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国文学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现实主义论文,倾向论文,当代论文,文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风靡一时,文化艺术沿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光怪陆离, 无奇不有。 这种情况于7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一些作家渐渐地对50、60年代颇为盛行的五彩缤纷的实验写作手法失去了兴趣,开始回头重视写现实题材,更多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但受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影响的痕迹又依稀可见,这类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新现实主义作品。当然,现在尚难说新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已经形成,但文学作品回头写实的倾向已经十分明显,在美国文坛上愈来愈引起人们的注目,也是肯定无疑的了。
首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写作重心有了转移,即创作主题有了变化。在五六十年代,许多文学作品的主人公离家出走,家庭破裂,反映了家庭这个最小社会单位的解体现象。特别是“垮掉的一代”作家更是热衷于写年轻人放荡不羁的流浪生活,独身主义和群体生活等。例如,杰克·凯鲁耶克(1922—1969)的代表作《在路上》(1957),写一帮年轻人五次往返于旧金山和纽约市之间的经历,他们过着群体生活,借酗酒、性爱、吸毒、过漂泊流浪生活来发泄心中的郁闷,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但从7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作家开始写家庭“回归”主题,即写大团圆主题,跟早期作品写离家出走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代美国文坛上颇有声望的黑人女小说家艾丽斯·沃克(1944—)的代表作《紫色》(1982)是黑人文学中的一朵奇葩,于1983年获普利策小说奖。此书写的就是“大团圆”主题。女主人公西莉亚是一个出身贫苦的南方黑人姑娘,在豆寇年华之际,先遭继父奸污,后受丈夫百般虐待,最后意识到自由的珍贵,毅然“冲”出了家庭牢笼。作者精心地设计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不是出走的西莉亚归家,而是大男子主义思想极为严重的丈夫“屈尊”来到她的缝衣铺,真心地承认错误,主动道歉,得到谅解和宽恕,从此言归于好。80年代另一位著名女小说家艾莉森·卢里(1926—)的获1985年普利策小说奖的力作《异国恋情》(1984),写的也是“浪子回头”主题。主人公弗雷德·特纳是美国科林斯大学英文系教授,借休学年假之机到英国伦敦做学术研究,跟贵族出身的英国演员露丝玛丽邂逅,堕入情网,但工作的召唤,特别是在美国的妻子的殷切盼望,使他在经历了一场痛苦的精神折磨之后回到了妻子身边,“破镜重圆”。其实,卢里早在70年代就开始写这一主题了。她的另一佳作《泰特家的风波》(1974)中的主人公布赖恩·泰特教授跟一女学生有暧昧关系,妻子为了报复也试图跟别人私通,导致家庭出现了一场思想危机,但作者把这部小说写成了“人间喜剧”,让泰特夫妇重修旧好。当AI写作大团圆结局的作品不胜枚举,这不仅仅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未来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普通人的良好愿望,希望结束“流浪”生活,回到家庭中来,过安定恬适的生活,这正是七八十年代人们社会心态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但从另一方面讲,这也反映出作者对那个社会还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些作家热衷于因袭现实主义小说传统,回到19世纪下半期或20世纪初期的现实主义作家所探讨过的主题上,如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1843—1916)常写的国际主题,特别是欧美文化冲突主题。卢里的《异国恋情》是这类作品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它集中写了欧美文化冲突,美国人的“天真质朴”同欧洲上层社会的世故诡谲的对峙。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查克纯朴憨厚,说话直率,几乎在伦敦所有的社交场合都成了英国上层社会的名流所嘲笑奚落的对象,也使女友文妮感到甚为难堪,那种尴尬的局面几乎令她难以承受。文妮是美国人当中的“亲英派”,她和查克的朋友关系中也显露出欧美文化冲突的影响。例如,她对查克的雨衣的态度和感情上的细微变化真实地反映了她对查克的看法和感情上的变化,从蔑视到爱慕,最后倾心委身于他。她一直设法要处理掉这件“雨衣”,实际上是要“改造”查克身上从美国带来的,或者说固有的“乡土气”,以适应英国上流社会,成为她的一位“体面”的朋友。她的努力并没有如愿以偿。弗雷德和露丝玛丽之间的感情纠葛更集中地反映了欧美文化冲突的激烈程度。弗雷德·特纳“亲眼目睹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一些玩乐情景之后,竟惶惑地感到,弄不清楚自己到底已经进入了亨利·詹姆斯哪部小说所描绘的情景之中。”〔1〕在詹姆斯笔下, 美国人常常落入欧洲人设下的陷阱之中而不可自拔。卢里笔下的弗雷德也堕入了“爱情”的泥潭,狡诈的露丝玛丽为了“阻止”他回国,“惩罚”他对爱情的“背叛”,自己故意装扮成女仆,以拒绝见面来从感情上折磨他。在弗雷德的心目中,伦敦同露丝玛丽一样是虚假的,是疯狂的。在这场感情的较量中,弗雷德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也就是说,在这场欧美文化冲突中,英国文化占了上风,美国文化处于劣势。卢里的这部作品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写作风格上,显然是沿袭了詹姆斯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风格。
