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媒体的思维动力--“中国青年报”新闻评论的创新思维_中国青年报论文

反思媒体的思维动力--“中国青年报”新闻评论的创新思维_中国青年报论文

体现媒体思考力——《中国青年报》新闻时评创新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青年报论文,思考力论文,时评论文,媒体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拥有53年历史的《中国青年报》,从早期的评论员文章、副刊言论,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思想杂文,再到1984年创办的新闻批评性栏目“求实篇”,一直在探索新闻与言论的结合。从“求实篇”到“冰点时评”,从“法眼”到各新闻版面的专栏时评,人们可以看到媒体思考能力不断以及媒体自身创造力与公信力不断打造的努力。

言论求实

“求实篇”是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创办的,早期内容侧重于思想战线上的拨乱反正;随着改革深化,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新问题,如党风和社会风气,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更加密切,社会批评风格更加鲜明。1995年被评为首届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1999年被评为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

经过10多年探索,“求实篇”本身也面临着改革与创新,力求走出传统杂文、言论的模式和套路。该栏目一直坚持“着边际,关痛痒”的编辑方针,“着边际”,就是说到实处,触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问题,“关痛痒”,就是说到痛处,抨击时弊,批评社会不良现象,鞭辟入里。

因为题材广泛,言路宽是“求实篇”的内容特色,而文路宽则是其形式特色,更加注重运用杂文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运用概括和联想,从具体新闻事件中跳出来,寻找一个新角度和内在逻辑线索,概括一类普遍现象,并抓住其特征,显示出针对性,这对于“新闻时评”今后的发展依然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有篇“做官即不许发财”的言论,结合福建省政和县一位腐败书记的新闻,点出其做官信条:“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旁征博引,概括凝练出令人深思的反腐主题,最后用一句十分有意味的问句结束:请问从政者,“做官即不许发财”,能持否?

社会、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社会现象的复杂性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读者迫切需要了解新闻背后的缘由和体制因素,迫切希望媒体有一个读者和专家参与并发言的阵地,迫切希望媒体对新现象、新问题予以及时迅速的解读和干预,新闻时评应运而生。

声音的广场

《中国青年报》在要闻版上设置过“青年评论”“一事一议”“事实与评论”等,形成较大影响的还是先后在“冰点新闻”版和“青年话题”版开辟的“冰点时评”,经过几年的探索渐成气候,2001年,青年话题版“冰点时评”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

“冰点时评”中的文章,多是行文始终客观、从容地旁征博引事实、材料和权威观点,多用疑问和反问句式以便于平等视角探讨,还表现出三个方面明显特点:

一、引“时”而“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虚实结合,寻找现实和历史的坐标点;

三、追求越辩越明的“人文价值”。

“冰点时评”所在的“青年话题”,能够做到今天的影响力,跟它的编辑理念和操作方法分不开。

“青年话题”版一开始定位就是“声音的广场”,特别强调声源的“广众性”。“青年话题”几乎从不刻意把作者引导到某个话题上来,一切由作者自己去发现、议论。编辑的任务,就是在众多来稿中,努力去发现,哪些话题是真正值得议论,哪些文章有见地。在这里,编辑做的工作就像照相,不是用“加法”,而是用“减法”,这样,真正有价值的文字,真正能够“记录历史,催生未来”的文字,就在编辑的筛选下自然而然地浮出纸面。

责任编辑、也是“冰点时评”主力作者之一的童大焕认为:要追求评论的独立价值。时评属于新闻,但不能依附于新闻而存在,它与新闻的关系,以“若即若离”为最高境界。在一些时候,时评在说出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对一件刚刚发生的新闻作出事实判断或者价值判断。更多时候,时评的“时”,是“时事”的“时”,但更是“时代”的“时”。所以它不追热点,实际上是在冷静观察;它不纠缠于个别的事实,实际上是在观察整个时代。所以,除了欢迎对媒体报道的事实做出评论,也特别欢迎那些“调查性评论”(如关于传销为什么会风行)“亲历式评论”(如黎明的《改革即是“减员增效”——我反对》和《我拒绝这样的“爱心发明”》)。

只关注热点不行,不关注热点同样不行。比如深圳“强推电影”、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限制北京户口、治安管理处罚法扩张警察权力等等,都在第一时间关注并及时推出评论。但是反对“萝卜快了不洗泥”,也就是反对简单的道德判断,追求更深入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这时,成熟作者的文章常常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但这是竞争本身的结果,并不是刻意经营的结果。像许多媒体在这个时候特约专家发言,专家由于对某些领域的深入研究,的确比一般人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但约请专家也有风险:编辑和专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一定能约请到最合适的专家。而成熟的时评作者由于对不少领域的长期观察,有些时候其独到的见地丝毫不亚于一些专家。而且,由于不是约稿,编辑有自由选择的余地;由于作者不是专家,不受任何利益团体的制约,有时反而更能够做到“放言无忌”。

