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由贸易区论文,保税区论文,作用论文,功能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作用
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设立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繁荣地方经济、扩大就业。在此,让我们先看看美国对外贸易区和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和作用。
(一)美国对外贸易区
二战后美国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短时间内跃居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但对外贸易区的发展缓慢,从30年代至70年代初仅设立了10个。越战后,美国在全球经济基础中的地位开始下降,1971年开始出现外贸逆差,1978年外贸逆差达到284亿美元。 与此同时,美元贬值,失业人数增加。在此情况下,为了刺激对外贸易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各州纷纷设立对外贸易区。到1980年增加为77个,到1994年底,全美对外贸易区已达199个,贸易分区285个,总数为484个(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第374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美国1934年的《对外贸易区法》规定:对外贸易区的主要功能是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和仓储。1950年以后,美国经济日益繁荣,市场需求剧增,为了给外国商品进入美国提供方便,各对外贸易区开始允许进行商品展销和加工制造。1980年后,各对外贸易区进一步允许用美国零部件与外国材料装配为成品进入美国市场。美国各对外贸易区的功能是因地制宜的,例如:纽约对外贸易区由于背靠美国国内辽阔的市场腹地,附近没有合适的转口国等原因,主要从事进口贸易和进口加工业务;迈阿密对外贸易区由于位于佛罗里达半岛的最南端,最佳贸易服务成本半径内有多达30个国家等原因,主要从事转口贸易和为转口贸易配套的其他业务,货物转口量达65%以上(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40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据美国对外贸易区委员会1993年统计,在103个综合性对外贸易区中,有23 个完全从事进口贸易和进口加工业务,4 个完全从事出口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务(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40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美国已有80%的制造商利用对外贸易区开展出口加工业务(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75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通过对外贸易区的货物大量增加,1970年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值仅为1亿美元,1983年增加到70亿美元,1993年已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74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至1994年底,对外贸易区创造就业机会28万多个(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第378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二)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
科隆市靠近巴拿马最大的港口克里斯托帕尔港,科隆又位于国际主要航线巴拿马运河的咽喉,所以,科隆自由贸易区既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最佳通道,又是北美与中南美洲的连接要点,属于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东西南北货物集散中心。该区为东方产品架起了一座通往拉美各国市场的桥梁。
巴拿马科隆自由贸易区作为世界航运中转枢纽,货物流转量巨大,因而该区把转口贸易定为主要功能,吸引各国货物在科隆自由贸易区集散。货物在科隆自由贸易区的大进大出带动了资金在自由贸易区的大量流动,目前设在该区的外资银行及分支机构已达40多家(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40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
科隆自由贸易区客户所批发转口的纺织品、手表、电器和首饰等商品大多来自亚洲地区,客户老板多数也是亚洲人,而采购客户则主要来自中南美地区,这些客商不必远涉重洋赴亚洲采购,只需来到科隆自由贸易区,即可对东方产品进行浏览、比较,作出采购决策,从而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目前, 利用该区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的企业已达1600多家,其中400 多家是世界各地在自由贸易区开设的分公司(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93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这些企业与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其中亚洲占其贸易总额的50%,美国占30%,欧洲占10%(注:李力主编:《世界自由贸易区研究》, 第357页,改革出版社1996年版。)。该区已成为当今世界转口贸易主要的货物集散地之一,为沟通东西方商业交流,活跃拉美地区经济以及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均发挥了引人注目的作用。
二、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