从写作技巧上讲,80年代不少美国作家的作品以现实主义为基调,和前一时期构成了鲜明对比。赫尔曼·沃克(1915— )、欧文·肖(1913—1984)、艾伯特·马尔兹(1908— )等人是以现实主义笔触写战争题材闻名的作家,特别是沃克,他的《战争风云》(1977)和《战争与回忆》(1978)这两部战争史诗,从多种角度逼真地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状况,因而颇受世人青睐。约翰·厄普代克(1932—
)、诺曼·梅勒(1923— )、约翰·契弗(1912—1982)、 乔依斯·卡洛尔·奥茨(1938— )等人是一批城市现实主义小说家。他们以写城市题材闻名遐迩。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之一,他的兔子小说四部曲《兔子,跑吧》(1960)、《兔子回来了》(1971)、《兔子富了》(1981)和《兔子休息了》(1990),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作者通过对哈利一个普通家庭的兴起和败落的细致而逼真的描写,有力地抨击了美国当代社会的腐败现象,成人世界的堕落,政治、性和金钱的一片混乱和困境,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社会“泥潭”和人世沧桑的见证。沃克的《紫色》完全是以书信体形式的叙事手法写成,没有受到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影响的丝毫痕迹,是一部地道的现实主义佳作。《异国恋情》是美国文学回头写实的另一例证。它因袭传统,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安排得非常得体的严谨结构。两对情侣的扣人心弦的爱情故事构成了贯穿全书的两条主线,有时并行不悖,有时“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正像两个乐队奏着和谐的乐曲汇聚在一起”, 〔2〕时刻激荡着读者的心扉。这种爱情故事的格局也明显地受了古典文学传统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弗雷德和他研究的18世纪英国剧作家的约翰·盖依的代表剧作《乞丐的歌剧》(1728)中的主人公马希思是雷同人物,即他们同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勾引”了她,然后又将其“抛弃”。他们都是大西洋彼岸来的“入侵者”,在伦敦各自卷入了一场“爱情风波”,随着他们的离去,“风波”也逐渐平息下来。显然,这种开场和结尾的方式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上面提到的例子都是当代美国文学回头写实的佐证,其它类似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
另外,从6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非虚构小说,虽然不能说是“回头”写实的作品,但它无疑助长了写实的气氛,因为这类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故又被称为记实小说。杜鲁门·卡波特(1924— )的《凶杀》(1966)就是这类作品中最典型的例子。它写的是一桩真实的凶杀事件,即原原本本地记述了两个四处流浪的精神变态者杀害堪萨斯一个德高望重的农民全家人的案子。在凶手被处决之前,作者采访了他们,根据搜集和录制的材料,写成了一部轰动美国的新型小说,甚为畅销,而且更重要的是作者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模式,很快风靡一时,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非虚构小说”。这种写作体裁从此变得时髦起来,迄今为许多人所仿效。
这种回过头来写实的现象已经越出了小说领域,并已波及到戏剧创作。在50、60年代里,实验戏剧盛行,不少以写实验戏剧闻名的剧作家开始重视现实主义戏剧技巧和严肃的主题,即转向现实主义戏剧创作模式。萨姆·谢泼德(1943— )可以说是经历了这种转变历程的一个典型例子,他的戏剧创作颇像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他从实验戏剧向更为现实主义的戏剧形式转化的过程也颇像奥尼尔”。〔3〕他的家庭三部曲《挨饿阶级的诅咒》(1976)、 《被埋葬的孩子》(1978)和《真正的西部地区》(1980)是他转向现实主义模式之后的代表作,有现实主义背景,有直线发展的故事情节和连贯一致的人物形象,写的是严肃主题。有“百老汇喜剧之王”称号的尼尔·西蒙(1927— )以喜剧幽默的笔触写人们所熟谙的城市生活题材,很受观众欢迎,只因商业化色彩浓郁,遭受到戏剧文学界的冷落。但他在《迷失在扬克斯》(1990)一剧中所写的也是严肃主题,即写劫后余生的一家犹太人在纽约市挣扎求生的人生轨迹,舞台艺术风格完全是现实主义的,没有任何现代派戏剧艺术手法影响的痕迹,但它却问鼎1991年普利策等数十项戏剧大奖,奠定了作者在美国戏剧文学界的地位。这不仅仅反映了观众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顺应了美国文学回头写实的时代潮流。它的巨大成功也是观众和读者对回头写实作品的有力的肯定和赞赏。
