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发展观看新经济改革_科学发展观论文

从科学发展观看新经济改革_科学发展观论文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经济改革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发展观论文,新经济论文,视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经济改革观,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的改革观,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而形成——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完善而发展——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而升华。其基本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前后衔接,相互贯通,连成了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经济改革观的演进轨迹。它既是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也是继续深化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认真学习以上三篇重要文献,深入研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经济改革观的形成和发展,系统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新经济改革观的形成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关联。2003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把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探索新发展路子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联系起来,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充分展开。《决定》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决定》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提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也标志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新经济改革观的形成。改革以发展为目的,发展以改革为动力。科学的发展必然要求科学的改革。在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新经济改革观也在其中了。与以往相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的新经济改革观,在保持了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矛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一)注重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改革的基本要求是转变资源配置方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改革,在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向市场配置资源为主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但由于这个转变涉及到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的变革,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困难的转变,还存在很多问题。政府职能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国有大企业改革难度加大,垄断领域的改革相对滞后;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金融体制存在较大缺陷,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社会信用严重缺失,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社会保障制度漏洞较多;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仍然比较严重。这些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深层壁垒严重阻碍了市场化进程。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既坚持了市场取向改革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新阶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市场取向改革向深度广度推进的要求,是新经济改革观的重要内容。

(二)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

从理论上说,改革的过程是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的过程。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较为薄弱的环节开始突破,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外围而核心、由局部到全国逐步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对改革的初步成果,需要进行制度化的升华;面对尚未触动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需要进行体制性攻坚;面对全球化、新科技革命以及中国经济深度市场化的趋势,需要进行制度性创新。基于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并将这一指导原则具体化为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等。其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产权制度,为各种产权主体和各类产权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新的制度安排,为完善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提供了新的路径,是一项重要创新,具有重大意义。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是新经济改革观的又一重要内容。

(三)注重对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统筹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调整。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改革,虽然使绝大多数利益主体在不同程度上受益,但由于一些深层的结构性矛盾及与之依存的利益格局没有完全打破,统筹兼顾不够,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对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均出现了一些新的利益关系的矛盾。这些不协调、不和谐问题,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将这一指导原则具体化为“五个统筹”。这是总结前一阶段改革的经验教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利益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是新经济改革观的重要内容。

(四)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的改革,没有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指导性理念提出,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不仅是对发展问题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改革战略认识的升华,它从一个更高的境界指引体制创新。这种创新不仅着眼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着眼于促进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仅从体制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体制上促进人民群众参与企业、社区和国家的民主建设。这就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体制改革确立了根本性的目标指向,是新经济改革观最为重要的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新经济改革观的形成,指导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改革,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注重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统筹,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与新经济改革观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与继续深化改革紧密结合。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准确地界定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更加集中地概括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上述重要讲话精神,在以后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有关文件中均有阐述。系统论述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将其与继续深化改革有机统一起来,集中体现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通过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分析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深刻把握中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和新矛盾,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并强调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与继续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有机统一,体现了改革的时代特征。它既为解决中国面临的深层矛盾、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新经济改革观的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新经济改革观增添了以下新内容。

(一)强调在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市场取向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不断“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过程。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经过四年的改革,仍有一些属于“更大程度”市场取向改革的攻坚任务。但总体看,“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重心所在。要在市场配置资源基础上,更好地解决各项制度的创新、建设和定型问题;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地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要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金融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规范微观主体行为;要更好地解决宏观调控与市场基础的互动问题。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标志着市场配置资源已进入制度化的新阶段,着重解决“更好”的问题,也就是“完善”的问题。体现了新经济改革观对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由注重“更大程度地发挥”,发展到强调“从制度上更好发挥”。

(二)强调着力于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市场取向改革,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又要弥补市场缺陷进行制度建设。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经过四年的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完善”体制、有效抑制市场行为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一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制度创新;二是解决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的制度创新;三是解决教育、医疗、科学文化、公共服务等领域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矛盾的制度创新;四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制度创新。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这标志着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已进入整体推进阶段,着重解决“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体现了新经济改革观对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的要求,由侧重于某一领域、某一环节的制度建设,发展到着力于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三)强调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

