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胡炜华
摘要:对于高中数学发展来说,数学建模是针对高中数学问题很好的解决方法之一,对于现实的学习来说,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做到很大程度的学习数学知识。而由于当前教学环境的发展来说,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理念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能够更好的建模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是当前教学环境下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展开相关策略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理念;高中数学;建模策略方法研究
数学建模是根据实际的问题来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通过实际的方法来进行构建模型从而处理学生的学习中的一些问题,能够提升学生对于相关数学思维方法的考虑水平。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能够在课堂授课时及时传达一些数学建模的教学,然后在对建立起来的数学模型进行利用解决数学问题。其实从根本上来看的话,从不变的量来认识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要经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更新观念信息,了解相关事物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数学的专业语言和文字来进行对数学模型的表述和分析。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能够更好的就此展开详细的策略方法推动数学建模研究的发展。
1.以问促建,创设相关问题情景
问题催动式教学是教育教学中的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方法,一般来说就是通过教师提问或者是学生自身主动的提出问题,然后进行相关的解答。而在构建数学模型的时候,提出问题也往往是能够让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以及所营造的环境产生自身的疑惑,从疑惑入手,以此来让学生深入其中,增加对其的兴趣和想法,未知才能够推动教育的进步,不同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针对学生自身的思维水平进行各自针对的教学。然后在这个环境下,使得学生都展开详细的思考和想法,由此展开一系列的建模活动。
我们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大多都是经常让学生进行作业的反复练习,然后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指挥,在课堂上不能够很好能够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大多都是以纯粹的讲课授课为主,我们在以往之中会发现教学的效率效果是十分的不理想的,比起我们所提出的问题催动式是十分不科学的,教学效率也通过数学建模的办法能够使得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程度都大大增加,显著的提升。比如在进行随机概率问题讲授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发问,通过总结归纳,我们可以知道大多数学生认为,以抛硬币为例,因为硬币有正面与反面,所以硬币正面向上的概率应该是1/2。但是,有学生认为不应该这样算,投掷硬币的结果不能够只单纯从正面与反面两个方面思考问题,还会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硬币会斜靠在某处,硬币会立在地面上等等的特殊情况,所以以至于出现正面与反面的几率并不是绝对一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这里就可以通过对学生的不同反馈,教师在根据此方面引导学生探究“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一相关的课程内容,还能够拓展了现实中投掷硬币时的各种相关问题,解决了学生疑问。
2.及时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要求下就要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很好的完成相关的内容,对数学建模要能够以核心素养的教学为基准进行详细的教学活动。其次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以往错误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教师往往都十分的依赖标准答案来进行教学,但是在实际之中,我们可以知道标准答案也仅仅是作为参考而已,不能够作为准绳来进行要求学生。另一方面而言,不仅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学生在传统的思维中往往认为答案只是一个,这种局限也导致了学生的水平难以得到提升,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对学生的影响十分的大,所以学生也要改变以往的想法。例如在进行函数学习时,要求画出函数的图像,那么来说我们不能够单纯的就告诉学生这就是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生硬的记住,我们只能够大致的提出相应的图像来让学生进行学习,进行相关的数学建模,构建相关数学模型,在进行详细的学习时则要求学生根据函数的特点以及特性,一一对应,自己亲手进行描点连线来进行相应的划出图像,这样一来才能够更好的记住,让学生来明白学习的乐趣和自身的不足,主动积极的去进行下一步的数学学习,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团结协作和独自动手能力的发展。
3.教师引导学习贴近生活
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可以根据相关的数学内容,结合实际的生活规律,然后在这一过程中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从而让学生更加愿意去学习,去掌握相关的内容。例如在数学课堂中在讲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时,教师可以深入实际生活根据生活举出实际例子。例如“一个同学暑假打工赚取了2000元,随后将工资全数存进可以涨利息的银行之中,在存入后一年由于进行补习某门功课随后缴纳了1000元,然后又将钱和之前所获得的利息重新存入银行,问之后两年该学生可以一共获得多少钱?”通过构建相关模型,然后着重解决对于数学应用问题。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学习分析时,基于核心素养下,将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详细展开具体分析,然后以此来通过实际生活入手,思考数学模型,建立改善数学模型,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思想和管理方法,促使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促进学习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涛.高中数学建模与教学设想[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0):10.
[2]闫海燕.以数学建模为例,论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J].华夏教师,2018(31):34.
论文作者:胡炜华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建模论文; 素养论文; 教师论文; 硬币论文; 核心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