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外的自力更生教育_国外教育论文

论国外的自力更生教育_国外教育论文

从国外自立教育说开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立论文,开去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记得在多年前美国一个湖边的草坪上,看到一个大约6岁的小姑娘和她的父亲。小姑娘一边跑,一边好奇地看着四周,一不小心跌到了水里……我吓得马上惊叫起来,可她爸爸却说“快站起来”。当小姑娘哭着从河边站起来,我以为爸爸会带着疼爱的语气呵斥孩子的不小心,然而没有,他说:“你刚才做了一个漂亮的空翻动作,真了不起!”说完拉着湿漉漉的小姑娘继续走。

简单的小事让我们看到教育背后价值观的不同。他们认为孩子的知识、能力不是完全通过教育获得,而是孩子从所在的环境吸取经验而得到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孩子的真实情况。教育的目的除了培养孩子具备某种特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社会人。

自立,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为家庭承担责任

丈夫的老板和他夫人都是国际知名的医学专家,年收入在30万澳元以上,家里不仅有佣人;还有司机和管家。我曾经问过他们,这样的家庭条件,为什么还要让孩子牺牲假期自己动手修理游艇呢,找个专职修理工不就可以了吗,既省时又省力。然而他对我说:“这是难得的家庭团聚的机会,我和孩子面对共同的困难与挑战,这会让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自立。”后来我发现,尽管家里有佣人,但是佣人从不过问孩子的起居。孩子起床、穿衣、整理书包、骑单车上学、做作业等一切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完成,而且孩子的单车也由自己保养和修理,只有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时才会向父母求助。

在澳洲,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家庭当中,父母都会根据自己孩子年龄的大小,让他们承担适当的家务,比如取牛奶和报纸,修剪花园里的花草,到洗衣店取送衣物或者修理小电器等等。在澳洲父母的眼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分子,就应该为家人、家庭承担一定责任,要孩子自立,不只是教会孩子某些自立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人格,让他对家庭负起责任,他成人后才会有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才能有所建树。这是我所认识的澳洲家庭在孩子自立问题上的共识。

鼓励孩子在特定情境中学会自立

把孩子放在特定情境当中,鼓励孩子解决特定困难,是为了培养孩子面对陌生难题时的应对能力。定向越野,就是近来在国外非常时髦的运动项目。

这项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成员们要依靠标有方向和若干标注有检查点的地图,借助指南针,自己选择行进路线,依次寻找各个检查点,用最短时间完成比赛者分数最高(分数可以累积,变成积分赛)为优胜。这有些类似我们的藏宝比赛,地图相当于藏宝图,检查点相当于我们的宝藏地点,一般藏匿于比较隐蔽的地方。

这项运动的参与方式有很多种,大多是以家庭形式参与其中。孩子小的时候多是一家同时参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庭参与也逐渐演变成家庭积分赛,即使父母不参赛,也是最好的拉拉队员。

虽然是比赛,但是比赛的名次并不是最被关注的,更多的是体验其中的乐趣。孩子们在逐个克服真实困难的过程中学会自强自立和团结合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的环境和家庭环境不一样,对于孩子来说,那都是陌生的。所以,尽早锻炼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陌生困难的应对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这与国内的情况很不同。在国内,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自立的考量标准还只停留在孩子能够生活自理和自主学习上,只是在技能上有要求,对于孩子自立的品格并不在意。因此,我们的孩子即使在成人以后,遇到陌生的难题时,仍然会觉得茫然,不知道怎样解决。

通过家庭聚会教会孩子如何成长为一个成人

在国外我发现一个非常好的培养孩子自立、促进交流的方法——家庭聚会。

很多家庭每周都要举行固定的交流活动,如果是基督徒家庭,那聚会时间通常为半天。会议比较正式,往往是爸爸作为家庭的核心,主持会议,家庭成员相互交流,分享本周的快乐与痛苦,为困难寻找解决办法。一般孩子还有教父、教母,教父母往往是父母的朋友,通常是由优秀的人士充当,他们能够充当心理教师的角色,与孩子聊天,沟通思想,将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悉尼的圣诞节在夏天,在草坪上或者海边沙滩上,可以看到很多家庭在聚会,有的还在表演节目。

家庭聚会不仅仅能培养孩子自立的品质,也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孩子还没有成年,但如果父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他就会以一个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逐渐变成一个真正的成人。这是一种极佳的心理暗示。

另外,要让孩子了解,什么样的行为是成人才会做的,什么样的行为是成人肯定不会做的;同样一件事情,孩子会怎样处理,成人又会怎样处理。这些经验孩子都可以在家庭聚会的过程中从与父母和教父母的交流中得到,对于终有一天要独立生活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让孩子在台作中体会自立的快乐

