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江西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西论文,对策论文,经济增长方式论文,思路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九五”时期至2010年,要保持江西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关键问题是转变江西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培植新的工业增长点,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走一条发展工业的新路子。本文拟从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基本思路、对策措施三方面进行分析。

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

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点主要有4个方面:

1.企业综合经济效益差,资产负债率偏高。近几年来,江西工业增长速度和产品销售率在全国排在前列,但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偏低,1995年的综合指数只有76.9,在全国列第20位。6项重要经济指标(除产品销售率和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列全国第6位和第9位外)、资金利税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均列第19位,增加值率列第22位,劳动生产率列第25位。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7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个百分点,而人均占有工业企业资产数却偏低,只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2左右。

2.工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层次低,名牌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突出表现在原材料型产品多,中低档产品多,初级产品多,高精尖产品与名牌产品少,市场份额小。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表中,60种主要工业产品我省只有木材、硫酸、灯泡、汽车、中成药5种产品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超过3%。工业行业销售收入最高的也不到60亿元,与沿海省市比差距很大。

3.工业技术和装备水平不高,能耗物耗大,产品成本高。目前我省头几位支柱产业,如机械、纺织、交通运输设备、建材工业,其装备水平没有达到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全省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率只有56.5%,低于全省61.2%的平均水平,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低于全省平均6.9个百分点。1995年,全省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为2.99吨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1.88吨标煤高59%,例如纺织、建材、化学工业万元产值耗标煤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54.1%、52.9%、6%。能耗物耗高、资产负债率高,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

4.企业规模不经济,“小而全”企业太多,企业结构不合理。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总数的97.8%,按销售收入计算的平均规模仅为全国的1/2。例如汽车是我省优势产品,但整车厂有6家,总产量却不足十万辆。零配件总成厂和专业厂就更多了。纺织行业中,棉纺企业达到3万锭经济规模的厂家仅9家,只占22%,其余多是不足4千锭的小纺织厂。全省达到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的年产30万吨以上的水泥厂仅3家,占全省水泥厂总数的1.92%,平均规模只有4.42万吨/家。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中,国有资产所占比重,江西为78.6%,整个华东地区平均为50.8%,广东仅31%。正由于国有工业企业“老弱小”,非国有工业又不壮大,使得江西工业活力不足,效益不佳。

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

1.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

实现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更新观念。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学会反弹琵琶,着重更新以下观念,才能闯出一条发展工业的新路子。首先是在指导思想上,要从重速度、轻效益,重数量、轻质量,重生产、轻节约,重外延、轻内涵等方面来一个根本的转变。抛弃“经济发展等同于速度增长,并以此去考核各级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好坏”的做法,在资源配置、结构优化、规模经济、科技进步、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千方百计提高资源、资金的利用效率,把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树立“内涵为主,质量优先,效益为中心”的发展观念。其次是在市场开拓上,要把“生产导向”观念变为“营销导向”观念。要从“我能生产什么,怎样才能卖出去”的以生产为中心的市场观念,转变为“消费者需要什么,应如何开发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占领市场”的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观念。从过去那种先生产后营销的思维模式中摆脱出来,从“市场找我”转向“我找市场”,把“产供销”转变为“销供产”,把市场营销放在首位。认真研究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心理,采取灵活新颖的促销手段,派最得力的人去搞销售,以销售为轴心,从而决定供应与生产。第三,在发展模式上,要从“资源—技术—市场”型转向“市场—技术—资源”型。江西是一个资源大省,农副产品和矿产资源丰富,发挥资源优势是人们长期以来的思维定势。我们以前发展工业主要是按“资源—技术—市场”的程序来进行的,依托资源,开发生产技术,加工成产品后再来寻找市场,结果资源优势大多体现在初级产品上,最终产品的生产往往被别人接去了,以至我省目前在食品、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这些有资源优势的产业方面还没有一个高附加值的大产品。因此,我们必须摆脱盯住资源优势的思维定势,按“市场—技术—资源”的模式来发展工业。牢牢抓住那些市场需求大,有发展潜力的最终产品,没有技术购买技术,没有资源借别人的资源来发展,只要是看准了的市场,就应集中力量扶持发展,以形成产业优势。第四,在产品开发上,要从低起点,大路货转向高起点、创名牌。按传统的发展工业方法是从小到大,从低档产品逐步发展到高档产品。这种方法显然难以适应今日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我们必须抛弃这种因循守旧、模仿跟进的落后方法,而应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市场潜力大的产品,坚持高起点,加大投资力度,形成规模和上档次,使资源优势成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形成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优质名牌产品。