在我国,保税区是一个层次最高的特殊的对外经济开放区域,是推行改革开放战略的超前试验基地。作为利用国际资源的新渠道,参与国际竞争的桥头堡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交汇点,全国15个保税区自成立以来,经过艰苦创业,在完善区内基础设施和保税区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引进了大量的国外资金、技术,将国际市场引进国门,同时为国内企业“造船出海”开拓了国际市场,保税区的进出口贸易、转口贸易、出口加工、仓储、运输、金融、信息等贸易、生产和服务功能在大部分保税区正在形成。保税区发挥特定的功能和特殊的政策双重优势,对各地的改革开放事业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1996年全国保税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1 ‰,进口总额约占1.28%,出口总额约占2.25%(注:陈漓高等:《中国的保税区:发展与改革》,《国际经济合作》1999年第2期。)。 在此,我们以天津港保税区为例,来看看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
天津港保税区作为中国首批设立的保税区之一,也作为华北、西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经过七年发展,确立了保税区是国际物流运作区的功能定位,并逐步形成了三大功能体系:以保税仓储为基础,以物流为中心,形成了货物的集散、分拨、配送体系;以展示、展销为依托,形成了以展带贸、展贸结合的市场交易体系;以贸易、加工相结合,形成了工贸一体的进出口加工体系。目前,天津港保税区三大功能骨架形成,羽翼渐丰,是中国北方政策优惠、功能齐备、最具活力的开放区域。
几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区域的长远发展不能只靠政策优势,而要靠区域功能的不断开拓和完善。循着这一思路,天津港保税区开展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
1.1994年,天津港保税区充分依靠中国北方大港开展国际物流分拨最优异的区位条件,提出港区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在全国保税区中率先建立国际货物分拨中心。进口货物经过这个分拨中心,可以直接由港口上岸进入保税区,变二次报关为一次报关,实现了国际货物的直提直放。1995年底又开通了全国保税区中唯一能通往华北、西北、西南地区及欧亚大陆桥的区内铁路专用线和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班列,为用户提供门到门多式联运服务。这一功能的不断增强使天津港保税区物流运作不断深化,物流量增势旺盛,进出区的货物总值由建区时的1.6 亿美元猛增至1997年的40多亿美元。1998年保税区通关出口额达4.7亿美元, 占天津市出口额的13%,占滨海新区的26.6%。目前,通过保税区的物流,已达180多个国家。特别是中散、天远等大型海运公司落户到保税区,强化了保税区的物流集散功能,在CBW、华铁隆、津泰、 铁宇一批老骨干物流企业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天保名门、北方五洋公司等新的物流企业群体。为促进物流,天津港保税区不仅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直接对外贸易,而且强调发展转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过境贸易额从发展初期的年3500万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5900万美元,每年以20%的速度逐年递增。
保税区的物流运作形态也从传统仓储向现代物流集散、分拨、配送中心方向发展,为把天津港保税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充分利用保税区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开展了国际商品的展示、展销,从而将国际贸易由远期交易变为了现货贸易,提高了贸易效率,完善了国际贸易环境。1994年设立的国际商品展示中心,是我国15个保税区中规模最大的国际性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占地1万平方米。 几千类国内外的商品在这里进行现场展销,客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看样订货,当场办理进出口手续。由该中心承办的天津港保税区国际商品综合交易市场的交易额1996年为4.3亿元,1997年增加到22.6亿元。1998 年初开业的东兴国际汽车市场,使中国北方具备了最方便快捷的进口汽车交易运转体系。汽车市场开业不到一年,交易额已达1.4亿元人民币, 世界著名品牌丰田、尼桑、福特、别克、奔驰、克莱斯勒均有现货交易。除此之外,保税区还组建了通用机械、农资等专业市场。
3.以吸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项目为重点,不断加大临港加工功能开发力度。在保税区进行加工业务不仅可以享受有关免税的优惠政策,还可利用靠近港口的区位优势降低运输费用,使最低成本获取最高效益成为可能。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大中型加工企业在保税区落户,投资总额近2亿美元, 如内田电子(天津)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生产用于遥控器高频头线圈的公司,每日可生产线圈80万个。外商企业德达捷能公司,具备了年生产镍氢电池4800万颗的生产能力,产值达2760万美元,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石油界的金字塔美国加德士的润滑油调配厂、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商美国卡特彼勒的履带制造厂也将投入大规模的生产。保税区最早设立的出口加工企业——香港维信工贸有限公司,1992年投资150万美元从事羊绒加工,此后每年赚回一个厂, 已发展为一个拥有4个子公司、10多个羊绒生产基地的企业集团。
