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侯英杰
(沈阳医学院,辽宁 沈阳)
摘 要: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也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平台。本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提出构建多平台合作的网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而且要有一定的保障机制,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
关键词 : “互联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展开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化和集成的重大作用,继而将互联网的最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行各业之中[1]。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在发展双创教育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这一手段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形成的一种教育形式[2]。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与其他创业形式相比较,高职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创业门槛较低,不需要像实体投资那样雄厚的资金支持。这无论从物质层面还是从精神层面都会减轻学生们的创业压力,降低创业成本乃至失败成本,间接起到提高学生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的作用[3]。而且“互联网+”时代,也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许多商机,他们可以借助这个资源共享平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因此,高职院校应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提升高职教育的育人质量,扩大高职学生的创业、就业空间,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实用性人才。
一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1997年由清华大学发起的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拉开全国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序幕[4]。自此,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受到我国各高校的关注。相对于本科院校,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开始较晚,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完整的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所以如此,原因如下。
(一)认识上有偏颇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同其他本科高校相比,更重视就业率的提升。但是,由于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认识不是很到位,使得有些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联系并不紧密,呈现出比较牵强的状态。许多高职院校只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就业指导课教学,要求在校的所有高职学生都要选修内容完全一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没有将学生所学专业考虑在内,使创新创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划上了等号,导致高职学生缺少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毕业走向社会时,缺乏创造力与竞争力,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另外,许多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定为培养创业者。如此高的定位显然脱离现实,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状况根本不可能将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创业者、企业家。因此,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将创新创业理念灌输给学生,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独立思考、善于思辨的良好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实践能力、创业能力。
图9:王小溪,张弛.《喜读<浙川下王岗>》推定之“土仓”与“高仓”续论——汉水中游史前地面式粮仓类建筑的进一步确认[J].考古与文物,2018(2):48.
征收水资源费在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同时,也为水利建设管理提供资金补偿。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积极协调价格、财政等有关部门,修订完善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探索建立容量水资源费与计量水资源费相结合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从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水费中收取一定比例的水利建设基金,尤其是要提高工业用水和地下水开采水资源费征收标准,确保应收尽收。抓好河道工程修建维护费、河道采砂管理费等水利规费征收。水资源费等水利规费主要用于水资源调查论证、水源地保护、水源监测等项目开支。
(二)课程体系不完善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开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6]。因此,为了引导高职学生能够主动、高效地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学习,高职院校可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构建多平台合作的网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三)师资队伍薄弱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顺势而为,建设创新创业网络课程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宣传成功人士创新创业的励志故事,激发高职学生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斗志;介绍创新创业的方法、步骤并进行创新创业成功、失败两方面的案例分析;结合微课、创客空间等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进行网络课堂教学;任课教师以在线交互的形式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测评、指导,对创业全过程、创业结果进行考核、评价。网络课程的教学资源全部对高职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线学习或下载收藏,为高职学生学习创新创业方法、经验提供立体空间。
(四)竞赛代替教学
从胆小、懦弱到勇敢离开某某先生;从依靠某某先生活命到开办裤子缝纫店实现经济独立;从逆来顺受、思想麻木到坚毅和具有自己的思想;从盲目相信上帝到相信自己的力量;[5-6]西丽的转变彻底而真实,是沃克笔下最为完美的黑人妇女形象。
总之,采取超敏CRP、LP(a)与D二聚体联合检测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可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率,建议推广和使用。
创业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创业行动的先导,先导对后续的行动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只有方向正确,才能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才能取得创业成功。“互联网+”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高职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计算机终端传达出来的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信息,能够调动高职学生头脑中的创新意识,进而激发他们创业意识的产生。在网络空间进行信息选择时,既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思辨能力,又能够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通过网络空间高仿真、低成本的学习过程,使高职学生的创业潜能伴随着创业意识的形成而得到发挥。
二 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一)网上自主学习
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使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限制。“互联网+”的发展为高职学生提供了网上自主学习的空间,这种学习形式具有个性化、灵活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学习,从而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开放性、交互性的“互联网+”使高职学生在网上自主学习的同时,还能够与他人进行广泛交流,使自己的思路得到拓展,掌握的知识内容也会更加丰富。
(二)激发创新意识
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及文化建设培养实用人才。因此,目前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直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渠道与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换代培养具有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其中,x 1~x 5 分别表示i-C5、C6、C7、C8 和 C10的质量浓度,y为MDEA溶液吸收能力。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对于取得名次的学生不但在荣誉称号、物质奖励方面给予重奖,而且在学业成绩方面也给予许多特殊政策,结果师生纷纷将目标转向参加创业大赛,以竞赛代替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但创新创业大赛是通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科技作品等形式体现创新创业成果的,与创新创业课程相比,缺乏系统性,理论知识传授也是零散的。因此,竞赛不能完全代替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方面,还是应该坚持以课程教学为主、参加竞赛为辅的原则。另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受众面不是很广,绝大多数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参加,他们已经成为少数精英学生的陪衬。
(三)培养创业精神与能力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能够调动高职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大量、丰富的网络知识,有利于高职学生产生创业思维,为高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空间。高职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兴趣特长融入到专业知识中,任由创业能力驰骋于丰富的想象力中,进而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实现升华创业精神、培育创业品质的目标。创业者产生持久创业力的基本条件是优秀的创业品质。因此,高职学生终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是“互联网+”创业过程的重要任务。现在,我国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借助“互联网+”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高职学生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获得人才需求信息、创新创业政策等,还可以自主学习网络创业课程,培养创业能力。当然,网络创新课程的弱项是创业实践环节薄弱,创业教学资源及创业实践项目等还不能完全满足高职学生的学习要求。