作家回头写实并非是单纯地重复旧现实主义传统,这只是相对而言。一些作家在前一个时期特别重视实验艺术手法,然后又转向更多地运用现代主义手法来进行创造,但同时又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因而被称为新现实主义手法。厄普代克的小说是典型的城市现实主义代表作,但他也偶尔运用意识流、精神分析等现代主义手法,同时又有受到了存在主义、宗教思想等影响的痕迹。沃克的《紫色》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同时又有同性恋等现代题材的内容。意大利裔剧作家艾伯特·英诺雷托(1948— )的代表作《吉米尼》(177 )将住在费城南区的一个意大利裔美国家庭真实地“搬”上了舞台,展示了这个家庭吃意大利面条的真实的热闹场面,这显然是受了戴维·贝拉斯科(1853—1931)当年在舞台上建饭店、做饭的那种“照像”式的现实主义舞台艺术风格的影响,但剧作的主题是探讨现代人的人生轨迹,所表现的是当代年轻人在处理恋爱和“同性恋”问题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场“思想危机”。约翰·古厄尔的剧作《穆齐卡》表现了人物受伤时的鲜血淋漓的“真实”场面,给观众造成了一种恐怖感。玛丽娅·福尼斯的力作《费福和她的朋友们》(1977)不仅让主要人物之一朱莉娅额头上“鲜血淋漓”,而且独出心裁地让观众分成几路,上台参观主人公费福在新英格兰农村的“家”,屋里屋外看了一遍,最后又回到了客厅。虽然没有其它的任何表演方式,但却能让观众感到更加真实。1991年春天,在纽约市百老汇剧院区引起轰动的音乐喜剧《西贡小姐》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突出地运用了实物道具和布景,以增强对观众的感官刺激。例如,旋转的探照灯光芒四射,隆隆声中一架真的直升飞机落在舞台上的“美国大使馆”屋顶上,这种壮观的情景扣住了观众的心弦。但作者又在剧中娴熟地运用了一些现代主义手法,例如运用梦幻技巧,让在美国做着甜蜜的梦的男主人公克旦斯和在东方做着“盼君归来”美梦的西贡小姐相会在舞台上,酿成了一场人生悲剧。这种手法超越了时空的制约。
当代美国文坛上出现回头写实的现象,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回头写实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一种“反叛”,是在继承现实主义旧传统和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中不断地汲取新营养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创作方式,被评论家称之为新现实主义,有人称它为新写实主义。
其次,美国国内社会局势的动荡与稳定都会对文学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3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现象,反而使美国文学出现了一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高峰期。50、60年代是美国政治大动荡的时期,作家受到激励,政治热情高,开拓创新精神也特别旺盛。例如,诺曼·梅勒(1923— )不仅是一位成绩斐然的小说家,而且还积极参与反对美国政府干预越南战争的政治活动,他的作品《夜间的军队》(1968)副标题叫“作为小说的历史,作为历史的小说”,描写了1967年10月新左派向五角大楼进军的过程。生活剧院和开放剧院的朱利安·贝克夫妇、约瑟夫·查金、琼·克劳德·范伊塔利等人,一方面积极参与反对政府出兵越南的示威活动,另一方面又在戏剧舞台上大胆地进行艺术创新,独辟蹊径。但从7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在80年代里,美国政治局势相对稳定,作家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相对降低,对50、60年代一度颇为流行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开始产生腻烦,实验文学创作开始走入低谷,即作家开始反思过去,以更为冷静的目光和平静的心情观察世界,以较为朴实的笔触客观地描写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再次,读者和观众兴趣的不断变化,对文学创作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一些实验性作品“难度”很大,甚至可以说是“晦涩”难懂,因此读者群或观众群日臻缩小,但他们对现实主义作品却感到兴趣,因而《紫色》、《异国恋情》、《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等作品一面世就特别畅销。现实主义佳作《迷失在扬克斯》在百老汇剧院区上演之后,长时间场场爆满。这些现象正反映了读者和观众的艺术口味的变化,也是对回头写实的文学作品的鼓励和认可。
作家回头写实已成为当代美国文坛上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不管人们称它为新现实主义,还是称它为新写实主义,都是对作家回头写实现象的概括和肯定。当然,迄今为止还很少有人对这种现象下一个确切的定义,但它已成为不可否定的事实。
注释:
〔1〕见《华盛顿邮报》1984年9月30日第六版“图书栏”。
〔2〕引自1984年9月13日《纽约时报》。
〔3〕鲁比·科恩《美国戏剧家新秀:1960—1980》,1982年,第171页。
标签:新现实主义论文; 文学论文; 美国文学论文; 当代作家论文; 小说论文; 艺术论文; 紫色论文; 戏剧论文; 作家论文; 家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