保税区还在总体配套环境方面为加工业发展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使区域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加工功能明显增强。几年来,正是一系列的功能开发,使保税区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在不足5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外资企业已达3000多家,投资额近30亿美元。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美国加德士、卡特彼勒,日本的伊藤忠、丸红、三菱,韩国大宇等纷纷在保税区投资开业。与此同时,保税区还将自身的开放优势延伸到华北、西北及京津两市,发挥了拉近国际市场、辐射北方腹地的独特作用,使保税区成为中西部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窗口和基地,西藏、青海、内蒙、新疆、宁夏、甘肃等西北、华北、东北、东南及北京各大部委在保税区设立的外贸基地已有300余个。1997 年这些地区和部门进出保税区货值达3亿美元,1998年上半年增至11.8亿美元, 占整个保税区进出区总量的58%,目前,保税区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已成为天津市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三、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异同
保税区并非我国独创,相反,“保税区是我国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如保税仓储和出口加工区等管理模式优点,并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经济开放区域。我国建设和发展保税区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改善我国的投资、建设的软环境,特别是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保税区真正成为开放型经济的新的生长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注:摘自李岚清副总理在1994年全国保税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因此,对我国保税区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对保税区进行科学的定性定位。现就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的异同点进行比较。
(一)共同点
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均选择港区或港区附近划出的区域;
2.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设置隔离设施;
3.不允许区内住有居民,进口货物在区内限于生产消费,而不允许用于生活消费;
4.在货物监管上都存在“二线”问题。即无论是世界自由贸易区还是我国保税区,与国内其它区域的货物往来都按国家进出口政策进行办理;
5.旨在吸纳企业、搞活物流、繁荣贸易、发展经济的鼓励措施要比本国或本地区其他地方更为优惠。
(二)不同点
世界自由贸易区与我国保税区存在以下不同:
1.功能上不同。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设定是根据区位条件和进出口贸易的流量而确定的,并且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和发展。其主要类型有:(1)转口集散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事货物转口及分拨、货物储存、商业性加工等。最突出的是巴拿马的科隆自由贸易区。(2)贸工结合、以贸为主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以从事进出口贸易为主,兼搞一些简单的加工和装配制造。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普遍。(3)出口加工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从事加工为主,以转口贸易、国际贸易、仓储运输服务为辅。在亚洲地区较为普遍。(4)保税仓储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以保税为主, 免除外国货物进出口手续,较长时间处于保税状态。(5)商业零售型。 这类自由贸易区内专门划出一定区域,以从事商业零售业为主。(6 )自由边境区型。这类自由贸易区主要是在国与国之间的边境附近开辟或设立的,区内使用的机器、设备、原料和消费品可以免税或减税进口,只有少数用于再出口。仅见于美洲少数国家。
我国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试图涵盖自由贸易区的全部功能,即以发展出口加工、转口贸易、保税仓储和商品展示为主要功能。
2.海关监管方式不同。自由贸易区是“境内关外”的特殊区域,区内普遍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监管模式,区内有较大的贸易自由度。我国保税区是“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区内基本上是一线、二线同时管理,因而往往存在报关与报备同时出现的问题。
3.管理体制上的不同。世界自由贸易区多由设置国政府直接管理,区内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力,因而具有较高的权威。我国保税区则由所在地方政府管理,保税区管委会作为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地方政府管理保税区的行政事务。管理的权威性较差,以致常常出现“条条”与“块块”之间在管理政策方面的摩擦,而“块块”只能让位于“条条”。
4.自由贸易区内的公司或企业当然拥有外贸经营权,而我国的保税区内企业则不能当然拥有,需经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
5.有的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可以零售,而保税区的进口货物不能零售。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保税区具有世界自由贸易区的许多特点和功能,但又与世界自由贸易区在政策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尚未完全实现世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及政策定位。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保税区的功能和作用,更好地建设和发展我国保税区,我们也应向国际惯例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