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主枢纽城市运输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公路主枢纽城市运输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刘家欣[1]2009年在《公路主枢纽物流服务系统构建》文中指出由于物流可以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竞争力,因此,作为“第叁利润源泉”,它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己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它在我国仍然是个新兴产业,在规模、技术、管理和应用上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公路主枢纽既是交通网的节点,也是物资集散地。因而为物流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平台。如何去把握公路主枢纽城市物流业的发展方向,是政府和企业迫切关心的问题。论文根据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了公路主枢纽对物流业需求情况,参考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公路主枢纽物流服务系统的发展方向、规划原则、战略定位、系统构建和模型选择,对公路主枢纽物流服务系统的综合评价技术进了探讨,并通过实际案例加以分析说明。另外,文章指出了我国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

胡大伟[2]2000年在《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公路运输系统分析,提出作为基础设施的公路运输枢纽应与公路设施规划相协调,并依据运输市场需求发展,深入分析了公路主枢纽应具备的功能。在回顾公路主枢纽规划实践基础上,运用图论、优化理论、模糊数学、运筹学等基础知识分别对公路主枢纽宏观和微观布局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同时相应提出了规划备选方案的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数据进行了验证。最后提出了公路运输枢纽层次划分的结构,对未来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奠定了基础。

关仕罡[3]2005年在《公路主枢纽城市站场布局方法与方案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已成为运输规划中较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交通运输发展的拉动下,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同时使城市区域形态不断发生质的变化。现有的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已逐渐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对其进一步改进与完善已经成为必然。文章在回顾我国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现状的基础上,基于“整体协调”的运输规划思想,通过研究分析,指出了现有的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思想与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规划等同于一般工程设计,体现的是西方传统的“解析性思维”的特点,偏重定量分析,追求结果的精确性,没有将与之相关的诸多复杂的定性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布局范围局限于结点城市的中心城区及总体布局形态的功能层次结构不分明,布局方案的综合评价体系及方法不完善,从而导致规划的可行性和适应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使得公路主枢纽的总体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基于上述研究分析,本文从提升公路主枢纽系统覆盖程度的角度出发,将交通部确定的45 个公路主枢纽结点城市中的每一单个城市定义为狭义上的“区域城市”,以结点城市的中心城区为核心,将其所辖的周边有着固定联系的县(市)以及重点乡镇也纳入规划的范围,根据结点城市中的公路运输站场在公路主枢纽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对其进行了功能层次上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针对总体布局方案形成的分层法,并将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于总体布局方案的综合评价。本文最后以《青岛公路主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修编)》项目作为实例,将上述理论与方法在该项目中进行应用,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于促进和提高我国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水平,推进交通运输规划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实用价值。

熊湘林[4]2005年在《区域物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公路枢纽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辽宁省的公路交通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省会沈阳市到14个地市所在地全部通高速公路,一个四通八达的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的公路网正在逐步形成。交通部张春贤部长在2004年全国厅局长会议上提出:“公路建设是手段,公路运输是目的”,与快速发展的公路建设相比,辽宁省的道路运输发展明显滞后,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存在一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站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运输装备技术水平落后、结构不合理;运输市场主体结构性问题突出,运输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法规体系不健全等。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道路运输的快速、协调、高效地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区域物流系统的新视角与新理念,审视公路运输枢纽发展历程与发展趋势,在充分分析辽宁经济和城市环境的基础上,论证了辽宁省进行公路枢纽规划的必要性。进而以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经济学的思想与理论为指导,从立足全省,服务东北区域发展着眼,利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层次合理地提出全省公路运输枢纽规划方案。

张保卫[5]2005年在《徐州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总体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功能研究范围广、影响因素多,与社会各方面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发展的大环境和国内外公路枢纽信息化发展的背景,深入剖析了我国公路主枢纽信息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社会经济发展、信息化发展、现代物流业发展、公路网发展对主枢纽信息中心功能影响,研究提出徐州市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的功能需求,提出将主枢纽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分为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货运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客运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货运信息交易中心;根据业务需求确定主枢纽信息中心的功能,并界定各子系统的功能;对徐州市公路主枢纽信息功能的实现方法及方案进行设计,提出实现信息系统的措施和对策建议。 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的功能研究比较复杂,本文本着技术的科学性、实施的可实现性两个原则,考虑诸多的客观约束条件,以信息功能分析的主要矛盾为主线,对徐州市公路主枢纽信息中心的功能分析与总体实现进行研究。将交通信息逐层次的分配到不同的需求对象之中,形成完整的主枢纽信息系统大框架。

