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

张平[1]2001年在《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是探讨长江口海区表层营养盐结构的水平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的规律,阐述了营养盐结构变化与浮游植物总量的相互作用,初步揭示了营养盐限制因子出现的成因和规律。 根据长江口1999年5月、1998年11月、2000年11月、1985年8月到1986年8月的海洋调查数据,分析长江口海区营养盐硅、磷、氮分布规律以及营养盐结构的分布变化特点,认为:长江口海区的长江冲淡水、台湾暖流、苏北沿岸流、黄海沿岸流的物理混合对营养盐、营养盐结构的分布状态起了关键作用;同时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情况对其分布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另外,在河水与海水混合过程中,营养盐类型不同造成各自移出行为的差异对营养盐、营养盐结构分布状态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借助于浮游植物化学计量学和营养盐吸收动力学,运用统计学工具对长江口调查海区表层的营养盐结构和营养盐限制因子的出现率作了初步探讨。长江输入的大量营养物质维持了长江口海区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使这一海域总体上属于高营养高生产力的海区,但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长江口海区的营养盐也会对浮游植物总量产生限制作用,例如:丰水期,浮游植物爆发性增长使得局部营养盐成为限制因子的出现频率非常高;枯水期,长江冲淡水范围的缩小,调查海区内某些水域呈现营养盐限制。正是由于长江径流与浮游植物的相互作用,使得营养盐限制出现率的周期与长江径流的变化周期并不一致,其波动频率明显快于径流与浮游植物量波动的频率。 化学计量学统计结果表明:八十年代中期,长江口海区表层可能构成对浮游植物生长限制的营养元素,以硅限制的出现率最高,其次是磷,再次是氮。这与通常认为长江口海区的主要限制因子为磷的观点不一致,可能是调查范围与调查周期的不同造成了这种差别。九十年代末的调查中,显示磷是主要的潜在限制因子。九十年代所做调查中浮游植物量的峰值远远超过八十年代同期所得到的数据。

陈慧敏, 孙承兴, 仵彦卿[2]2011年在《近23a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根据1984~2006年的调查资料,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溶解态无机氮(DIN)与磷酸盐(PO4-P)浓度及其比值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23 a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中的DIN与磷酸盐浓度呈现增长趋势,氮磷比(N/P)呈现降低趋势。长江口的DIN、PO4-P、N/P变化范围分别为2.13~140.0μmol/L,0.0211~1.6955μmol/L和51.24~580.56,其邻近海域变化范围分别为1.94~95.69μmol/L,0.0226~1.3806μmol/L和64.38~339.73。长江口目前营养盐限制因子仍是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可能与输沙量的减少和流域农田化肥使用结构变化有关。

