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军

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军

甘肃宏达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省 745200

摘要:城市道路支撑着城市交通网络,保证城市道路的施工质量,有着深远的意义。为了提升城市道路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确保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加强科学规划,应树立现代意识、质量意识和超前意识,加强科学理论和技术运用。本文从道路施工的质量要求、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及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这三个方面对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进行阐述。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处理;路面施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地方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越来越紧密。许多公路由于断面形式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化功能的需求,其设计标准开始向城市道路靠拢。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同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研究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使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更好的指导实践施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道路施工的质量要求

城市道路要提高通行能力、给人们出行、物流带来方便和畅通,要达到这方面的功能,就对道路施工质量提出如下要求。

1、路面的质量要求

(1)避免路面裂缝产生

裂缝是路面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按照类型不同,又可以分为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在施工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路面裂缝产生。

(2)保证路面平整度

平整度是公路路面施工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路面不平,必然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和通车安全,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取适当处理措施。

(3)控制公路路面施工中离析问题

在公路路面施工中,离析也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出现在摊铺过程中。离析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效能,进而大大降低公路路面的质量。因此要采取措施控制离析问题。

2、路基的质量要求

(1)具有稳定性

为了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等其他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或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具有水温稳定性

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特别是季节性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的变化,路基将发生周期性冻融作用,形成冻胀和翻浆,使路基强度急剧下降。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强度不致显著降低,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强度

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致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变形,要求路基具有足够强度。

二、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软弱地基中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针对这种不利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地质情况,应该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确保道路施工的质量。

1、灰土和素土垫层法

将基底以下湿陷性土层全部挖除或挖至预计的深度,然后以灰土或素土分层回填夯实。垫层厚度一般为10~30m。它消除了垫层范围内的湿陷性,减轻或避免了路基因附加压力产生的湿陷,可以使路基的自重湿陷表现不出来。

2、强夯法

夯实法早在2000年前就已采用,从古老的小能量夯实发展到重锤夯实,夯实深度越来越大。近年来强夯的出现,突破了原来的夯实机理,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黄土湿陷性地区,当要求消除湿陷性的黄土层厚度为1~2m时,宜采用重锤夯实法,当要求消除湿陷性的土层厚度为3~6m时,宜采用强夯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挤密法

挤密法又称深层捣实法,是一种人工复合路基,属于深层加固路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沉管的方法在路基中形成桩孔,通过在桩孔内填夯灰土、素土、粉煤灰、水泥石灰等材料来挤密加固路基。该类桩可以土治土、就地取材、工期较短、费用较低,对湿陷性黄土可以消除浅层和深层部分或全部湿陷性,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应用广泛。

4、混合搅拌法

混合搅拌法包括高压喷射法和深层搅拌法两种,前者是利用高压射水切削路基土,通过注浆管喷出浆液,就地将土和浆液进行搅拌混合,形成一种加固路基土的新方法,后者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路基深部将黏土和水泥浆强制拌和,使软黏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性和足够强度的路基土。深层搅拌法的固化材料有水泥、石灰等。其加固机理是将水泥掺入黏土后,与黏土中的水分发生水解和水化反应,进而与具有一定活性的黏土颗粒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结晶化合物,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或空气中发生凝硬反应,使水泥有一定的强度,从而使路基土达到承载力的要求。

5、预浸水法

一般适用于湿陷性土厚度大于10m、自重湿陷量大于50cm的场地,用来消除土的自重湿陷性,这种方法可消除地面以下6m全部上层的湿陷。此方法需要一定的浸水时间和停水时间,才能进行施工。

三、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施工技术

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施工质量的好坏同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影响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研究城市道路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严格控制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使道路路面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更好的指导实践施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

1、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的高质量拌合是进行路面施工的前提,应用的施工材料主要包括矿粉、集料,原料要在干燥的情况下进行融合,合理的控制各种材料的使用量,使得各种原料在适宜的温度下,在规定的拌合时间内完成拌合操作。沥青混合料拌合后要尽快投入使用,如果放置的时间过长,暴露在外界空气中,会使混合料

中的水汽蒸发,温度逐渐下降,甚至存在离析质量问题,不能满足路面施工的要求,增大路面压实难度,给沥青路面的后期使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城市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有很大的关系,要根据原料同施工场地的实际距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最优的运输途径。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就会使沥青混合料的温度下降,无法满足施工操作规定的温度要求,降低路面施工质量,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应在保障运输时间最小化的基础上,保证混合料不存在离析的现象,才能进行后期的压实工作。运料车中的沥青混合物温度不满足要求时,会影响碾压和摊铺工作,需要进行保温处理或到距离施工场地较近的拌和站进行加工。在选择沥青混合料运输设备时,尽量应用具备卸载功能的金属板运输车,还可以将薄膜防粘剂涂抹在车槽内部,保证运输车槽的严密性和清洁性,保证混合料的质量。

3、城市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及碾压

在对城市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中,沥青层的摊铺温度和级配是影响防水层施工质量的两个主要方面。要想提高沥青层的摊铺技术,增强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需要按照标准严格的控制摊铺的温度。定时对运料车中的沥青混合物、压实温度、摊铺温度和防水材料等各个环节的温度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温度都符合施工标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城市道路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的碾压包括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首先,在进行初压时要严密的观察路面是否平整,工作人员必须要拥有良好的技术,发挥高质量碾压设备的优势,为路面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路基作为公路及城市道路公路基础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路基施工中,必须要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公路及城市道路施工要求完成施工。公路及城市道路有了质量保障,才能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进程,确保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廖敬楚.关于公路及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5,10:21-22.

[2]吴凤子.试论城市道路路面施工关键技术[J].中外建筑,2015(1):163-164.

[3]何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4,05:703-704+714.

论文作者:张维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公路兼城市道路功能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张维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