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孟阿妮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孟阿妮

孟阿妮 山东省昌邑市下营镇辛庄小学 261311 

《新课程标准》强化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实用性,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游戏。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不但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举出很多实例,比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盖子、汽车的轮子等等。“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圆形的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讲出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水桶的底面用圆形可以多装水,而且还比较漂亮;下水道的盖子做成圆形,就不会掉入洞内;汽车的轮子做成圆形,行驶起来就很平稳,行驶的速度会更快。”接着教师再引出学习的内容:“这些好处都是与圆有关的,等学了‘圆的认识’之后,大家就会更加明白它的设计道理的。”

二、结合生活实际探索新知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例如:学了“小数加减法”以后,我让学生带5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提问:“可以买到哪两样东西?最多能买几件物品?”(用计算说明)。这样,学生就会运用学过的小数加减法去处理给定的数据,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对于教材中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尽力为学生提供大自然的舞台,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教室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比如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挖掘生活素材巩固新知

数学知识只有得以巩固,才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问题进行练习或实践,就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逐步培养。

1.在情境中应用。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学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数学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例如在讲授《按比分配》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张先生和李先生合伙开一间小店。张先生出资50000元,李先生出资30000元。小店第一个月盈利10000元。可是在利润分配时,李先生要求平均每人分5000元。你认为这样分配合理吗?请你帮他们想一想按什么方法分配这10000元的利润。通过学生围绕合理与不合理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气氛热烈,感到学习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变成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

2.在实践中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师必须树立大课堂观念,使数学课堂教学向前延伸、向后延续、向课外拓展。开展小课题研究,有利于贯彻这一要求,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统计时,在课前准备了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课上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统计,每组可以选择或者自行设计喜欢的统计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出奇地得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金、银、铜三种奖牌分别用黄色、银灰色、橘色来统计;有的则是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示三种奖牌;有的更加会动脑筋,将几年中的金牌数表示在方格纸上,并用线连起来,得出金牌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他们感觉不是在做题,而是在游戏活动中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同时还使学生的智力得到进一步开发,也让学生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深入学生生活应用新知

教学大纲指出,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每学到一个新的知识,我就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完“求平均数”应用题以后,我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收集和整理来了解某家、某厂或某队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用水的平均费用,自己班上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年龄等。在“元、角、分”的教学以后,我利用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师生互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通过这些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意识到在他们周围的某些事物中存在着数学问题,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人人身边有数学”,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真正完成教育教学的本质任务。

论文作者:孟阿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孟阿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