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维护管理;探究
在如今国家能源的产业链中,智能电网可以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用电信息采集是国家智能电网神经系统的重要一部分,如今各方面都变得信息化智能化,供电企业也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工抄录电表数据已经慢慢被淘汰,和如今搞笑的信息采集系统相比较,人工抄表的方式不仅繁琐,并且非常耗费时间和人力资源,如今科学化高效化运行维护管理方式已经在不断的进步中慢慢完善起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也已经成为了电力营销行业相关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1存在的不足之处
首先就是经验的问题,因为智能电网建设和用电信息采集这些都属于新事物,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就需要不断的去摸索经验和施工的方法,但是各单位的技术人员是比较缺乏的,很多的员工并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没有实际工作的经验,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就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制定一个科学的合理的培训计划,让员工可以更加的专业,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目前对相关系统的构件组成和相互关联的理解是不够的,相关的终端设备自动化抄表原理也是不够清楚的,对于系统之间的流程也并没有特别理解,智能电表屏幕显示的错误代码也不能准确的分析,所以就导致效率十分低下。
智能电网在组件的处理,缺乏经验丰富的相关人员,技术人员也没有,没有重组的工作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还盲目的去赶进度,这就导致一台区不同版本的电表终端设备通讯模式混装,造成了数据的采集不够稳定,对于相关的采集运维调试工作来说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各级运维人员的组织管理也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同一个管理模式,对于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事故没有应急的预案措施,在日常的运费管理中,工作的思路模糊,不够清晰,同时对于各项指标的考核也是不够合理的,没有科学性以及足够的监督力度。在管理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好的管理可以帮助提高工作的效率,让职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有很大的工作热情。
2提升专业的技能
在工作的时候,存在很多的员工不熟悉工作流程,缺乏工作经验,那么就会导致在工作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定期进行系统化的员工培训,及时考核,对于员工来说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员工更好的掌握新的技能,有更加仿佛的工作经验,快速熟悉工作流程,避免出现失误,让员工对相关的系统深入理解。主要掌握的内容也不少,其中包括系统主站与中间数据库和各应用系统之间的主题层次和联系、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运维闭环管理系统等经常需要用到的系统和它们相关的工作流程、用电信息采集失败终端设备和智能电表的故障排查。
在进行培训的时候应该逐步的进行强调,首先就是新建一个采集点流程走完归档之后,召测不到数据,这时候首先应该重新走一遍才几点并且尝试修改一下流程,这样才能够重新触发同步中间数据库,要仔细核对好各个参数,确保参数是准确无误的,如果在走一遍两遍流程之后仍然召测不到数据,这时候再去现场进行排查。先查排查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信号的强度是否够用,天线是否拧紧,天线的附近有没有遮挡物,网路的标志能否闪烁,是否显示已连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尽量的参考表尾接线柱标示或者表尾盖接线的示意图,现场的附近有没有强磁场造成干扰,要在现场核对好终端的地址,保证地址是没有错误的。如果现场的终端设备无论按什么按键显示屏都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这时候就说明终端设备死机了,造成终端设备司机的原因一般是网络系统过电压导致的,这个时候就需要重新启动终端,重启的方法就是通过显示器的菜单操作,具体就是给终端设备停电再送电就可以让设备重现启动,或者是在现场联系主站的人员,让他们通过主站下发终端初始化命令也可以让终端重新启动。如果现场的显示屏下方显示模块复位的华,那么造成的原因就是因为终端不在线,这个时候可以检查负控表模块盖板的螺丝是否上紧了,打开模块改版查看是否有松动的情况,检查是否插实。
如果用户的数量比较多的低压台区战线太长,集中器就会采集不断,末梢的用户电表就会采集失败,可以选择的方法就是采集在失败末梢范围内增加一个集中器的方法来确保采集的成功率。
3提高采集成功了的管理措施
供电所营销组需要制订一个紧密的日常工作流程,首先营业员装换表之后应该立即填写一个完整消息的装表和换表工作单之后将工作单传递给信息员,在信息员走完一八六系统换表流程之后及时的将工作单传递给信息采集的专责人,信息采集专责人在完成了相应的采集点新装修改变更的流程之后要及时的调试,确保新装或者变更的计量装置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上线调试和采集的工作,保证了采集的成功率和接入率的及时性。建立常态有效的管理机制,将责任落实到人。
在下班之前需要对所有的用户数据进行补招,这是确保成功率的指标,每个月抄表核算电费前一天集中进行数据补招,尽最大可能的将全部采集到的数据推送到主站数据库,确保采集数据应用率指标,为电费的计算系统提供一个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源。
每一种要对那些采集失败大于三天的只能电表进行一个专项的分析,查找出其中解决的办法,逐个的解决其中的疑难杂症。结合供电所至少每一周都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对采集失败用户的现场进行一个巡视工作,如果发现其中的问题要及时处理,避免因为电表未上电或者是少表的现象出现,电表电池欠压等原因造成采集失败的现象出现。如果存在计划停电或者是临时停电的施工应该尽量避开上午的时段,采集系统的正常抄表工作时段是在早上六点到 十一点之间,这样才能够确保采集各项指标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供电所采集专责人员应该每天都关注好自己地区所有终端在线的情况,如果出现不在线的故障终端应该及时的去现场进行排查,检查好SIM卡是否烧毁的情况,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要定期的查找处理串台区档案错误的问题,如果用户档案串台区就会造成用户采集失败的情况,档案错误问题大多数是因为站系统维护人员工作失误所造成的。要将串台区所设计的两个台区分别重走采集点并且修改流程,重新删除全部的采集对象之后,再按照台区将这个台区的全部采集对象进行添加,并且归档发送就可以。
要定期组织并且开展一个技术经验交流会,将实际工作中那些科学有效的工作技巧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建立一个关于工作的讨论群,如果发现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对问题进行讨论并且解决。制订一个完善的考核机制,对于重要指标要每天都进行统计,并且公布考核的结果,如果做的好就有一定的奖励,激励员工更加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哲.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在高校供电网络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
【2】丁宁.基于电能量智能监控及计费系统的负荷预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陈富燕 黄骁 李辑 王弘启 胡琼月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工作论文; 电表论文; 终端设备论文; 终端论文; 就会论文; 系统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