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目的使人成才。培养学生都希望学生成为优等生。优等生的成绩好坏是衡量优等生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优等生成绩的好与差总是在不断地分化着。教师一个重要的教育责任在于掌握优生分化特征,以科学方法施教,讲究引导策略,让学生克服缺陷,不断地向优质的方面转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数学优生。
关键词:数学;优生分化;特征;根源;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08-0062-01
我们的教育今天已经处在一个“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即随着科技的进步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快,教育的发展进步也快。科技发展从一般的“信息网络”时代已经发展到大数据时代。今天的教育要求培养的学生更加优秀,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生,是教育本身的要求。无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或者是几省或者高校自主选拔命题考试。总之一句话,必须通过考试,才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因此,今天的学校教育都十分重视培养优生,重视选拔优生。当然,培养选拔优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要看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那些关键的考试成绩。
培养优生是学校教育工作重要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优生的成绩在是学校需要的,但是优生的变化也是经常的。今天是班集体的优生,等一段时间也可能就是班集体的中等生,甚至也可能成为差等生,学困生。
要提高质量,“我们的教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晴,经常注意到优生,要观察优生的变化,要依据优生变化的特征,研究优生变化的规律,讲究引导优生克服自身的缺陷,让学生从一般性优生变为特殊性优生,争当一名合格的优秀学生。
第一,优生变化特征
我们研究优生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优生为什么会一步一步变化,变为差等生,最后成为学困生的特征。
优生变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家庭因素容易引起优生的变化。比如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不够支持孩子读书等因素,都是容易引起优生学习成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2、学生心理不够健康,容易引起优生学生成绩下降。学生心理不够健康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小娇生惯养、任性。极端的自私,骄傲自满,瞧不起同学。只能听表扬的话,听不得批评的话等。
3、优生与社会上的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染上了吃喝玩乐的坏习气,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
4、教师的批评不得法,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优生越来越不接受教师的批评。优生的学习成绩会下降。
5、优生受到不良媒体报刊杂志的影响,思想受到侵蚀,思想上产生变化,学习成绩下降。不少青少年的心理受到毒害,心理发生变化,成绩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总之,影响学校优生成长,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优生由“优”向“差”变化的不少规律。
我们分析研究优生的变化,其目的是:发现学校优生变化的规律,在教师积极地引导下,帮助优生克服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让优生在克服自身缺陷中进步,让优生更优,让优生在学习中带动中、差生,共同进步。
第二,克服优生缺陷的引导策略
对于优生出现变化的种种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下滑等现象的出现应该看作是正常现象。对待优生学习成绩的下滑,滑坡不必惊惶失措,主要应该采用补救的措施,通过引导策略,指导学生弥补缺陷,战胜困难,重新走上优生的道路。作为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成为优生,帮助变化的学生克服自身的缺陷,完善自我。教师需要那些引导的策略呢?
1、和学生家长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家长一起分析研究学生变化的原因。教师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帮助学生纠正身上的缺点,弥补损失,重新进步,重新踏入优生的行列。
2、教师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尤其与那些变化中的优生加强联系。与学生保持联系是教师之责任与义务。作为教师不要轻视与学生加强联系的作用。其实,教师的作用,往往会在一些微小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
3、加强法制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多方面的,不仅有政治教育,而且也应该有法制教育。当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可以说法制教育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一些学生往往分不表敌人与朋友,正常交朋友与错交朋友的界线模糊。作为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深刻的法制方面的教育。
4、针对优生变化的问题,教师应一针见血,与学生一起面对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克服身上的缺陷。优生身上出现的变化的问题,必须尽快加以解决,不能拖而不解,不能拖而不决。
5、教师要通过表扬、鼓励、激励等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找到身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喜欢老师的帮助是表扬式的,善意式的,激励式的。心理学有一个效应叫“罗塔尔森效应”,是说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之中,对学生的帮助、教育应给予表扬、鼓励,给予美好的期待,相应每一个学生今后通过努力都会成才的。因此,我们教师对待优生的变化,在进行帮助优生克服自身缺点的时候,需要的采取表扬式、激励式、美好的期待式来开展教育。
当然,帮助变化中的优生克服自身的缺点,其引导帮助的方式是多种式样的。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帮助及时解决问题,把有问题的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让他们重新变成名符其实的优生。
综上所论,我们在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中,尤其是优生的教育过程之中,要注意认真细致的研究、分析,找出其表现的特点,分析其原因,针对优生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的缺点,不断进步,成为实实在,名符其实的数学优生。
参考文献
[1]殷华.两级分化严重的班在数学教学中怎样进行分层教学[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2):7.
[2]刘阳.数学教学中消除等级观的艺术[J].广西教育,2015(5):116.
论文作者:刘科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学习成绩论文; 缺陷论文; 特征论文; 优等生论文; 的是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