筑业收入一直是其稳定的收入来源,从1985年的12.69%上升为2002年21.87%;在第三产业内部,来源于交通运输业、邮电业收入一直比重很大,1985年为16.23%,2000年为19.89%,2002年为9.56%,其余则显得不够稳定。

二、西藏农牧民家庭支出增长的演化特征考察

1.从农户家庭总支出考察

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总支出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表6显示,1985年为387.81元,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份别是667.95元、1210.96元、1477.49元和1393.82元,以1985年为基数,定基环比增长分别是72.39%、212.26%、238.00%。可见,西藏农牧民家庭总支出是不断增长的,保持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相一致的增长趋势。

表6 1985-2003年西藏农村居民总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23、4-24、4-45、4-46、4-67、4-68、4-90、5-22、5-23。

从西藏农牧民家庭总支出构成考察,总的来讲,农牧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占农牧民家庭总支出的比例大体稳定70%左右的水平,而其余项目所占比重也大体稳定在某一水平或者围绕某值上下小幅波动,如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所占比重在14.87%-21.65%间波动,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所占比重在3.31%-9.47%间波动,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在的比重在1.39%-2.29%间波动。值得说明的是,从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西藏地区的农牧业税就被免除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西藏农牧民在税收上的支出几乎没有了。

2.从农户家庭经营支出考察

从支出角度考察,与农牧民纯收入构成情形很不相同,家庭经营支出不占农牧民家庭总支出的主导地位,相反,只占其大约1/5的幅度,但从西藏农牧民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来看,这个部分的支出大体反映了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活动的情况。表7显示,第一产业是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费用发生的最主要部门,大体在68.71%-87.4%间波动;第三产业是西藏农牧民经营费用发生的次要部门,大体在12.33%-30.29%间波动;而第二产业是微不足道的部门。

从西藏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构成来看,表8显示,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是家庭经营费用发生的最主要领域,大体稳定在44.29%-60.59%之间;农牧业次之,且有下降趋势,1985年占总家庭经营费用的33.01%,下降为2002年的14.89%;林业和渔业微不足道。在第三产业内部,家庭经营费用主要发生在交通运输上。而在第二产业中又主要发生在建筑业上。

表7 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年份  指标  家庭经营费用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fre+fre+ame+fse)  (ie+ce) (te+wte+oe)

  数量

73.27

  56.9

0.58

  15.78

1985  比重  100.00

  77.66  0.79

  21.55

  数量  144.61

 126.39  0.39

  17.83

1990  比重  100.00

  87.4

0.27

  12.33

  数量  180.05

 123.71  1.854.54

1995  比重  100.00

  68.71  1.00

  30.29

  数量  227.85

 160.8

2.964.15

2000  比重  100.00

  70.57  1.27

  28.16

  数量  240.26

 183.7

2.47

  54.09

2002  比重  100.00

  76.46  1.03

  22.52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3、4-34、4-55、4-56、4-77、4-78、4-99、4-100、5-32、5-33。

表8 西藏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3、4-34、4-55、4-56、4-77、4-78、4-99、4-100、5-32、5-33。

3.从农户家庭现金支出考察

现金支出反映了西藏农牧民转向现代社会的现实,表9显示,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现金支出是不断上升的,定基环比增长指数分别是0.45、2.86、3.26和4.48。从其构成情况来看,生活消费仍然是西藏农牧民现金支出的最主要领域,在57.54%-70.54%范围内波动,家庭经营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是西藏农民现金支出的另两个重要方面,前者在15.39%-21.23%范围内波动,而后者在8.87%-18.48%范围内波动且有波动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财产性和转移性支出显得微不足道,这与我们观察的西藏农牧民由于宗教信仰而发生的这方面支出过大不太一致。

由于家庭经营现金支出与收入反映了西藏农牧民融入现代经济的情形,所以,也有必要考察家庭经营现金支出情况。总体来看,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支出是呈波动增长的趋势,1985-2002年份别为35.86元、40.73元、108.56元、134.23元和142.48元。从其构成上考察,发生在第一产业上的现金支出占据主导地位,在54.49%-72.21%范围内波动且有下降趋势;发生在第二产业上的现金支出是微不足道的;发生在第三产业上的现金支出是很重要的方面,在37.83%-50.4%范围内波动,反映了西藏农牧民社会生活方式已经在发生一定程度转变。

表9 西藏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9、4-40、4-61、4-62、4-83、4-105、4-106、5-38、5-39。

表10 西藏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费用现金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9、4-40、4-61、4-62、4-83、4-105、4-106、5-38、5-39。

进一步考察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经营现金支出(表10),我们发现这方面的增长是比较快的,年均增长12.17%。从其构成来看,在第一产业内部,农业是最主要的领域,所在比例高达32.98%-52.52%,2000年以前农牧业所占比重超过20%,而2002年突然降到6.28%,林业和渔业则微不足道;在第二产业内部,1995年以前建筑业有一些现金支出,而后,仅有工业方面发生现金支出;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业是最主要的领域,所占比例大体在20.37%-40.94%范围内波动,其他项目现金支出很小且不稳定。