李磊, 沈新强[3]2010年在《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分析》文中提出2009年春季(5月)和夏季(8月)分别对长江口海水中的营养盐(DIN、SiO32--Si、PO43--P)进行调查,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其影响机理,并对富营养化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春、夏季表、底层DIN、SiO32--Si的平面分布有从近岸向离岸逐渐降低的特点,而PO43--P则表现出一种缓冲现象;各营养盐在表、底层的质量浓度春季均小于夏季,且DIN的主要存在形式均为NO3-_N;DIN、SiO32--Si主要来源于径流输入,PO43--P则有多种来源。春、夏季表、底层SiO32--Si/PO43--P、DIN/PO43--P均远大于Redfield值,具有营养盐比例不平衡的特征,且DIN/PO43--P、SiO32--Si/DIN、SiO32--Si/PO43--P在长江口海域的分布不均匀;从浮游植物吸收DIN/PO43--P的配比分析,PO43--P是春、夏季长江口海域潜在性营养限制因子;春、夏季E值均远大于富营养化阀值,该海域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王奎[4]2014年在《长江口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关系及其对营养状态的指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口及邻近海区是世界上典型的高生产力陆架边缘海之一,营养盐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研究长江口不同梯度下营养盐对初级生产支持限制和初级生产过程对营养盐浓度及结构的影响,水体生态系统营养方式和状态变化,是认识河口营养盐和碳收支平衡,评估有机碳生产和输出效率,预测河口生态效应趋势的关键途径。本文利用长江口海区四个季节数据,讨论了硝酸盐(NO3-)、磷酸盐(PO43-)、硅酸盐(Si032-)等营养盐在盐度梯度下的分布行为;据营养盐绝对浓度和Redfield比值,划分了营养盐绝对限制和潜在相对限制区域;通过现场培养模拟实验研究了咸淡水混合、表底层水混合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情况及其对营养盐结构的影响;基于叁端元混合模型,估算了初级生产者对营养盐的利用和真光层内净初级生产力(NEP);利用夏季连续站全水柱昼夜O2变化,经海气界面O2通量校正,获得近岸、锋面、外海叁站NEP;通过LOICZ水盐和营养盐平衡模型对长江口四季和31°N断面5年NEP进行计算,评估了水体生态系统的营养状态变化。主要获得以下五点认识:1.营养盐随盐度增加而降低,四季总体呈保守混合分布。局部受初级生产等影响产生盐度梯度上的偏移。夏季在锋面海区,NO3-、 PO43-、和SiO32-均被不同程度的吸收。2.四季近岸一般呈现P潜在相对限制,而夏季在锋面区硅藻大量生长区域常出现Si和P的潜在相对限制。3.淡水比例越高,指数生长期内生长速率越高;藻华可导致DIN/P比升高,Si/DIN比降低,改变海水营养结构。4.基于DIN, P, Si相对保守混合的偏移,夏季净群落生产力(NEP)表明真光层内呈明显自养状态。而夏季310N断面近岸、锋面、外海全水柱内负值NEP表明水体生态系统为异养方式。5.长江口四季和31°N断面5年的NEP显示长江口水体整体呈异养方式,夏季最强冬季最弱。310N断面NEP年际变化反映了长江口海区水体生态系统异养程度逐年加剧。研究表明,营养盐支持初级生产并存在不同的限制作用,而在河口梯度下初级生产过程利用营养盐程度不同,且导致水体营养结构改变。营养盐的吸收和模型中的收支差异表明长江口海区真光层内为自养方式,而整个水体生态系统呈异养状态且逐年增强。这对研究长江口生态效应和评估其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宋书群[5]2006年在《长江口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于2004年8月~2006年11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了10次水文、化学和生物综合外业调查。在30? 30′~32? 00′N、123? 20′E以西的调查区内共布设了39个大面站位,于各站位按标准水层采集叶绿素a样品及浮游植物、盐度和营养盐水样,并现场测定了各水层的温度。根据10个航次所获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环境因子数据,本文报道了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分布与粒级组成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和物理过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调查水域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夏、秋两季浮游植物生物量水平介于两者之间,夏季略高。浮游植物生长率以及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率与生物量具有相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的低温、弱光和低硅酸盐含量限制了浮游植物生长,使浮游植物生物量呈现低水平。