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突破难点的思路采撷——兼谈《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的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生活论文,难点论文,单元论文,四化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的难以理解,有的容易理解却难以记忆,有的理解了却不会运用。这样的基本概念、原理,就是教学难点。如何突破难点?笔者以《文化生活》第三单元若干难点问题的处理为例,从“四化”的角度,即化抽象为形象、化文字为图示、化繁多为简约、化直叙为“兜圈”,简要谈谈化难为易的思路与方法。
思路一:化抽象为形象
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学生之所以觉得难于理解,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缺乏感性认识作为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为此,在教学中就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化抽象为生动形象。其方法很多,播放视频材料便是其中之一。
例如,笔者在进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教学时,播放了于丹和吴建民大使《文明对话让世界更美好》视频材料中的一段,一下使学生茅塞顿开。吴大使说:“西方是一种绝对对立的思维方式……西方历史上打了不少宗教战争,但是中国没有。你到一个庙里去,既可以拜菩萨,也可以拜太上老君,还可以拜孔夫子……这在西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你到一个教堂去,可以拜真主也可以拜耶稣,不可能……这个现象的后面是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此基础上,笔者点拨中国文化的包容性的内涵、意义,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打比方,是化抽象为生动形象的又一方法。生动形象的比喻,有助于使枯燥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更容易让人理解与接受。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著中的比喻俯拾皆是,许多自然科学家也借助于打比方来深入浅出地解释艰深的理论。可见,恰当的比方,很容易消除学生理解、记忆上的困难。
例如,综合探究: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笔者是这样讲解的。首先,向学生提问:“黄山的迎客松为什么能在悬崖峭壁上巍然屹立?”一位学生风趣地回答:“咬定青山不放松!”笔者因势利导地问:“如果将我们民族比喻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棵大树,怎样才能使这棵大树在当代国际竞争的狂风暴雨中巍然自立呢?”学生说:“要有伟大的民族精神来支撑。”笔者继续说:“这就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那么怎样才能弘扬呢?”这时学生就纷纷发言。有学生说,要有“主心骨”,这棵树的树干就是“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有学生说,根要扎得深,根深才能叶茂,中华民族精神要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也有学生说,要吸收阳光雨露,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当今时代精神,就好比是阳光雨露……随着学生的发言,笔者随手在黑板上画下一棵大树的简笔画,在树干上标明“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树的根部标明“中华文化”,在树冠和树枝上标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时代精神”等字样。这样讲解,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的视觉刺激相结合,就使这个难以理解同时又难以记忆的问题迎刃而解了。
思路二:化文字为图示
图示图解是许多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示、图解,可以将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一些几何图形、箭头等直观信息,便于学生理解,如下页图1。
笔者在讲解上述图示后,请学生举例说明中国古诗、中国绘画、中国武术、传统习俗中反映爱国主义思想和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精神内涵的事例。学生纷纷发言。他们列举了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充满爱国主义思想的古典诗词,说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贯穿着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
接着,笔者出示和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典作品。在中国古典绘画中,表达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举不胜举。中国的锦绣山河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之一,是祖国母亲的肌体,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讴歌她、画家赞美她。吴道子的《三百里嘉陵江山水》,王希益的《千里江山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乃至现代张大千、傅抱石等人的水墨长卷,都以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心灵,展示出万里锦绣河山的美丽,也表现了中国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那长长的山水画卷,便是一曲曲充满无限情感的歌,长久地回响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教师深情地讲解并出示上述相关画面。这样,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教材论述,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思路三:化繁多为简约
化繁为简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对复杂原理进行记忆的方法。一些复杂的原理,要点较多,即使一时理解了,学生也难以记忆。如果化繁多为简约,就能有效减轻学生记忆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把书读薄,就是这个道理。化繁为简的方法比较多,例如:数字归纳、抓关键词、提纲挈领、知识管涌图等。
数字归纳,即用数字来引导和归纳有关复杂问题,这是人们在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方法。用数字来概括、论述问题,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十大军事原则”“一条河、两只猫、三条鱼(三个有利于)”等,这种思维方法便于梳理复杂的知识。
例如: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与作用,教材是这样讲述的:“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我们就可以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精一魂”,即“精神纽带、精神支柱、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之魂”,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抓关键词,即以关键词来带动记忆与理解。例如,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答案包括以下要点:①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在引导学生整理上述要点的基础上,提示学生每个要点用一个关键词来牵头记忆。一位学生别出心裁,用“一个面对三要求”对以上要点进行概括。他解释说:“一个面对”是指“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气”要壮,气壮山河,才能应对这个世界形势;“三要求”是指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三个方面的客观要求。笔者灵机一动,是否可以用“面对山药”来帮助记忆?“面对”是指“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山药嘛,同学们都吃过。山药的谐音就是“三要”——三个要求。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我们的“文化山药”“精神山药”,面对世界思想文化天空的风云变幻,有了“文化山药”,就能提高我们民族的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这时学生都会心地笑了。
思路四:化直叙为“兜圈”
直叙就是直来直去地讲解或提问,直接要求揭示问题的实质,难度较大。“兜圈”就是通过迂回曲折的铺垫,拐弯抹角地揭示问题的实质。高考试题常常用多个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概念,不拘泥于教材的个别词句,也具有“兜圈”的效果。文化学者余秋雨在美国一些大学的演讲中,就常常用到这种方法。例如,他讲《中华文化的长寿“秘密”》,就从中华文化不喜欢“远征”(这里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好和平”很接近)、中华文化不喜欢极端、中华文化不喜欢无序(这里与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团结统一”很接近)三个方面阐述。这样讲解,一是富有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增加表达的丰富性,拓展视野的开阔性;二是以迂回的方式接近问题,降低难度,相当于“跳板”和“梯子”,帮助学生达到一定的认识高度。在生活中,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为了前进而后退,是生活的辩证法。突破难点也可以借鉴这一思路。例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这是“直问”;“中华文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则是“兜圈”;“中华民族为什么爱好和平”,这是“直问”,“中华文化为什么不喜欢‘远征”’,则是“兜圈”……这样的提问与讲解,没有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而是迂回包抄,别具一格,富有创意,学生就很感兴趣,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能力得到提升,情感得到陶冶,思想认识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