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窑街学校 730080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合理运用教材,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效率。在此条件下,教师就必须在有限的课堂内用最优化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数学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非常必要。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优化建设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创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对高效课堂的实现至关重要。小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和表达自己的看法。传统的教学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会本能地排斥数学教学,即使遇到了一些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压抑的课堂氛围下也不敢大胆提出疑问。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介绍时引入一些数学小故事,或者让学生主动为大家分享他知道的与本节课的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为了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还可以鼓励大家自由或者是结成小组讨论,教师布置一道例题时,同学们可以互相讨论得出对例题的解答;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谈论之中,适时地引导指点他们的思路,而不是严厉指正。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更可能表达自己的看法,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
二、重视调动情感因素,唤发学习激情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本身除了认知因素之外,情感因素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因而课堂教学中,教师每一丝亲切的微笑,每一个鼓励的眼神,每一句温和的话语,每一个明确的手势……都会触及学生学习的情绪,都可以促使学生放开胆子、亮开嗓子,都会诱发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这一切又能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民主和谐,使大家无拘无束,尽情发挥主动作用,激起学习热情。
有位同学,父母离异,给他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整日少言寡语,心情郁闷,课堂上听不进,作业完不成,学习日渐落后。于是,教师便以慈母般的爱心接近他、关怀他、帮助他,课堂上利用一切机会让他“表现”,并及时表扬、随机赞叹,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进行激励。渐渐地,他对教师有了感情,又喜欢上了数学课,成绩也日渐进步。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小学数学教材在编写的时候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细致的分析、探究,熟练地掌握数学教材中所传达的有效的教学信息,并将重点放到与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上,将教材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我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常常利用图片、声音等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知识进行加工处理,设计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数学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其在思考中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此同时,在将数学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的时候,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制定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四、重视实践操作,引导自主探索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课堂上多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不仅能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更能促使学生于快乐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可让学生准备两张同样大小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课上让学生沿着任意一条高将其中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测量、比较并讨论:
1.剪拼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剪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
3.你能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五、积极引入微课
数学是一门极具抽象逻辑性的科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更需要引导学生将已有的数学知识与现在学习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此为基础探索出新的解题方法。然而,由于学生知识水平有限,对新旧知识进行联系的能力不强,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来提醒他们回忆所学过的知识,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这时,我们就可以将微课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例如,我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求解的时候,会利用微课,设计出平行四边形剪成长方形这一动态变化,引导学生回忆起长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并由此推断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解公式。由此,学生既可以回忆起已有的知识,还可以学到新知识,在思考中增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优化课堂教学,是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多向交流、不断反思、及时反馈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课外学习负担。
参考文献
[1]姜丽艳 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1]张春玲 浅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06)。
[2]张妍妍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尝试[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41)。
论文作者:杜兰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长方形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