口门内浮游植物生物量较低,口门外浮游植物生物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模式:夏季,叶绿素a在口门外形成南北2个高值区;秋季,表层叶绿素a浓度年际差异较大,高值区位置也有很大变动;冬季,叶绿素a高值区向口门收缩,在122.25? E以东水域叶绿素a浓度均较低;春季,叶绿素a高值区位于122.5? E以东,2个航次均观测到水华的爆发。表层浮游植物生物量高值分布与盐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叶绿素a高值夏、冬季出现在盐度10~20水域,秋、春季出现在25~30水域,高盐区域浮游植物生物量较低。硝酸盐和硅酸盐对高盐区浮游植物的生长影响较大,但对冲淡水区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分布的影响较小;春季,浮游植物生长对磷酸盐的消耗较大。水华区呈现低盐高温的特征,浮游植物生长消耗掉大量营养盐。长江口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特别在春、夏季,主要集中水体上层,秋、冬季浮游植物在底层或近底层也能形成较高的生物量。在水体垂直混合均匀的东北部水域叶绿素a浓度随深度增加变化不大,在冲淡水覆盖的水域叶绿素a浓度在表层形成峰值;冬季,冲淡水区叶绿素a在次表层和近底层形成2个高值,而垂向混合区叶绿素a在近底层形成峰值。光照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垂向分布有显着影响,盐度跃层的存在使叶绿素a表现出显着的层化特征。冲淡水断面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剖面显示,叶绿素a高值区位于20 m以浅水层,高值区距口门距离有季节变动,大多出现在调查区中部,这与长江冲淡水的扩展方向和影响范围有关;黄海沿岸流在秋、冬季能显着影响调查区东北部的浮游植物生物量;黄海沿岸流和台湾暖流与冲淡水的交汇,造成了水体的层化,使浮游植物多聚集于表层水体。水体表层微型、微微型浮游植物生物量要高于小型浮游植物,其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在夏、秋、冬和春季分别为55.8%、83.3%、68.0%和84.6%。夏季,2种粒级浮游植物在口门外形成南北2个高值区,小粒径叶绿素a高值区位置偏西;秋季,小粒径叶绿素a在调查区东南部形成明显的高值区,在近口门处存在南北2个次高值区,大粒径叶绿素a在调查区东北出现高值,近口门处2个次高值区向南北两侧偏移;冬季,2种粒级叶绿素a的分布基本一致,高值区都出现在口门附近,垂向分布也较为一致;春季,2种粒径的叶绿素a高值区位置基本一致,都位于调查区东部122.5~123.0? E之间,垂向差异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春季和冬季年际变化不明显,但在夏季和秋季有明显的年际变动;整体上看2005年夏季、秋季和冬季(2006年2月)的浮游植物生物量均显着低于其它年份同期水平。本论文报道夏季叶绿素a平均浓度与历史资料相比差别较小,但冬、春季叶绿素a平均浓度高于历史水平,可能与调查月份的不同有关;叶绿素a浓度沿冲淡水方向呈现“低-高-低”的特征,且季节模式与历史资料相符,但高值区位置较历史记录西移。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唐峰华, 沈新强[6]2013年在《叁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文中认为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叁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张莹莹[7]2007年在《长江口淡—咸水混合过程对营养盐在悬浮物—水之间分配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陆—海交汇处河口混合区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河口中盐度、悬浮泥沙浓度等因素的时空变化频繁,并通过吸附及解吸等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营养元素在颗粒固相和液相之间的相态分配。当进入河口与近海的陆源生物要素的赋存形式、数量与季节发生改变时会导致相应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变化。中国河流普遍具有水浅、多沙和径流量大的显着特征,因此,研究中国河口区元素固—液相态变化过程具有区域特殊性意义。而长江河口区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可作为研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天然实验室。本论文即针对取自长江口的样品,系统地研究了pH,悬浮颗粒物浓度、盐度、温度、体系中营养盐的总量和溶氧等重要环境因素对营养元素固—液相态变化的影响。基于现场调查和实验室中的模拟,认识如下:1.长江淡水端元中营养盐(溶解无机氮和无机磷)呈指数增长,与此相反,同期活性硅酸盐的浓度呈指数降低了一半左右。