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华 吉林省洮南市瓦房镇中心小学 137100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我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精心设计,教学得法。如在数学《小数的性质》一课中,我设计的导入情境是这样的:出示一个学生常用的大作业本,商家标出“原价:0.60元;现价:0.6元”,然后很多小朋友去争先抢购,结果一名大同学当场揭露了商家的行骗行为。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抓住良机揭示课题、探索新知,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导、学、思、练等主要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师积极地“引”与学生主动地“探”达到最优化的结合,真正做到了教学得法。
二、师生情感,融洽注入。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对课堂的心理气氛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参与学习发生重要作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些游戏引入课堂,师生共同参与游戏之中,我把自己当作学生一员,学生倍感亲切,既能达到巩固知识、发展思维、保持学习兴趣的目的,又能起到增添课堂情趣、增进师生情感的作用,也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乐于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如我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创设模拟超市的情境,在小组内选出两个“营业员”、四个“顾客”进行买卖活动。买卖活动中,学生扮演着各自的角色,报出货名、数量、价格,填写购物小票,计算钱数,付了多少元,还应找回多少元,算得非常精确。通过活动,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元、角、分的关系,学会了识别商标、看标价、付钱、找钱,识别假币等本领,懂得了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道理。
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个体在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和学习特点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掌握新授知识程度的参差不齐。而教学有效性追求的应该是所有学生共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个别尖子生的出类拔萃。因此,每位数学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个体,他们都有取得发展、赢得尊重的权利。教师必须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关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么,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就都能得到健康发展并获得成功。
有效教学就是要促进学生内在的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些研究,对自己提出一些挑战,这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
论文作者:李宝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8
标签:学生论文; 效率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论文; 是一个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