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合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合山 546508
【摘 要】目的:探索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中选出10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在我院放射科接受CT检查和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正确率等指标值。结果:CT检查对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0%、91.95%、61.54%;X线检查的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7.0%、81.61%、46.15%,经检验,CT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和灵敏度比X线检查高,P<0.05;特异度上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中,CT检查诊断正确率和灵敏度高,能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的图像,有助于临床医师确诊,在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CT;X线;小儿支原体肺炎;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
【中图分类号】R725.6;R81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40-02
支原体肺炎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类型,发病率高,且在近些年来有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发热、胸部不适、食欲不振、皮疹、疲乏等[1],在发病后容易出现多器官或组织的损伤,须及早诊断及早干预治疗。但是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不具有特异性,合理选择诊断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支原体培养分离结果、血清学检查结果是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金标准,但是这两种检验方法对条件、环境的要求较高,且在早期肺炎诊断中价值不高,检出率较低[2],临床上往往需要结合血清IgM抗体特异性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予以确诊。本研究旨在研究CT检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研究中的100例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为2015年2月-2016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患儿,全部患儿均经支原体培养分离进行诊断,其中阳性87例,阴性13例。100例疑似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1-8岁,平均(4.1±0.6)岁。
1.2 方法
对100例患儿均接受CT检查和X线检查,CT检查方法为:选择飞利浦16排螺旋CT,扫描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扫描条件为:管电压120kV,管电流为312mA,矩阵为512×512。患儿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接受常规的胸部CT扫描,从患儿的胸廓上口扫描到肋隔隐窝下缘,对于无法配合检查的患儿,给患儿口服10%水合氯醛,再进行CT扫描。
X线检查方法为:以常规X线检查方式对患儿的胸部正侧位进行拍片,获取病变部位的各个角度图像。
1.3 观察指标
观察CT检查和X线检查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数据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CT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正确率为88.0%(88/100),灵敏度为91.95%(80/87),特异度为61.54%(8/13)。X线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正确率为77.0%(77/100),灵敏度为81.61%(71/87),特异度为46.15%(6/13)。经对比可知,CT检查的诊断正确率和灵敏度明显高于X线检查,P<0.05;CT检查的特异度略高于X线检查,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表1 CT检查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正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3 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发病机制为支原体感染,是肺炎中的常见类型,在近些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支原体肺炎会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支原体是存在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微生物,其一般通过呼吸道传播,其在进入到肺组织细胞后就会黏附于呼吸道,破坏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上皮细胞,引发肺间质充血、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等病变[3]。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炎症反应会之间发展到支气管、肺血管鞘周围,随后就会侵犯肺泡间隔、肺间质等,在此过程中还会引起肺泡的病变,甚至引发肺炎并发症。还有学者的研究指出:支原体感染后,可能引起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异常,加大治疗难度。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非常短,在初期的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发热、头痛、咽痛等。由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体液、痰液均具有感染性,因此一旦出现支原体变异,那么很容易引发大面积的感染,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
在临床诊断中,过去常采用X线检查辅助诊断,通过对患儿肺部阴影、纹理以及间质浸润情况进行观察判断,对是否出现支原体肺炎做出判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4]。但随着CT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应用,其诊断价值逐渐凸显出来。支原体肺炎患儿会出现肺实质、小呼吸道的改变,经过胸部CT检查可见肺实质影周围有磨玻璃样变,还有部分患儿会表现出磨玻璃样变中有斑片状变影[5]。在病理检查中,可见肺泡腔中有少量的浆液以及炎性渗出,会导致肺间质的增厚,出现部分肺泡的萎缩症状,并且严重的还会显示出纤维性渗出或是透明膜。而经CT检查可见小斑片状或是结节状的实变影,这是支原体肺炎CT诊断的常见特点,一般出现在单侧肺部,会沿着支气管、肺小叶分布,随着病情的进展,出现小叶性肺炎的特点,在病理上表现出支气管、肥胖腔内炎性突变等,这同时也是磨玻璃样变恶化的一种表现。通过观察患儿的CT检查结果,可以发现部分的支气管血管束出现增粗现象,一般不会表现出扭曲变形征象,也有部分患儿在CT影像图中显示出树芽征象,这表明支气管等小呼吸道出现炎症反应。CT检查能清楚的将肺组织病灶、病变部位显示出来,从而准确判断混合性病理改变、支气管炎症、间质性肺炎等,有助于早期确诊[6-7]。本研究结果显示:CT检查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正确率和灵敏度明显比X线检查更高,P<0.05,指出CT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这主要是因为CT检查的扫描范围广,影像图更加清晰,有助于临床医师清晰的观察患儿病灶情况。谢钊[8]等人认为与成人相比,小儿在CT影像图上有独特的特点,成人的肺部CT呈现出好发部位在两肺的下叶与左肺舌叶,主要为磨玻璃样变和小斑片状,且病情进展较慢,症状相对轻微;而小儿好发部位是右肺下叶,主要为大片的实变影,病情进展快,病情严重,结节是最为特征性的表现,具有清晰的边界,且呈现出结节状一致性密度增高影。幼儿小儿的肺部发育不健全,且免疫系统发育不全,故而病情较为严重,经过CT检查可见清楚的炎症反应,有助于临床医师确诊。
综上所述,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采用CT检查安全有效,能获取病灶部位准确的影像图,有助于临床医师综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等予以确诊,利于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彤,刘威.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影像特征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6):3327-3328,封3.
[2] 陈春晖,房涛,王道建,等.46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胸部CT比较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4):33-35.
[3] 王寿明,李豪胜.浅析胸部螺旋CT在诊断小儿支原体肺炎方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7):32-33.
[4] 李建军,耿冀州,张熙尧,等.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9):147-148.
[5] 饶夕强.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价值及CT表现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6,14(7):104-104,105.
[6]赵喆,佘文.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149-150.
[7] 郭美玲,王月训,郭丽,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链球菌属感染肺炎的 CT 鉴别诊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443-445.
[8] 谢钊,沈本涛.CT影像特点在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5):3504-3504,3505.
论文作者:覃修东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小儿论文; 患儿论文; 正确率论文; 灵敏度论文; 价值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