随着长江中氮和磷浓度持续增大而硅浓度持续降低,其结果是长江水中营养盐组成(即N:Si:P比值)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N:P比值波动较大,但其总趋势是逐渐增大,1965—1975年长江水中N:P比值约为60,而到了1985年后N:P比值陡升至125,且随后基本围绕此值上下波动。与此同期,Si:N比值则从20世纪60年代的15以上呈指数降低至现在接近于1。2.随着长江水中营养盐的巨大变化,长江口中营养盐的浓度和比例也发生了显着改变。虽然长江口无机磷浓度年平均值变化不大,但长江口无机氮浓度年平均值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初增大了1倍;而同期活性硅酸盐浓度年平均值则降低为以前的1/3。至于长江口营养盐比值,其长期变化趋势与长江水中营养盐比值的变化相似,但变化幅度略小。长江口N:P比值60年代约为20,接近于Redfield比值(即N:P=16),2002年已增大到35,约为Redfield比值的2倍;Si:N比值从远大于Redfield比值(即Si:N=1)的3.9降低至2002年略小于Redfield比值的0.8,表明Si将有可能成为长江口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3.营养盐的分布特点是从口门向外海逐渐递减。长江冲淡水终年存在向长江口东北部输送营养盐的趋势。夏季,高营养盐水舌向东北方向延伸,与冲淡水分布趋势相似;冬季,径流量减少,冲淡水沿岸南下,高营养盐水舌也随之向东南延伸,同时高浓度营养盐的分布范围也向河口方向退缩。4.模拟实验研究显示:磷酸盐吸附量随悬浮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尽管水体中颗粒物浓度升高后,单位质量颗粒物上磷酸盐的吸附量降低,但是绝对吸附量仍然增加,也就是说,当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浓度较高,悬浮颗粒物对磷酸盐处于吸附状态时,水相中磷酸盐浓度随悬浮物浓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体系中SPM对磷酸盐的吸附百分率逐渐降低。无机磷固一液分配程度随着盐度的增加,逐渐增强。SPM对磷酸盐的吸附为吸热反应。SPM对无机P的吸附随溶液中有机质的增加而增大,随溶液中D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磷酸盐在长江口水体固一液相之间的分配过程不可逆。5.在实验的pH范围内,悬浮颗粒物对NH_4~+-N的吸附百分率E(%)随着体系pH值的增加而增大,呈“S”形曲线。水体pH、悬浮颗粒物浓度和溶氧的增大总是促进着NH_4~+-N吸附百分率的增加,而盐度、温度和体系中NH_4~+-N量的增大则使吸附百分率规律性地减小。盐水解吸实验和相同条件下的吸附实验表明,NH_4~+-N在长江口水体固—液相之间的分配过程是不可逆的。温度的实验表明,悬浮颗粒物对NH_4~+-N的吸附可能是一个放热反应过程。6.悬浮颗粒物中SiP_3~(2-)的解吸量随盐度的升高而增加;悬浮颗粒物对NO_3~-最大解吸量出现在S=15附近。在极值以前,解吸量随盐度增大而增大;在极值以后则相反。悬浮颗粒物中NO_3~-的解吸在pH实验的范围内(5—9)基本保持不变;而悬浮颗粒物中SiO_3~(2-)的解吸则随着pH值的增大逐渐增加,趋势与盐度对其解吸影响一致。体系DO的变化对颗粒物中SiO_3~(2-)的解吸基本没有影响,随着体系DO的升高,悬浮颗粒物中NO_3~-的解吸量有增大的趋势。7.本文基于模拟实验研究的模式分析以及对长江口几种营养盐的历史观测资料都表明,溶解态SiO_3~(2-)与NO_3~-~现出显见的混合保守性,PO_4~(3-)在底层呈现出混合保守性,在表层低盐度表现为一定的溶出,NH_4~+-N在表层低盐度下呈现出溶出,高盐度表现为溶入行为,在底层的低盐度表现为部分的保守行为,高盐度区域也表现为溶入行为。通过比较模式分析结果与现场观测资料,可以认为,综合考虑悬浮泥沙浓度、盐度和水体pH等其他环境因子协同变化对营养盐溶解态浓度在长江口混合区——特别是在盐度小于20的高浊度区——模拟实验的结果更能反映出现场的真实情况。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唐峰华, 沈新强[8]2014年在《叁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盐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2004—2009年春季(5月)、夏季(8月)对长江口的监测调查,比较分析了叁峡工程蓄水后该海域硅酸盐(DSi)、无机氮(DIN)、无机磷(DIP)浓度变化趋势,营养盐结构变化状况及其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DSi、DIN的浓度分别呈现出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DSi在6年间下降了约63.37%,DIN增加了约3倍多,DIP的浓度则呈微弱波动.蓄水后营养盐结构N∶P值呈上升的趋势,而Si∶P值和Si∶N值则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化学计量营养盐限制的标准,营养盐结构趋于不平衡,调查水域浮游植物生长限制因子为P,营养盐结构的变化已经导致大型硅藻的减少和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的变化,并可能引起长江口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