市场取向改革,随着向广度、深度拓展,涉及面广、深层次矛盾多,愈益要求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妥善处理好各种关系。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经过四年的改革,需要妥善协调的关系愈益突出。要更加协调好“破”和“立”的关系,既要破旧,更要创新。要更加协调好发展和改革的关系,改革既要关注即期发展问题的解决,更要着重于中长期发展体制障碍的解决。要更加重视协调好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关系,改革既要打破原有“条条框框”,更要依靠立法工作不失时机地将其成果形成法律法规。要更加重视中央和地方关系的统筹,既要维护中央权威,紧紧把握全局性、战略性改革任务,又要发挥地方和部门的积极性,因地制宜搞好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要更加重视利益的协调,兼顾各方利益,尤其要更多地考虑工人、农民、低收入群体、弱势群体大多数人的利益。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在“五个统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这标志着把统筹兼顾作为推进改革发展的根本方法,着重解决“协调”问题。体现了新经济改革观对统筹兼顾的运用,由注重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发展到强调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各种重大关系。

(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市场取向改革,既要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又要使人民在改革中得到实惠。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经过四年的改革,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虽然取得新成绩,但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人民对需求的满足正由物质的温饱向物质、文化和权利需求的全面满足提升,公正、公平、正义等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诉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人”的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并对“坚持以人为本”作了精辟阐述:“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这标志着把以人为本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价值,着重解决“人”的问题。体现了新经济改革观对以人为本的认识,由指导理念升华为核心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完善,新经济改革观的发展,指导深化改革,在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于统筹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坚持以人为本。

三、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新经济改革观的提升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与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时从近30年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着眼,在充分吸收新时期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改革开放阶段性经验所作的科学总结和深刻阐述基础上,全方位地总结概括出了中国改革开放“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对“十个结合”作了系统阐述。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总结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紧密结合,使“十个结合”融会贯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真谛,揭示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保持国内社会政治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改革发展的保证作用,充实了科学发展观。其中蕴涵的经济改革思想,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进一步提升了新经济改革观,是指导今后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原则。这些重要原则,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四项。

(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市场取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主线。围绕这一目标和主线,党先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原则;“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命题;“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肯定了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和兼容。一方面,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把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同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灵活性,从而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使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虽然这一模式还不够完善,但已经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色和根本优越性。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指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贡献。”并系统阐述了这一体制模式的特点。其经济运行机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与加强完善宏观调控相结合;所有制结构模式,以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结合;分配机制模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结合;经济开放模式,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总结30年中国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得出的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

(二)坚持以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创新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由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而且始终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前行、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者统一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之中。改革带动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条件和环境,提升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对外开放促进改革,为改革提供思路等方面的支持,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推动中国全面修订了法律法规体系,创造了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推进了进出口体制、外汇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制度以及相关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了比较稳定和透明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实现了内外贸分离向内外贸一体化、工贸脱节向工贸结合的转变,促进了外贸主体的多元化;加快了与国民待遇相关的体制机制建设,确保了各类企业在一切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引进了国外战略投资者参与国内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提升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健全了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预警机制,维护了国家经济安全。对外开放推动了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一基本国策作出的重要贡献,并精辟论述了初步形成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开放模式的主要特点: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勇敢参与经济全球化。”“任何时候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开展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坚持趋利避害,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一重要思想,指引我们以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既要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要坚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做法,吸取其他经济转轨国家改革的经验教训,拓展改革思路,减少改革失误,加快改革进程。这是总结30年中国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得出的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的又一重要原则。

(三)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四位一体”改革的协调配套

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基础领域,它的深刻变革,使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的相互制约促进关系日益紧密。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政治、文化、社会的变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各类经济主体活力空前激活的同时,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党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不够协调配套的问题也愈益突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然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配套推进。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这一客观趋势,明确提出:“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相协调”的战略任务,深刻揭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协调的主要内容。强调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根据以上《讲话》精神,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破除骄傲自满、停滞不前的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形成继续深化改革的共识;必须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创新就业制度,改革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社会自律协调机制和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总之,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四位一体”改革的协调配套,是总结30年中国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得出的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的重要原则。

(四)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改革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越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党的最高理想。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与最高理想统一的重要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揭示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与执政理念统一的集中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揭示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强调指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通过改革发展为人民群众造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使改革的过程成为不断为民造福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成为不断保障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的过程,在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是总结30年中国改革开放宝贵经验,得出的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应坚持的极为重要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新经济改革观的提升,指导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以对外开放推动制度创新,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与“四位一体”改革协调配套,坚持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新经济改革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中国改革实践,借鉴国外改革经验,适应新的改革发展要求提出、发展和完善的,贯穿于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坚持改革开放有机统一伟大事业的征程中。它坚持市场取向为目标、制度创新为路径、统筹兼顾为方法、以人为本为核心,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十七大《报告》和胡锦涛总书记“12·18”《讲话》三篇重要文献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党和人民艰辛探索得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党和人民继续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原则,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科学把握、自觉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从科学发展观看新经济改革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