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应用非常的关键,机电技术的管理又是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工作;有效的应用机电技术以及相关的机电设备能够有效地提升煤矿生产工作效率。本文主要针对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煤矿机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目前的发展态势进行阐述;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此来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质量标准化
1我国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和主要发展趋势
在煤矿的生产开采过程中,有效并且科学合理的应用机电设备以及相关的机电技术能够很好地提升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劳动力。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在煤矿行业的不断应用和渗入,我国的煤矿行业在机电技术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目前,煤矿机电技术正向着大容量、大功率、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煤矿机电技术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未来煤矿机电技术将会有以下特点:
(1)通信功能加强,未来更加注重设备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因此,通信功能必然会广泛应用于未来煤矿机电技术。
(2)传感器的数字化、集成化、智能化和多维化,使矿用传感器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准确测量被测信号,并具有自校正、自诊断、状态识别和自我调节等功能。
(3)新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煤矿机电设备当中,例如光纤、红外线、雷达等用于煤矿机电一体化的产品,这些新技术将更加适应于井下环境。
2在我国煤矿机电技术中电力电子相关技术应用和发展
目前,随着我国对于煤炭资源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煤炭产量也需要不断地提升,因此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效率是要有充足的保障的。为了满足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要求,我国的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机电设备向着功率大以及外形大的方向发展,这样的改变就对我国煤矿机电技术中的电子技术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目前我国的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在煤矿生产中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与最初煤矿生产中应用的电子部件相比,目前我国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电子部件在质量上以及性能上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和改进。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的是SCR机电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的是MOSFET,目前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应用的相关电子技术已经是较为成熟的第三代电子技术SIT以及IGBT。第三代煤矿机电技术能够有效地将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大功率机电设备,大电流机电设备有效地进行集成化处理,能够通过相关的处理形成一种智能控制设备功率的电子集成模块。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使用的机电设备最主要的部件就是电动机。目前较为常用的电动机形式为交流型的电动机,在控制电动机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变频器进行相关的控制,在变频器中,主要的元器件在回路以及磁场回路应用中,都采用电子元器件,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变频以及整流的效果。电子元器件的应用能够减少电刷的使用,这样就会进一步的提升电机的容量,有助于机电设备的正常启动。
3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人员水平有限
煤矿机电技术人才的匮乏,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及管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降低了安全生产效率。部分机电管理人员虽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缺少继续学习的渠道,其技能也渐渐满足不了现代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需要。机电技术人员理解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知识方面的能力不强,工作实践当中容易出现机电管理防火与防爆操作不到位的现象,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从而导致机电设备的采购、安装、使用、维修以及保养等过程,都无法保障其质量控制,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
机电技术管理体制不完善,多数工作都是停留在表面,很多管理内容和制度落不到实处,导致设备的故障率增加。在管理中,对煤矿生产任务比较重视,却完全忽视了技术问题,设备的机电技术运行和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督制度,很多开采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进行状态,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对于机电管理技术人员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导致他们在工作中不尽职尽责,对于机电设备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从而导致严重的机电安全事故的发生。
3.3机电技术管理不到位
在机电技术指导工作上不到位,对于机电设备从选型、购置、验收、试验、安装、维护、修理直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也存在问题。设备验收、使用制度执行不严,不合格产品仍能入库和使用。在用设备缺少编号,设备、电缆标志牌不全,帐、卡、物不对应。机电工程项目的工程预算和审核工作存在问题。
3.4煤矿供电系统不稳定
许多煤矿有变电站,但是部分煤矿的供电情况可能不容乐观,时常发生停电现象。导致开采的机电设备因供电因素发生了相应的故障,从而烧毁了设备。因此必须对所属的变电站及相应的输电线进行改造,提高整个的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
4加强煤矿机电质量管理工作
4.1加强机电技术指导工作
认真组织技术答疑和技术配套会;加强系统改造,通过对机电项目和工程进行可行性分析、优化设计方案;加强设备合理选型和优化配置,严格坚持实用、安全、先进、经济的原则,对机电项目和设备进行可行性分析、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对技术要求、技术协议严格审核把关,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沟通,杜绝设计和选型失误,避免影响生产;严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验收关。对到货的设备、竣工的项目和正在施工的项目,详细对照技术协议及合同,严格验收。通过加强过程控制,及时提出设备、机电工程项目和正在施工的项目存在的问题,要求积极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及时反馈。
4.2做好工程预算和审核工作
把挖潜增效落到实处,坚持多措并举,严格做好工程预算审核工作;并且加大资金的投入除了进一步建立出煤矿整体设备的数据库,以便及时掌握和查询相关设备技术状态和使用动态对改善煤矿生产环境、提高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并且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选择信誉口碑较好的企业,货比三家,从源头为企业降低购买成本也是做好企业预算和审核工作的有力举措。
4.3做好设备改造,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对所属变电站进行了防雷接地装置预防性试验,发现并消除接地网隐患,保证了雷雨季节安全供电;对35kV输电线铁塔基础进行了混凝土浇注,对线路下方树木进行了清理;分别对变电站和线路进行了改造;对所有变电站的五防机及远动后台服务器进行了改造,提高了矿井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4加强煤矿矿井的综合自动化建设
提高矿井的综合自动化建设水平,通过自动化系统代替人工控制和人工生产,有效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从而提高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此外,提高综合自动化建设水平,还能够有效地改善矿井的生产环境,从而保证安全生产。使用自动化系统控制各种生产设备,操作简单,可进行远程操作,能够大幅度的实现减员增效,能够对矿井上下的生产安全信息进行集中监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后台管理软件,能够对生产数据进行自动统计、分析、组态画面以及报表统计,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信息的处理速度,还能有效保证其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为矿井的生产建设提供更多真实、有效、客观的参考依据。
5总结
我国的机电技术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给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因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形势具有清晰的认识,特别是要认清加强矿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在新经济形势下,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及发展优势,促进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在煤矿生产机电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分析和创新,质量做到标准化,最大程度上提升我国煤矿生产的工作效率以及生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路鹏飞.小议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1):162-163.
[2]齐建强.试析如何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J].机电工程技术,2016,45(07):183-185.
论文作者:赵龙刚,高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机电论文; 煤矿论文; 技术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设备论文; 我国论文; 矿井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