如何实现“声音广场”的平衡?以言论为内容的青年话题版的基本理念和做法是:同等话题同等质量的文章,陌生的作者、新作者优先,让“青年话题”做时评作者的“黄埔军校”。从该版编辑到主编有一个共识:优先给有志于时评表达的作者腾出地盘,这样做一是培养源源不断的作者;二是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提高“思考力”。

新闻时评的“分类”与栏目个性化探索

新闻时评发展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程式化的倾向,新闻写作写手化倾向,时评内容同质化倾向等等,《中国青年报》非常重视这些问题,并努力进行栏目个性化探索,除“冰点时评”外,主要表现在目前法治、教育、经济、国际和体育五个当日分类新闻版面,每个新闻版都经营新闻时评专栏,结合版面定位,逐渐形成个性化、差异化的栏目风格。

法治版从2000年8月起创建了“法眼”栏目。该栏目的定位是,以刚刚发生的一个重要新闻事件为由头,阐述法理,用“法”的眼睛去看世界,用“法”的精神去衡量社会。该栏目培养和成就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评论作者,自身也成为报刊界的名牌栏目,并于2004年获得了“全国法制好新闻”栏目一等奖。

“法眼”栏目旨在弘扬法治精神。在具体操作上,栏目要求不能写得艰深晦涩,要让普通读者不仅能看懂,还能看着过瘾,看着痛快。

首先是标题,通常不是直接总结其阐述的法理,而是用最直接通俗的语言。比如2004年8月21日《解救人质比击毙绑匪更重要》这一直接利落的标题,其实说的是人权的问题。再比如11月11日《上电视比找法院还管用?》,是从执行难讲起,同样也是用的通俗标题。

在事件选择上,有两类:一类是也许看着还是一件好事,但事实上,是违背法治精神的,达到的效果是让读者有所省悟。如《警惕公共利益霉变》,文章在新闻事实基础上进行分析,让人看了信服、心服,并着眼于建设性。

另一类是一件公共新闻,也许表面上看读者并不会从法治精神的层面来看待,但事实上,它体现的是重要的法治精神。如《总理对私宅的尊重》,看似只是领导人的亲民作风,却反映了总理对私宅——实质是私有财产——的充分尊重。家的尊严实则代表着公民的尊严,对公民家的尊重实则是对公民人身的尊重。

教育版的言论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为“快评”。这个栏目稿子不长,一般500~800字,主要是针对当天教育版重头主打稿件配发,成稿时间短、观点明晰、论证有力。设立快评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体现了编辑部的意图,让读者和记者能明白教育新闻部编辑的价值观和思考风格;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本版主打稿件的聚焦和突出。从设计运行到今天,本栏目的言论写作还强调言论撰稿人的采访与调查。以责任编辑李丽萍为主要作者的快评,成为教育新闻圈比较受欢迎的栏目。如《农村教育重要性不能被抽象化》等。

另一评论重头戏是“教育视点”。它不做“来论”。而以著名的教育界人士如陶东风、杨德广、谢小庆等的权威观点与读者达成交流和碰撞。

经济版“经济时评”是一个老的品牌栏目。最大魅力就在于能紧紧抓住经济活动中为人注目的敏感话题进行评论,把握变化,切中要害,引导舆论。既有《购书费人年均3角钱到底是谁的尴尬》这样一针见血地揭示,也有《让员工恐怖的“资为劳纲”》这样迅速跟进的快言快语,还有像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腐败、消除贫困和亚洲发展》这样的权威深度透析。

国际版言论比较有影响力。现有的“观察”是原先的评论性栏目“国际观察”的延续,偏重于微观切入,主题重大,而2004年创新了一个新闻时评性栏目“天下”,作者以中青年学者专家为主,文章内容主要结合最新新闻事件和动态,论述国际局势发展中的重要趋势,或者对某个国际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述。发表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文章,比如《韩国调查亲日历史影响东北亚国家关系》《对日民间索赔:和解不能替代道歉》等。

体育版的“就事论事”也是2004年新创的一个新闻时评栏目。其新闻性强、可读性强、冲击力强,注重将体育新闻独有的意味、情趣味、文化味,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成为网络上体育新闻时评转载最高的栏目之一。

正是因为有着各自性格鲜明的追求和探索,才保持了整个报社新闻时评运作的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

标签:;  ;  ;  

反思媒体的思维动力--“中国青年报”新闻评论的创新思维_中国青年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