4.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其构成考察

消费支出变化是最终体现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最重要标志。表11显示,从绝对值增加情况来看,1985-2002年份别是269.6元、490.84元、896.80元、1116.59元和1000.29元,定基环比增长指数分别是0.82、2.33、3.14和2.71。从其构成来看,食品支出是最主要的方面,1985-2002年份别是68.37%、73.81%、74.38%、79.31%和63.75%,这一比重就是我们所谓的“恩格尔系数”,实际上它反映出西藏农牧民生活普遍处于比较贫困之中;衣着支出在8.66%-12.34%范围内波动,居住支出在4.23%-12.97%范围内波动,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在2.86%-6.87%范围内波动;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方面的支出均有微弱上升趋势,但这一微弱上升趋势也反映了西藏农牧民生活质量在不断改善。

表11 西藏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其构成(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35、4-36、4-57、4-58、4-79、4-80、4-101、4-102、5-34、5-35。

我们进一步考察西藏农牧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情况,表12显示,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呈快速上升趋势,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和2002年份别是97.12元、173.13元、413.38元、476.59元和644.90元,年均增长17.08%。从其构成来看,食品支出仍然是第一大支出,所占比例大体在9.35%-53.83%之间;衣着方面消费现金支出是第二大支出项目,所占比例大体在16.23%-27.28%之间,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所占比例大体8.10%-12.51%之间且总体上是不断下降,居住支出所在比例大体6.26%-12.07%,其他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较小且有不同程度上升。

三、简短的总结与政策建议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上面的分析:

1.从整个考察期来看,1980-200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保持了与人均农业总产值大致相同的增长速度,前者为8.6%,后者为9.19%。人均粮食产量2003年比1985年增长86公斤,即年均增长速度为1.19%。1980-2003年人均猪羊肉总产量按照4%的速度增长,即2003年人均猪羊肉总产量比1980年增加456公斤。

表12 西藏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及其构成 (单位:元;%)

附图

资料来源:《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3)表4-40、4-41、4-63、4-64、4-85、4-86、4-107、4-108、5-40、5-41。

2.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5年的统计分别为463.77元、869.80元、1501.46元、1733.32元和1917.16元,农牧民家庭入均总支出分别为387.81元、667.95元、1210.96元、1477.49元和1393.82元,收支相抵分别为75.96元、201.85元、290.50元、255.83元和523.34元,绝大部分西藏农牧民家庭都有节余,且有不断上升趋势。由于总收入表示农村住户年内从各种来源得到的全部实际收入(包括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而总支出表示农村住户全年用于生产、生活和再分配等方面的全部实际支出,所以这说明西藏农牧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改善。从其构成来看,收入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是其重要来源,但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很快;支出中家庭经营生活消费支出是最主要的领域,而家庭经营性支出也占重要地位。这些情况反映出家庭经济活动仍然是西藏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而家庭经营活动的一个方面为农牧业生产,另一个方面为生活消费。

3.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1年5年的统计分别是199.02元、292.94元、772.35元、1174.80元和1242.82元,农牧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168.79元、245.44元、652.01元、719.55元和925.65元,收支相抵分别为30.23元、47.50元、120.34元、445.25元和317.17元,现金收支略有剩余。从其构成来看,出售农产品是其最重要的现金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是其现金支出的最主要领域。

4.1985-2002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年均达到11.54%,从1985年的269.6元增加到2002年的1000.29元。从其构成来看,食品支出是最主要的方面,1985-2002年份别是68.37%、73.81%、74.38%、79.31%和63.75%,这一比重就是我们所谓的“恩格尔系数”。由于这一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程度的关键性指标,所以,它实际上反映出西藏农牧民生活普遍处于比较贫困之中。这是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加大缓解西藏农牧民贫困的政策力度。尽管在过去的20多年间,西藏农牧民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实施大规模扶贫攻坚计划对于缓解西藏农牧民贫困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西藏农牧民的贫困程度仍然较深,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

2.引导西藏农牧民从传统的家庭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尽管西藏农牧民已经开始走出家庭,经济活动延伸到市场经济中,但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活动方式仍然是主流,特别是我们已经注意到西藏农牧民现金收支越来越难以平衡,而现金支出又主要是扩大家庭以外活动的重要基础,比如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方面都是现金支付的主要领域,所以,有必要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

3.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保持西藏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政策。尽管工资性收入增长是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亮点”,但与内地(通常在40%以上)相比,所占比例仍然较小,增长幅度也有待提高,所以,应采取措施继续保持西藏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

标签:;  ;  ;  ;  ;  ;  

西藏农民经济发展特征: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_西藏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