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 青海德令哈 817099)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本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1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2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6例中出现呕吐1例、失眠3例和恶心2例,观察组35例中出现呕吐1例、失眠2例,无恶心病例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的联合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5.71%(2/35),低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血脂异常情况并降低心绞痛发生风险。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冠心病;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155-02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目前冠心病治疗的主要原则为最大程度的保护心功能[1-2]。本研究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本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1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41~78岁,平均年龄为(61.4±8.9)岁;病程为1~10年,平均年龄为(4.9±1.6)年;合并症:高血压17例,糖尿病7例,脑血管疾病6例,高脂血症15例;心绞痛情况:不稳定型22例,稳定型4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1~75岁,平均年龄为(62.8±9.2)岁;病程为1~9年,平均年龄为(5.1±1.9)年;合并症:高血压10例,糖尿病4例,脑血管疾病4例,高脂血症9例;心绞痛情况:不稳定型12例,稳定型24例。联合组35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43~78岁,平均年龄为(60.2±8.4)岁;病程为1~10年,平均年龄为(4.7±1.7)年;合并症:高血压7例,糖尿病3例,脑血管疾病2例,高脂血症6例;心绞痛情况:不稳定型10例,稳定型25例。两组例数、年龄、性别及病程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根据合并症给予对症支持。对照组接受阿伐他汀联合治疗方案,联合组接受曲美他嗪与阿伐他汀联合治疗方案。阿伐他汀用量:每次10 mg口服,每日1次;曲美他嗪用量:每次20 mg口服,每日3次。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
1.3 评价指标
2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血脂指标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受控,1周内未心绞痛发作;有效,症状获控制,心绞痛发作频率与程度均比之前有;症状无好转,未达到以上指标即为无效。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6.0版软件分析数据,疗效评价以“率”表示并行卡方检验,血脂水平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2周后的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完成2周的治疗,均可评价疗效。对照组36例患者获显效12例、有效16例和无效8例,联合组35例患者获显效15例、有效18例和无效2例,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2.09±0.21)mmol/L、(1.36±0.15)mmol/L、(1.17±0.09)mmol/L和(1.42±0.09)mmol/L,联合组治疗后的TC、TG、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2.81±0.33)mmol/L、(1.68±0.20)mmol/L、(0.96±0.07)mmol/L和(1.71±0.12)mmol/L。联合组的TC、TG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36例中出现呕吐1例、失眠3例和恶心2例,观察组35例中出现呕吐1例、失眠2例,无恶心病例发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随访中的心血管事件比较
随访6个月中,对照组36例出现心肌梗死3例、心绞痛8例、2例心律失常,联合组35例出现心肌梗死1例、心绞痛2例,两组均无心源性死亡病例,联合组的心绞痛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内科疾病,主要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主要表现为心肌功能障碍等[3]。该病的致死致残率较高,如不及时治疗将给带来严重的后果[4]。曲美他嗪为哌嗪类衍生物,可调控心肌细胞代谢,具有抗心肌缺氧的作用,对改善心功能有较好效果[3,5]。本研究在阿托伐他汀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78%,表明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冠心病治疗上效果显著。进一步分析两药物对血脂异常的影响发现,与单用阿托伐他汀相比,血脂四项指标均获改善,提示曲美他嗪可提高阿托伐他汀的降脂作用。
远期随访分析发现联合组的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两药物联合使用对于心绞痛症状改善有长期效果。此外,由于曲美他嗪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最终有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且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不良反应未增加,引起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无需停药即可自行改善,对后续治疗影响不大,提示联合方案的安全性较好,患者可耐受。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好,可改善血脂异常情况并降低心绞痛发生风险,安全有效,可考虑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凤玲.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23(2):2805-2806.
[2]张辉.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107-107.
[3]吴昱华.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75-76.
[4]刘楠,郭彩云,高兵.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160例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7):1416-1417.
[5]王晓冬,曾波,许春平.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NT-proBNP、hs-CRP、Fib及心脏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5,14(4):335-337.
论文作者:王文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冠心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绞痛论文; 曲美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