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三小学 201804
摘 要:“自读自悟”的形式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收效较高的一种教学方法,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相契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修养。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效果的提高,并采用“自读自悟”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自读自悟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
钱钟书曾经说:“学道学诗,非悟不进。”“自读自悟”是一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作者实现心灵的沟通,是对学生成长的负责,也是对语文课堂的尊重。
一、自读,铺垫“自读自悟”的基石
叶圣陶先生说:“自主预习是阅读的第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首先应当让学生充分进行预习。因为任何理解和感悟都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建构主义认为“改造”和“重组”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只有这样学生阅读才能顺理成章,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可以将“课前自读”作为切入点,给学生指明“自读自悟”的方向,帮助学生提高文本的感知力。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阅读教学,教师设置前置性作业,师:请同学们找出文章标题中的重点词语。学生迅速回答,生:美丽。师:那我们就带着“美丽”一词自读课文,看看同学们预习后有什么收获。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习惯用笔记录阅读,学生们边预习边用笔勾画出表示“美丽”的词语。在检查预习过程中,学生的收获真不少,在自读中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作为教者,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邂逅那些美丽的词语,更重要的是让这些美丽的词语沉入学生们稚嫩的心灵,留下美好的记忆,从而对文本、对南沙群岛充满无限的期待与渴望。
二、创设情境,促进自悟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的过程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是帮助学生顺利阅读的重要途径。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用实物和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教学中运用最普遍、最有效的两种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月光曲》第九自然段描写了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课堂上教师边播放这首乐曲,边用课件演示三幅图。第一幅:月亮刚从“水天相接”处升起,海面上“洒遍银光”。这是一个平静的大海的月夜。此刻,音乐轻幽、舒缓。第二幅:月亮越升越高,天空出现了“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随着天气的变化,音乐逐渐增强,曲调出现了波折。第三幅:“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强音乐骤然响起。浪花“涌过来”,气势凶猛,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后再让学生品读课文,此时的教学效果比教师大量费口舌讲解要强上好几倍。
三、点拨式的“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去读书和思考
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最好,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得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呢?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点拨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研读中学会读书和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进行阅读,为学生指明方向,然后让学生进行总结,从总结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将着力点放在让学生得出和自己一样的结果,而是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
四、促进学生在自读自悟中提升
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的途径不完全是靠教师详细的讲解,主要靠学生在阅读训练中的积累与实践。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尤其是课文教学中,要注意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励学生多读多记,促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从而增强对文章的理解。除积累外,阅读教学还应达到培养与提升学生评价、创新能力的目标。“如何看待和评价文章中的人、事、物,对事物的不同看法,或是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形式的提问都是锻炼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最优答案,从而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重视学生在读后积累
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要提倡多读多背,才能丰富语言积累,不断提升语言的品悟能力。如《卖木雕的小少年》课后题:课文中有许多由四个字组成的词语,如“名不虚传”,让我们把这些词语抄下来。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词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通过让学生摘录好词好句、背诵等方式进行积累,并采用“替换”、“移用”的方法,把文章局部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进而运用这些词句,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总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握好课文中富有情感的内容,指导学生以读为主,在读中入情、悟情,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琪 小学语文教学中指引学生自读自悟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
[2]张桂梅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指引学生自读自悟[J].吉林教育,2013,(05)。
[3]陈灵 关于阅读教学自读自悟过程中问题的设计[J].考试周刊,2012,(64)。
论文作者:王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词语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