2.重在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要素的素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规模地提高生产的集约化水平,重在提高经济增长要素的素质。工业经济增长要素主要有:(1)人的素质。包括管理者和直接劳动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与科学文化技术素质。科学技术越进步,人的主观能动性越重要。(2)技术。要大力推进科学进步,并使技术进步与江西省情结合起来,注意技术结构的层次性。在新技术的选择上,应主要着眼于节约物化劳动的新技术和提高质量开发市场所需新产品的技术,对于单纯节约活劳动的新技术要有选择地采用。(3)组织。要积极推进整个工业经济组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向结构优化要效率和效益。这包括规模经济效益、专业化协作经济效益、区域经济协调效益等。江西工业的主要问题是产品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不合理,必须强化组织,优化结构。(4)管理。要切实恢复、更新和强化科学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管理。就企业这个微观层次的管理来说,当前主要是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在强化管理中创新。

在现代生产力中,人、技术、组织、管理是四个基本的“软要素”,构成生产力实体的“硬要素”仍然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软硬要素的素质都必须提高,但硬要素会因为上述四个软要素的进步而发生乘数倍增效应,从而决定生产力的质量和效率,并决定工业经济总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3.努力推进五个机制的建设

一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建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面向国内外市场,促使企业尽快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通过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形成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二要推进国有资产营运机制的建设。通过建立产权代表委派制度,产权代表报告制度,国有资产变动登记、备案、报批制度等,形成以产权代表管理、资产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管理四位一体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保障体系,构筑负债适度、结构优化、经济高效的资产营运机制。三是推进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建设。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形成有效的科技人才凝聚机制和技术开发的激励机制,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确保技术开发资金的来源,不断提高技术档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要推进激励约束机制的建设。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核心环节。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公司应建立法人治理机构,形成“三会四权”的制衡结构。激励约束的对象主要包括厂长(经理)、科室及车间负责人等,对这些人员的管理应做到职、责、权、利动态对应。五要推进新型的生产管理机制的建设。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企业应建立适应市场变化的生产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供应、生产计划、采取“精益生产”方式,运用工业工程等现代管理方法优化现场管理。尤其是生产消费类产品的企业,市场变化更快,生产管理应具有弹性,以免造成产品积压。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对多数企业来说,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克服不利因素,是最有自主权、最现实的选择。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是每个企业都可以采取的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措施。管理粗放主要表现在人均劳动生产率低,资产利税率、资金周转率低,能耗物耗高等方面。在加强内部管理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以包代管”、“以改代管”,也不能“以转代管”。企业改革与转换经营机制赋予了管理更多新内容。企业管理不能局限于内部,而应拓宽到市场开拓、生产销售以至售后服务等企业的外部。在目前原材料价格上扬、资金紧张的条件下,更要求企业建立以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健全定额指标,加强成本核算和资金周转,实施从产品设计、制造、销售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股份制、集团制有许多管理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因此,企业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都必须有新的发展,以求得同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相适应,提高江西工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转变江西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若干对策

1.选准主导产业,带动工业结构调整优化

正确选择和建设主导产业,是保证江西经济快速、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选择主导产业的准则主要有六条,即收入弹性最大化准则、生产率上升幅度最大化准则、产业关联度最大化准则、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准则、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准则、增长后劲最大化准则等。这六条准则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选择主导产业普遍适用的原则。这些准则分别从产业发展的需要动力、综合能力、扩张能力、自我协调能力、利用能力、后续能力六个方面来判断产业自身的素质和发展前景的。综合这六个方面可以看到,主导产业本身是一个生命力很强、扩张力很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很高的产业。

根据江西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依照国家产业政策与主导产业选择的准则,江西的主导产业应是一个群体,它应包括汽车、电子、机械、食品、化学、冶金、建材、医药8个行业。因为江西的工业底子不厚,仅仅选择一、二个主导产业难以带动整个工业的快速增长,达不到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目标。对以上拟选择的主导产业,一旦省里作出抉择后,则应精心组织,逐项作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制订扶植主导产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措施。例如,对主导产业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优先安排贷款或债券、股票发行规模;采取必要的财政支持如担保、贴息、利税返还等,迅速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从财力、物力、政策上支持主导产业解决关键性的技术问题;给予主导产业更多的内外贸自主权;鼓励主导产业建立企业集团,打破所有制界限,推动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集结;通过联合、改组和技术改造,提高主导产业的素质和水平。

2.选准主攻方向,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

江西经济的主要差距在工业,今后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也在工业,这是全省上下的共识。那么江西工业的主要差距是什么呢?主要差距是工业综合经济效益差,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影响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比较弱,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产品结构层次低,名牌产品少;二是企业规模不经济;三是技术水平落后,产品成本高。