王伟伟[9]2011年在《长江口潮滩营养动态与稳定同位素指示研究》文中提出滨岸潮滩是地球表面圈层物质循环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其初级生产力与工业化农业相媲美,对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吸收、吸附、截留及其它过程延缓污染物向河口水体的释放,起到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反之,河口富营养化及与潮滩物质的交换,加速了潮滩的富营养化,使潮滩由营养物质的“汇”转变为“源”,进而潮滩生境与生态功能发生转变。因此,滨海潮滩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稳定同位素等生态指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调查以及沿岸潮滩系统(包括崇明东滩、横沙东滩、奉贤边滩等)的季节采样基础之上,对潮滩植物吸收库、沉积物营养累积库以及间隙水与河口营养交换等多个湿地过程营养动态及其对河口富营养化的响应进行研究,并利用潮滩系统中植物、沉积物碳、氮含量以及稳定同位素的变化以及其在河口环境差异较大的潮滩崇明东滩与奉贤边滩两个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来探讨潮滩系统中营养物质循环及潮滩营养动态指标。结果如下:1.长江口潮滩植被是河口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氮储存库之一。互花米草、芦苇、海叁棱藨草的碳、氮年净生产力分别达到17.44×104、4428.73t(这一统计结果偏低),其中这叁种植物年净氮生产力分别是35.45、30.19和9.18g N·m-2·yr-1且叁种植物均是地上生产力大于地下生产力,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收割等方式移除地上组织有利于大气与潮滩生态系统中碳、氮的移除,对河口富营养化环境产生积极净化功能。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比是潮滩环境变化的重要生态指标,海叁棱藨草地下/地上生物量比大于其它潮滩植物、奉贤边滩的比值比其它两个潮滩高,表明地下生物量增加不仅是植物适应潮滩不稳定环境的生存策略与重要的能量、物质物质循环库,还是潮滩沉积物非生物环境的调控因子,其生态功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2.潮滩沉积物是河口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源与氮汇。有机碳、氮的沉积速率分别是45-86g C·m-2·yr-1、4.74-6.17 g N·m-2·yr-1,除了海叁棱藨草净地下碳生产力主要在土壤中沉积,芦苇、互花米草输出74%-82%地下净碳生产力;氮的沉积速率大于地下净生产力,海叁棱藨带和互花米草带氮沉积有45%-55%来自外源氮的输入。叁个潮滩沉积物TOC与TN间呈明显的线性关系,但奉贤边滩斜率与其它两个潮滩差异明显,即C/N差异明显,表明河口富营养化环境与沿岸排污对奉贤边滩影响显着。植物生长特别是互花米草入侵增加碳、氮沉积,对氮的截留作用超过了对碳的沉积。3.潮滩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扩散通量计算结果表明沉积物对(NO3-+NO2-)N吸收量(-24.17μmol·m-2·h-1])大于NH4+-N的释放量(13.81μol·m-2·h-1),起到净化功能;SiO32--Si、NH4+-N、PO43--P由沉积物向水体输出有利于调节河口水体中营养盐结构,特别是有利于缓解夏季河口硅限制。NH4+-N是间隙水中主要氮盐,其浓度比(NO3-+NO2-)-N (0.38-36.13μmol·L-1高1-2个数量级,受潮滩植物影响明显,如崇明东滩大型维管束植被带(互花米草与芦苇)中的NH4+-N浓度比光滩与海叁棱藨草带低一个数量级以上,且春、夏季植物生物量与间隙水营养盐呈明显的线性关系。潮滩营养盐与河口海水水质有着密切相关性,特别是奉贤边滩受杭州湾的严重富营养化影响,其潮滩营养盐浓度与通量高于崇明东滩与横沙东滩。植物生长对潮滩沉积物间隙水营养盐分布的影响:1)直接吸收,降低营养盐浓度;2)植物的存在引起沉积物中氧化还原环境变化,从而影响沉积物间隙水中营养盐形式。4.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表明潮滩植物分为叁个组:C3植物(613C、δ15N分别是-24.3--30.0‰、1.6-8.3‰)、C4植物(δ13C、615N分别是-12.3--14.6‰、2.5-7.2‰)以及包括浮游植物与底栖藻类在内的潮滩藻类(613C、δ15N分别是-15.7--22.8‰、4.0-7.2‰)。但其潮滩差异主要表现为δ15N,植被δ15N变化与河口水体及间隙水氮营养盐的浓度有着显着的线性负相关关系。潮滩沉积库是包括盐沼C3植物、C4植物以及悬浮颗粒等多个来源有机质的混合库,其中两种植物的最大贡献对表层沉积物有机物的贡献分别是42.97%、19.21%,高于浅层沉积物(分别是42.04%、14.85%),表明互花米草入侵的生态影响增加。因强烈的物理环境、沉积物有机库输出-保存的平衡等因子影响了沉积物同位素对河口富营养化的响应。5.在长江口与杭州湾河口富营养化调查的基础上,比较崇明东滩与奉贤边滩营养动态及稳定同位素等生态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潮滩间隙水营养富集主要表现为沉积物中C/N比与δ15N的变化,而植物指标则包括了地下/地上生物量、氮含量、δ15N及入侵物种的变化等。河口环境对潮滩的影响信号沿着间隙水、沉积物、植被逐级放大。另外,1)营养盐的来源;2)水体营养化程度;3)潮滩植物对营养盐的需求是影响潮滩同位素变化的重要因子,尤其是富营养化会影响植物与沉积物碳、氮含量与同位素作为生态指示性因子在潮滩有机物溯源及潮滩营养富集过程研究中应用。总体看来,长江口潮滩是河口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源和氮汇,不仅起到维持河口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通过植物的生长、营养物质的沉积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物质交换等过程延长营养物质在潮滩循环周期,起到净化功能,也是潮滩与河口环境响应的重要机制。碳、氮稳定同位素的应用不仅为潮滩有机质溯源研究提供有效的、敏感的技术手段,也是潮滩营养富集化过程研究的重要生态指标。今后将建立长时间尺度潮滩营养动态数据库与营养富集敏感指标体系,促进河口生态系统修复与健康。