在国外,孩子很多时间都花在阅读上。学校教师经常是围绕一个主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自己查阅相关书籍,写出自己的成长笔记。评价的重要标准是你是否提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观点。而且所有的作品不鼓励打印,老师更欣赏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合作是这个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每个小组必须有严格的分工。交作业时,要有答辩,有检查。如果发现抄袭或者不劳而获者,那是犯了最严重的错误,会遭到严格的处罚。

外国孩子的假期多,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参加各种活动。活动的形式多样,有童子军训练、露营、舞台剧表演等等,但是多数都是以小组为核心,设计一个困难情境,引导孩子发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并最终将其解决。

我曾在澳洲参加过一个河流检测小组。在父母们的支持下,孩子们每周都要对流经社区的一条河流,在同一地点通过各种化学方法进行检测,并记录下各种数据。孩子在考察的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为什么要做,目标是什么,怎么做,考察什么内容,潜在的受益者是谁,如何寻求他人的帮助,预期成果是什么等等。孩子们把自己想到的各种问题全部记录下来,再各自分工。父母也可以参加他们的讨论,但绝对不是指导,只是一个普通的建议者,即使孩子的想法比较幼稚,父母也会鼓励孩子去尝试、体验。

检测需要化学药品,没有钱怎么办?有的孩子开始在家庭打工,预支薪水。有的开始写策划、拉赞助。他们找了社区中的各种团体寻求帮助,甚至自己制作一些物品,上门去推销……辛苦一个月下来,挣的钱还是不够买仪器设备的,孩子们就想到了社会募捐。周末,在社区的绿地上,孩子们开始大胆地向周围人讲述自己监测河流的目标,并号召社区居民为了美好的未来,举善心之手,购买他们的产品。有的孩子还在旁边演示如果河流遭到污染会是什么结果:在一小杯水中,不断加入可可粉、草莓酱等调料代替污染物,居民们会看到污染后的河水是什么样子。另外他们还自己设计了一个特别的大广告,上边不仅写上了巨大的“SOS”,而且贴上了他们拍摄的河流照片,还联合了社区中的老人签名,来证明河流曾经的清澈。为了吸引居民来观看,还邀请同学在旁边伴奏唱歌,有的同学脸上还画上了油彩,手上拿上了道具……

一年下来,小组从一开始的五六个人,发展到20多人,居然还请来了一个棒球明星做他们的代言人,还多次举办了扮演河流女皇的聚会。孩子和父母把自己装饰成河流女皇及其后代,展现在这条河流上不同时代的生活状态。聚会上还有此次项目的成绩展览、摄影图片、调查问卷、统计数据、阶段性调查结果等。

在国外自立教育不是停留在洗碗筷、袜子等简单的劳动上,更重要的是思想、精神上的独立。一个自立的人,首先必须头脑清醒,善于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同时也要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澳洲的父母很鼓励孩子去做一些国内父母看来“毫无意义的事”,他们很尊重孩子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孩子像对待自己的事业一样对待自己手中的事情,父母的态度也很郑重,这对于孩子是极大的尊重和鼓励。父母们相信孩子会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里体会到做其他事情体验不到的成就感,这种快乐会让孩子对于与人合作、独立有更深刻的认识。

用亲情包容孩子的脆弱

澳洲的多数家庭中,家里的显要位置上都会摆放家庭成员的照片。家庭成员每一个阶段最辉煌的时刻,在这里都能找到印记,就好像我们国内学校里的光荣角,让孩子随时可以回忆起自己的幸福时光,感受家庭中浓浓的亲情。

我的朋友Tom一家,是典型的澳洲土著。有一次孩子在橄榄球比赛中失利了,垂头丧气地走到场地旁边的父母身边,妈妈爸爸马上拥抱自己的孩子,“我为你在场上的表现自豪,你很勇敢,拼抢非常积极,你敢去撞比你高一头的人……”

像河流检测小组的同学们,没有资金令他们苦恼不堪,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在父母的提醒和帮助下,孩子们开始寻找潜在的受益群体。为了说服他们该准备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如何吸引他们的眼球,如何在短短的1分钟内学会介绍这个项目等等问题,都需要孩子们解决。这时父母会扮演工厂的老板、社区的居民,亲身演示给孩子们看,同时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正式而隆重地把孩子介绍给周围的朋友,帮忙孩子开阔视野,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要求他自主完成。

这样的例子在澳洲的家庭里每天都会发生,自立教育不是简单的看到孩子摔倒了不扶起来,更多地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中。父母爱不离嘴,经常拥抱孩子,特别是在孩子失落或者失败的时候,往往是全家上阵,用家人的包容和爱来化解孩子的挫败感,然后共同寻找解决困难的方式。

国外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与国内有很大不同,这决定了中外教育方式上有很大差异,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是我们需要改善,也可以改善的。培养孩子自立,不但要教给孩子独立生活的技能,还要教给孩子正确的自立观念,要教会他如何与人相处,面对独自一人无法解决的困难的时候,如何与人分工协作,并最终达到目标。

标签:;  

论国外的自力更生教育_国外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