柴忠凯[6]2013年在《长春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发展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物流交通货运站场已成为支持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发展的国际大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连接我国与全世界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中心环节。长春市作为东北叁省区域中心及东北亚贸易区先行者,完善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并提升其综合配套和运行功能,对降低物流成本及促进长春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长春市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结合长春市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物流和货运站场的发展现状,提出长春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分析长春市的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以及货运枢纽的市场需求,对长春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货运需求量、货运枢纽组织量及适站量进行了较科学的预测,并对长春市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布局方案提出了优化思路,提出货运枢纽站场布局与物流发展相协调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信息系统规划思路,最后作者对长春市公路主枢纽站场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对政府及企业各自的职责及投融资方式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建议。本论文的目的,通过对长春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进行科学规划,旨在适应未来长春市经济发展对城市货运发展及现代物流的需求,适应长春市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强化长春市作为东叁省及东北亚贸易区先导作用,促进公路主枢纽货运市场科学规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霍娅敏[7]2004年在《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路主枢纽是我国公路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从1996年开始全面展开公路主枢纽规划的编制与实施以来,公路主枢纽规划理论研究与公路主枢纽建设均取得了重大成就,因此从后评价的角度对原公路主枢纽规划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已有公路主枢纽规划与建设成败的经验和教训,为即将进行的公路主枢纽规划调整修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这对提高公路主枢纽规划调整修编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新形势下进行新一轮公路主枢纽规划理论研究的起点。本文从分析和总结一般项目建设后评价基本原理入手,详细阐述了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的特点,论述了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的含义,并分析了与一般项目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的理论框架;确立了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的内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方法,并以成都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实例说明上述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王雅蕾[8]2008年在《公路网货运枢纽物流运作模式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面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公路货运业如何融入物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第叁方物流”,是许多公路运输企业,特别是一些较有实力的大型公路运输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关注的问题。公路运输业作为区域网络密度最大,参与物品流通渠道最为彻底的行业之一,它顺应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整个物流体系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物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战略调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公路运输业与现代物流相互关系的研究无论从对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还是物流业的发展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做了以下的工作:首先从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角度出发,以现代物流与公路运输业关系研究入手,在对比国外货运站场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公路网货运枢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对我国公路运输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发展现代物流作系统阐述;其次本文围绕我国公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四种公路货运业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分别为虚拟物流中心模式、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模式、第叁方物流服务模式及物流园区模式。并对每个模式针对的适应类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紧接着进一步分析了四种模式的盈利方式。为了更好的实践其可行性,通过分析一个重庆零担货运中心和广西货运北站两个实例对公路网货运枢纽的物流运作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进行调整,并提出加快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高志红[9]2001年在《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投资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对公路主枢纽含义描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形式进行了界定,结合国外货运枢纽站投资建设与发展经验,在我国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投资体制现状和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对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构成进行了属性分析和投资分类,提出了我国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的投资体制模式,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一投资体制模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最后,在以上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投资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对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基本思路。

郑亚非[10]2001年在《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分析主枢纽货运系统组织结构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学原理,结合主枢纽实际,详细阐述了主枢纽叁大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讨了主枢纽运行机制的内容和目标,并提出建立管理委员会的设想,组成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和专家叁位一体的组织形式,并进一步探讨了主枢纽可持续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及WTO对主枢纽可能产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公路主枢纽物流服务系统构建[D]. 刘家欣. 吉林大学. 2009

[2]. 公路主枢纽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 胡大伟. 长安大学. 2000

[3]. 公路主枢纽城市站场布局方法与方案综合评价研究[D]. 关仕罡. 长沙理工大学. 2005

[4]. 区域物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公路枢纽规划研究[D]. 熊湘林. 东北大学. 2005

[5]. 徐州公路主枢纽信息系统的功能分析与总体实现研究[D]. 张保卫. 长安大学. 2005

[6]. 长春公路主枢纽货运站场发展规划研究[D]. 柴忠凯. 吉林大学. 2013

[7]. 公路主枢纽规划建设后评价方法研究[D]. 霍娅敏. 西南交通大学. 2004

[8]. 公路网货运枢纽物流运作模式研究[D]. 王雅蕾. 重庆交通大学. 2008

[9]. 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投资体制研究[D]. 高志红. 长安大学. 2001

[10]. 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运行机制研究[D]. 郑亚非. 长安大学. 2001

标签:;  ;  ;  ;  ;  

公路主枢纽城市运输规划的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