杨波[10]2012年在《叁峡工程对长江口羽状锋区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文中认为河流筑坝拦截活动对河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当前海洋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河口羽状锋区是海洋高生产力带,对河口海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选择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叁峡大坝建成前后长江口海域现场调查资料,研究了叁峡大坝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羽状锋区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得出主要结果如下:(1)叁峡大坝建设后长江口邻近海域羽状锋区悬沙锋面向低盐方向位移羽状锋区内悬沙含量迅速降为20mg/L左右或以下,形成明显的悬沙锋面。2002年、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春季悬沙锋面盐度范围分别为:23~32、23~30和22~28;夏季悬沙锋面盐度范围分别为:20~25、17~22和15~20;秋季悬沙锋面盐度范围分别为33附近、30附近、30附近。叁峡大坝建设后羽状锋区内悬沙锋面向低盐方向位移。(2)叁峡大坝建设后长江口邻近海域羽状锋区叶绿素峰向低盐方向位移叶绿素高值基本上都分布在悬沙含量低值区,在悬沙浓度20mg/L左右或以下形成叶绿素峰。春季和夏季叶绿素峰特征最为显着。2002年、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春季叶绿素峰盐度范围分别为30~33、29~32和27~31;夏季叶绿素峰盐度范围分别为26~29(包括1986、1988年)、21左右和18左右。叁峡大坝建设后叶绿素峰向低盐方向位移。(3)叁峡大坝建设后长江口邻近海域羽状锋区营养盐锋面向低盐方向位移,锋面附近营养盐结构和分布变化显着长江口海域营养盐锋面以磷酸盐最为明显,营养盐锋面基本上与叶绿素峰的位置重合,表明营养盐锋面主要是由生物移除作用所致。春季和夏季营养盐锋面特征最为明显。2002年、2006~2007年和2010~2011年春季营养盐锋面盐度范围分别为:31~33、29~32、2011年为27~31;夏季营养盐锋面盐度范围分别为:20~27、19~28、18~24。叁峡大坝建设后营养盐锋面向低盐方向位移,并导致营养盐锋面的营养盐含量呈现增大趋势。长江口邻近海域羽状锋区的N/P和Si/P已经严重偏离Redfield比值,N/P呈增大趋势,Si/N呈减小趋势,特别是春季和夏季表现的最为明显。叁峡大坝建设后的2010~2011年航次调查结果表明:春季营养盐锋面附近N/P全部在30以上,Si/N全部0.5以下;夏季营养盐锋面附近N/P基本上在30以上,Si/N基本上在0.7以下。表明长江口羽状锋区内无机氮过剩,而硅酸盐和磷酸盐含量相对偏少。

参考文献:

[1].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D]. 张平.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1

[2]. 近23a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结构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 陈慧敏, 孙承兴, 仵彦卿. 海洋环境科学. 2011

[3]. 春、夏季长江口海域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营养结构分析[J]. 李磊, 沈新强.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4]. 长江口营养盐与初级生产关系及其对营养状态的指示[D]. 王奎. 浙江大学. 2014

[5]. 长江口富营养化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研究[D]. 宋书群. 中国海洋大学. 2006

[6]. 叁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C].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唐峰华, 沈新强. 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

[7]. 长江口淡—咸水混合过程对营养盐在悬浮物—水之间分配的探讨[D]. 张莹莹.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8]. 叁峡工程蓄水后长江口溶解硅酸盐(DSi)、营养盐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分析[J]. 李磊, 王云龙, 蒋玫, 唐峰华, 沈新强. 环境化学. 2014

[9]. 长江口潮滩营养动态与稳定同位素指示研究[D]. 王伟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10]. 叁峡工程对长江口羽状锋区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影响[D]. 杨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2

标签:;  ;  ;  ;  ;  ;  

长江口营养盐结构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