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绘本之钥论文_周芳静

借绘本之钥论文_周芳静

周芳静

浙江省余姚市丈亭镇三江小学 浙江省 余姚市 315400

摘要:绘本,也叫图画书,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具有图文互补、形象丰富、价值多元等特点。它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最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教师应该利用好绘本这一媒介,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家长也应该做到亲子互读,家校合作帮助学生树立起爱书、护书的习惯,让孩子们乘着绘本之风,在阅读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关键词:绘本;阅读;特点;策略

从任教第一年起,我和孩子们之间就有这么一个约定:每天吃完午饭,要在教室里安安静静地看书。所以,每次午休铃声响起,他们都会自觉地拿出自己的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有一次,我走进教室,他们正在认真地看着自己带来的课外书。我看他们有的捧着全是文字而且没有拼音的《成语故事》艰难地读着,有的拿着《小学生作文》,眼神迷离,有的看着《爆笑校园》,时不时发出稚嫩的笑声,还有的在看学校下发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世界》等报刊杂志。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阅读,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孩子们爱看书的习惯,成为一个终身喜欢阅读的人?一次杭州的学习之旅让我豁然开朗,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绘本。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该从绘本抓起。

一、什么是绘本

绘本,也叫图画书,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它通常在二十几页到四十几页之间,每页都是由大量的图和少量的文字组成,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二、绘本的特点

1、图文互补,容易理解

绘本以“图”为主,“图”不是插图,也不是与文字意义脱离的配图,“图”本身是叙事的,它把儿童想象中的事物完整地呈现在其中。绘本中的图创造了一个立体的故事世界,通过画面的连贯性,让图画转换成流动的语言,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视觉影像,可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图文互补,互识互释,是儿童喜欢的一种形式。一本好的绘本,能让一个不识字的孩子仅看画面也能“读”出个大意。

2、形象丰富,贴近儿童

绘本中的主人翁形象丰富,是孩子们熟悉的小动物、小玩具、和自己同龄的伙伴。故事情节是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甚至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例如,《鼠小弟系列》,它与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链接,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引起了孩子们的共鸣,真正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又如《逃家小兔》中的母亲和小兔、《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的萝丝等等,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欢笑。儿童生活、心理、趣味投射到绘本中,令绘本具有浓郁的童趣,焕发出源自童心的天然童趣和童稚美。

三、实施绘本阅读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其中低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是五万字以上。”这不但凸现了阅读的地位和重要性,并指出了实践的方向。而绘本阅读,作为低年级孩子阅读经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开辟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新空间,让孩子们快乐阅读。因此,笔者努力探索符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绘本阅读的有效策略。那么,如何利用好绘本这一读物,真正让孩子阅读中享受快乐,并且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呢?我想应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教师指导层面

1、教师倾情导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松居直先生说:“图画书(即“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因此,在绘本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全身心地投入到绘本故事当中,用自己抑扬顿挫的语调,辅之丰富的表情、眼神,适当运用夸张的语言和动作,将故事读给孩子们听,协助他们了解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帮助他们逐渐成为一位真正的读者。如,在教学《小猪变形记》时,教师可以用较为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模仿小动物们的对话,演绎小猪的所作所为,引发孩子们开怀大笑,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主题。

2、抓住绘本细节,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寄托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绘本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情节不断发展变化,往往很能引发孩子的想象。因此,教师在绘本阅读指导过程中,可以巧借绘本的扉页、封面、环衬以及封底,启发孩子想象、分析、推理,以多角度训练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母鸡萝丝去散步》时,教师可以巧借绘本的封面,让学生聚焦封面细节,猜一猜这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就这样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从封面的人物形象对文本的故事情节进行大致预测,既统领了教学,又发展了孩子从观察出发的推理能力。

又如绘本《逃家小兔》,这是一则以 “如果你变成……,我就变成……”的句式串起来的故事,整个故事充满了想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让孩子参与其中:“如果你是兔妈妈,你会怎么变,让小兔回家呢?”以此扬起孩子们的想象之帆,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去猜测、推理,从而体会到妈妈对孩子那份浓浓的爱,不但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激起了他们阅读的兴趣,使孩子们爱上阅读。

(二)家长和学生层面

绘本和一般的读物不一样,一本好的绘本,它是经过画家、作家和编辑共同商讨研究才能最终完成的,从最初的构思到出炉,需要很长的时间。经典的好的绘本都是出自大师的手绘之作,它不单是一本书,更是一件艺术品。所以,绘本的价格比一般的儿童读物的价格都要高。很多家长都认为,这么薄的书,没有多少文字,孩子几分钟就可以把它翻完,却需要花那么多的钱,很不值,所以许多家长都不愿掏腰包去买。从这一角度出发,我想家长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孩子阅读方面,最好能够提供一定得资金来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愿望。我想只要每个孩子都拥有一本经典的绘本读物,那么在教师的协调下,一个班就会有几十本这样的绘本供孩子们阅读。大家可以定期有序地轮流阅读这几十本绘本读物,这种读书方式被称为“漂书”。

绘本阅读能有效地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利于儿童情感发展,引领儿童快乐成长,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其特点和优势,理性地开展绘本阅读实践,利用好绘本这一媒介,让孩子们学会阅读,爱上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当把握好时机,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让幼儿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论文作者:周芳静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借绘本之钥论文_周芳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