借助科研网络平台即时上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科研项目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的信息。组织高职学生参加“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还可以指导高职学生在线填报各类科研、竞赛项目申请书。学校科研部门对学生申报的材料进行筛选、审核并给出审核意见;还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参加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
三 多平台合作的网络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将培养目标定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院校仍然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没有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通常以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为主,缺少与创新创业教育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实践内容,且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导致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使创新创业教育流于形式。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应以社会需要、经济发展为导向,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实践能力为主,还要理清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中有关创新创业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唯有如此,才能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网络课程平台
目前,我国“部分院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或者辅导员兼职此项工作,这样也形成教师精力不够集中,甚至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自己本职工作上。长此以往,学生不能够受到创新创业指导,即使受到了质量也达不到[5]”。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如何,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当然,这里所说的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自己一定要有创业经验,而是说教师一定要具备创业思维、创业理念与能力。但是现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他们中的许多人既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又缺少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因此,并没有形成一支具有创新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师资队伍。尽管有的院校有时会邀请校外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到学校以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传授成功秘笈,但由于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与奖励条例,再加之讲座或报告毕竟有别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学效果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
(二)创业资讯网络平台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财富是信息资源。在创业资讯网络平台,可以将创新创业成果、有关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最新政策等进行展示。高职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随时获得创新创业最新动态信息、创新创业培训信息,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导向、支持的力度,了解创新创业的最新科研成果,从中筛选适合他们的创业项目,不放过任何一个锻炼创业能力的机会。
(三)专题培训网络平台
借助此平台可以给那些已经将创业计划付诸行动的或有创业思路的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专题培训,如KAB、SIYB创业培训课程、创业计划训练培训课程等,以使高职学生能够了解创业的类型及种类,并系统学习创业技能,培养企业管理与经营方面的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率。在创业的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终生学习的理念以及学会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与途径。
(四)科研网络平台
银行业是一种服务行业,其经营目的在于给人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因此说银行市场的发展方向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转变的。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银行业中应用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也就要求各银行能够进行业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优化,并积极推出电子银行以及网上银行等先进的设备,这样才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各项金融需求,并且能够就银行资金的运营情况进行迅速的管理与分析,对于银行服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创新创业实践网络平台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教育永恒的主题。高职院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上的创业模拟软件为学生创造模拟的创业实践场所,指导高职学生学习并运用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应用模式,利用微博、微信等途径开展营销实践活动,指导高职学生学习整个物流配送过程及进行电子商务交易,指导高职学生从网络模拟创业实践中提高创业创新能力,以便日后能够在自主创业实战中走向成功。还可以建立师生讨论微信群、QQ群等,师生之间可以在线进行沟通交流,拓展思路,调动高职学生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 制定保障机制
(一)网络全面覆盖
高职院校应转变办学理念,扩增学校网络覆盖范围,使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宿舍还是在教学楼、图书馆甚至食堂,都能有条件上网。使微信、微博、移动App信息平台等成为高职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一种即时工具。通过网上交流互动,提高高职学生参加创业教育活动的兴趣。要引入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也要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参加网络创业实践活动,拓展创业教育途径。同时还要为各个专业教师构建网络资源库,将专业性、实践性有机融合在一起,为各专业教师能够进行在线指导、跟踪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学习、交流情况提供条件。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型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借助校企“联姻”平台,聘请素质高、能力强的企业家、创业成功者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教师,以增加师资队伍的创业实力;同时委派校内符合条件的教师深入企业当中,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向一线管理干部、技师学习管理经验与专业技术,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二是组织任课教师参加各类师资培训班如教学经验交流、岗前培训、教学骨干培训等,培养任课教师的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使他们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
(三)构建校企网络创业平台
构建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网络创业平台。借助此平台,实现两者间网络创业资源的优化组合。创设企业家和创业人士信息库,为高职学生进行在线创业实践指导、交流,向他们介绍创业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使高职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实践过程,激发他们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动力。另外,还可以为高职学生打造创客空间,布置具有挑战性的创客活动内容。高职院校可以聘请各领域专家、企业家、知名创客等做学生的创客导师。
(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但要依靠高职院校、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投入,使高职学生能够获得较多的创业机会并能够有较高的创业成功几率。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适当放宽条件,帮助高职院校拓宽融资渠道,为高职学生设立独立的专项资金,以便进行网络创业投资。
五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这是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高职院校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创业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研究并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期为国家培养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飞军.“互联网+”双创教育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J].职教论坛,2017,(14):51-55.
[2] 司晓,等.“互联网+”是什么?[J].互联网经济,2015,(4):36-42.
[3] 刘莎.“互联网 +”背景下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24):58-60.
[4] 陈爱雪.“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4):142-144.
[5] 舒杨,赵恒.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88-91.
[6] 安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职教论坛,2016,(36):34-37.
本文引用格式: 侯英杰.“互联网+”与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J]. 教育现代化,2019,6(61):21-23,31.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1.009
作者简介: 侯英杰,沈阳医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