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论文_梁龙飞

浅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论文_梁龙飞

梁龙飞 四川省犍为县罗城中学 四川 犍为 644100

【摘要】在新时期人们对于人才的定义也有了全新的改观,除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技能之外,健康的体魄、乐观的态度及崇高的思想道德也纳入了其考量的范畴,因此,我国各地区也逐渐对各阶段的体育教学给予了重视与支持。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需要学生自发积极的参与,否则无法帮助学生很好的锻炼自己的身体,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自主学习的特点,同时就当前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重点围绕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展开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自主性学习;有效途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246-02

健康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因而长期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人才为教育目标,但是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旧聚集在学生成绩的提升上,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即便是部分学校配置了齐全的教学器械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此部分学生对于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自主学习意识非常薄弱,这些都亟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得到改进。

一、自主学习的特点

长期以来被动式学习观念始终影响着大批的学生,而这种意识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非常的不可取,从本质上来讲,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而学习的好坏则应由学生自主掌控,对自己负责人的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上会进行自我要求,反之,则自我放松懈怠,这些也是学困生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根本,自主学习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自发性,即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学习各阶段的准备,自发参与并落实学习的各项要求,这种主观上的自发性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其次,高效性。实践表明,自发参与与被动参与中的主体表现会出一定的差异,在效率上自发参与的有效性更高。第三,独立性。自主学习其强调的主体是个人,而无需依赖他人的管理及约束,但是这种独立性依然需要在遵循教师课程设计的前提下实现,因此,还是需要做好师生之间的沟通及配合。

二、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问题。首先,教学观念滞后。虽然当前的学校都非常注重新型教学理念的渗透及教学方法的运用,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即便是对这些新理念有所学习,教学实践依然我行我素,教学的内容与训练类别非常有限。其次,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部分教师理解出现误区,片面的认为给予学生自由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使得教学的秩序非常混乱,有限的课堂时间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2、学生的问题。高中体育与健康项目较多,且不同类别的训练下学生必然会产生一些“偏爱”的现象,较为普遍的是学生更倾向于羽毛球、篮球、排球等活动,而对于田径类的项目则相对排斥,究其根本,依然学生自身的体能较差、吃苦耐劳意识不强,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提升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1、提升教师的综合实力

作为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团队的强化也势在必行。学校可以利用空余时间组织体育教师进行二次培训,重点就体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学生心理辅导、体育科目拓展训练等方面展开。做好体育教学的评估,并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采用优胜劣汰的方式竞聘上岗,从多角度提升教师的自我管理及提升意识,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供较好的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做好学生心理引导,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念

当前的就业环境较为复杂,而学生在面对市场竞争时要想更好的抓住机遇也要自己不断的努力,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明白健康的体魄与学习一样重要,让学生在自我约束的前提下自发参与体育训练课程,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3、做好阶段性的课程总结,让学生在反思中认知自我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在训练中扩展自身的信息量,释放学习中的压力,因此,学生的自主性非常重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结及评价需要师生共同来完成,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评价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帮助其在反思中找出自身的不足与优点,然后在后续的活动中进行改进,提升自身的自主性。

4、营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学环境

首先,创建良好的教学条件。体育教学活动的场地器材等布局体现着对人的关爱。学生在红色的跑道、翠绿的草坪、整洁的场地、个性化的器材、人性化的布局和充满活力的运动场面下,无不感受到像处在世外桃源和诗一般的意境当中,这样的场景怎能不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其次,构建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营造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前提,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待,对学生要充分信任,使他们的课堂气氛是轻松自在的。

5、自主学习实践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首先,强调自主学习不能否定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的这种自主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逐步形成的。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在自主学习中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其次,自主学习不等同于自学。将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认为既然是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做主,那就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是对自主学习概念的错误理解。学生的自学行为不都是自主学习,自学是在没有教师授课或指导的情况下的学习,而自主学习仍然需要教师的指导,二者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脱离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来理解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难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针对要学习的内容能够自主进行安排。它是学生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认知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建立在学生平日里已掌握的知识之上,是帮助学生在已学过的知识基础之上去获得新的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掌握,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一种本领,它有利于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懂的新知识,学生在向老师询问的过程中会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老师对学生加强了解,能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提供有效的帮助,能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是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自主能力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老师可以对学生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法的提示,让学生根据提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自主学习除需要老师的帮助之外,同时也需要学生间的彼此合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性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在学习工程中吸取对方的优点,做到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达到双赢。

总结:意识对于人们行为活动的影响非常之大,同样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也是如此,自发、积极的参与体育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锻炼好身体,释放学习压力,因此,教学工作者需客观的进行教学现状分析,有意识的从教学方法上进行调整,全面的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了上述几点,教师自身也要进行自我完善,尽可能的学习和吸收新型的教学理念及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及理念,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会军.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J].学周刊.2012(16)

[2]姜振伟.浅析我市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05)

论文作者:梁龙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论文_梁龙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