找到江西工业的主要差距,也就选准了工业的主攻方向。在今后几年内,江西工业的发展必须一抓企业的改革,通过调整企业生产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抓好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放开放活一般国有小型企业,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二抓企业的改组,通过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达到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围绕轻微型汽车、照相机、电冰箱、中成药等名牌产品组建企业集团,形成江西工业的“航空母舰”。三抓技术改造,在广泛采用先进技术,主攻工业科技效益,突出扶优扶强。以产品为龙头,以质量为中心,针对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上质量、上品种、上水平、上能力,围绕名、优、特色产品进行改造。九五期间,江西工业的技术改造可实施省经委提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的“20条龙计划”,有选择地培植一批投入少、产出高、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以全面提高江西工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

3.加速工业存量资产的优化

长期以来,追求投资扩张来发展经济已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许多地区和企业一谈到扩大生产就把眼光转向增加投入,而对现有闲置的存量资产视而不见。因此,要推进存量资产的有效流动。

盘活存量资产的前提条件是要有存量资产流动市场及资产交易办法、交易制度。当前有必要在省内大中城市建立若干个资产交易市场,制定切实可行的交易条例,在科学评估资产、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使存量资产向社会最急需、回报率高的产业流动。在资产市场不发达地区,可以先在地区内流动,取得经验后再向地区外流动。存量资产流动的途径是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将小企业的资产出售给职工、把存量资产转化为价值形态租给职工、将资产折股售给职工或他人、搞股份制等。在存量资产流动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搞好资产流动企业的社会保障工作,健全职工医疗、失业、待业、退休等社会保险机制,使存量资产的流动促进整个工业资产结构的优化,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4.提高工业生产的集中化率

江西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低、效益不稳定,其重要原因是生产和资本集中度低下。在全省工业中排名前几位的重点产品如有色金属、轻微型汽车、化学原料药等占全国比重只有3~5%,其他重点产品占全国的比重均不到2%,全省年销售收入超过十亿元的企业只有5家。分散的资本经营,不仅不利于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也不利于在产业竞争中形成优势。大力推进改组联合,以名优产品、综合优势强的企业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是提高工业生产集中化的主要途径。鉴于我省目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形成,政府有必要采取经济的、行政的手段促进联合或资产重组。例如,结合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改组,在省内选择若干产品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企业兼并、重组、转让、破产和减人增效新机制。支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上档次和资产经营扩张,制定政策,按效益增长的幅度,返还同比例的所得税;对名牌企业集团技术改造项目,允许税前还贷;优先安排信贷规模;建立有利于集团发展的投融资体制。通过“扶大”来“带小”,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促进社会资产向优势企业集聚。

5.实施名牌战略,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竞争就是质量竞争,而质量的竞争常常是通过牌子竞争来实现的。现在,省政府已明确提出实施名牌战略,搞大企业集团,但如何把企业搞得又大、又好、又稳定?国内外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是“高”、“大”、“名”三者的结合。“高”就是生产上的高技术,由此产生的高生产率和高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在技术上不能形成自我开发能力,经济上不能形成自我积累的机制,完全靠国家的投入去搞大,是不可能的。“名”也是搞大的必要条件,有了名就具有吸引社会资产存量向其集中的凝聚力,也就有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而市场占有率决定着企业规模。“大”同时也是“高”和“名”的条件,大,才有雄厚资本搞高科技,形成规模效益,才有超常的市场占有率,实践证明,现代大名牌几乎都是大规模、高技术的。

为实施名牌战略,江西将在“九五”实施“双百双十”工程。即培植100个江西名牌产品,在此基础上形成10个全国有影响的龙头产品;相应抓好100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优势企业,在此基础上形成10户年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在全国排上名的企业集团。这是一项跨世纪工程,为此,要在全省开展创立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活动;要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提高企业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扩大名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需配套实施“三个辅助工程”和“两大改组计划”,即技改双加工程、新产品开发工程、质量贯标工程,改组大公司、大集团计划,进而实现名牌产品的产业化。

6.增强江西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江西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现代化的高速起步阶段,发展工业必须保护生态环境,注意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找一条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兼顾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为此,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工业生产体系,建立适合国情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选择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的工业发展方式。在工业项目建设中,坚持工业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方针,严格执行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减轻自然灾害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下决心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严格限制污染严重的产业发展。要大力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及其装备,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强江西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标签:;  ;  ;  ;  ;  

江西省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与对策_企业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