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越发紧张的人地矛盾冲突,在城市规划中,必须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土地浪费问题。本文首先就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然后就城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改善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对策,希望能为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工程;规划
1 引言
我国现在的城市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以及城市的功能,使得城市土地资源寸土寸金。可以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其使命,不容浪费与不合理使用。所以,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必须依赖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本文就将对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2 城市规划中市政设计的意义
(1)体现生态持续的意义。城市规划中市政设计要充分发挥环保、绿色、生态的意义,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多下功夫,要致力于不断增加绿地面积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且保持长足的持续发展势头。(2)体现和谐艺术的意义。城市规划中的市政设计,要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统一,在协调统一的同时还有充分显示其艺术特质,赋予城市以生命力的市政设计,才能给城市以生机勃勃的气息。如运用音乐、灯光、喷泉等创造出的视觉盛宴,无不给人们以美的艺术享受。(3)体现实用安全的意义。城市规划中的市政设计,万变不离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还有考虑到实用性,如道路交叉口要合理设计,避免多条道路交叉等,还要考虑到老人、儿童和残疾人的出行方面,各种防护设施、消防、排水等基础设施,以及一切必要的应急通道,一定要在设计时综合考虑,只有实用性强且安全的市政设计,才能为更多人们所接受,才能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3 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
3.1 缺乏明确的目标
在部分城市的发展规划中,政府部门急切的想要提升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目标,却没有能够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难以提高,而不健全的用地结构不仅影响了城市布局的合理性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以某市2014年的用地结构为例,对其用地结构进行分析。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可以发现,该城市住宅用对所占比重偏高、工业用地比重偏低、绿地面积严重不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
3.2 缺乏合理的利用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主要体现在土地资源的浪费上。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没有严格依照相关规范进行土地的征用,导致了土地利用效率难以提高。虽然城市中存在着大量被开发的土地资源,但是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真正满足市民的实际需求,加上城市建设与实际需求的差异,引发了比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问题。
3.3 缺乏完善的管理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缺乏完善的土地管理体系,也缺乏相应的土地利用监管系统,在土地交易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违规违法行为,使得原本就异常紧张的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流失。
3.4 缺乏环境的保护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构建绿色城市和花园城市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但是从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在开展城市规划时,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关注的仅仅是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城市中片面强调工业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威胁着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这正是在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忽略生态环境保护的后果。事实上,想要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以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放眼长远而不是过分关注眼前利益。
4 城市规划中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4.1 加强信息共享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调控工具,应该从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出发,加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一方面,应该完善信息平台,实现工作信息的实施交流和全面共享,使得其相互之间能够了解对方的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展,然后对自身的工作思路进行针对性调整,实现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应该构建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各自工作中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进行明确,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特点,明确土地利用的具体目标,减少浪费问题。
4.2 规范土地管理
一是应该强化城市土地资源管理的执法性,对土地市场进行规范,减少违规用地的情况,确保城市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二是应该构建城市土地公众监管机制,使得社会公众都能够参与到土地利用监管中,及时发现土地的违规利用问题。如果需要进行大型的土地开发利用项目,需要通过听证会的方式,吸纳公众的意见,主动接受监督,保证土地买卖的公正性和透明性;三是应该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监管机构的相互协作,避免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提升城市规划的实施效率以及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4.3 重视环境保护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资源利用都必须建立在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平衡的基础上,避免过分强调经济效益而无视生态效益的行为。对于新建城区,应该避免征用耕地或者绿地的情况。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耕地资源数量持续下降,已经开始威胁国家的粮食安全,必须对这种情况予以遏制。同时,如果占用绿地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会导致绿化面积的下降,影响城市局部生态环境,继而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舒适性,这与城市规划原本的目标可以说是背道而驰的。
4.4 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中,可持续发展是必须坚持的基础,同时也关系着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土地利用的有效性。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推进城市的纵向和水平拓展,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减少重复拆迁等问题,保证城市的稳定发展。在这个环节,应该关注两方面比较重要的问题:一方面,对于旧城区中无法继续利用的土地资源,应该进行重新配置,结合城市整体规划的实际需求,做好销毁和承建工作,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结合切实有效的城市更新策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土地闲置和土地浪费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该以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为前提,做好城市发展规划,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土地资源的支持,避免浪费问题。同时应该进一步做好城乡的统筹发展,结合城市具体情况,对土地资源的整体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实现对城市周边土地的集约化开发,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5 结束语
城市规划中的市政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也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城市现代化建设必然体现到市政工程上,更加有效的市政设计至关重要,一个健康、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能更好地激发人们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也更能体现出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我国的市政工程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还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尊重历史,因地制宜和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的原则下,体现特色和人性设计,安全第一的有效方法,努力为城市居民营造宜居的生活场所,是市政工程的意义所在和目标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鹏,袁晓辉,李苗裔.面向城市规划编制的大数据类型及应用方式研究[J].规划师,2014,3008:25-31.
[2] 叶浩军.价值观转变下的广州城市规划(1978-2010)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城市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土地论文; 市政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