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化学论文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教材论文,教学实践论文,初中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9月,威海市初中化学学科开始步入新课改革实验阶段,使用的教材为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五四制)》。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体系的构建、教材体例的确定、教材内容的选择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较传统教材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下面结合我区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要重视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强化基本观念的指导作用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形成一些基本的学科观念,如物质的变化观、元素观、微粒观、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物质的分类、化学的社会观、价值观。一方面,这些基本的化学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它是在具体的化学知识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内化、概括、提升而形成的。这些基本观念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基本观念对相关的具体知识的学习,又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一些具体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在这些基本观念的指导下进行。

例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第2节“水的分解与合成”,本节内容是以“水的分解”和“氢气燃烧”这一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为平台,重点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等核心概念和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物质世界的微粒观、变化观和化学反应的能量观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初步形成这些基本观念。要让学生明确,我们研究化学反应,就是为了获取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这样又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化学研究的目的观。

再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第4节“元素”,本节是第一次系统引进和学习元素的概念,第一次站在理性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物质的元素组成。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了地壳中的元素组成后,最好能向学生补充说明,人体也是由有限的几种元素组成的,然后概括出自然界的所有物质,都是由有限的元素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的,最后可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提升——形成物质世界的元素观。

另外,在对本节关于“单质与化合物”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站在物质分类的基本观念上开展学习,而不能仅仅定位在化学知识学习的层面上,如可以向学生提供比较熟悉的几种物质,像氢气、氧气、水、二氧化碳、氯化钠、铁、镁、碱式碳酸铜等,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这样,一方面可引导学生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学习“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明确,采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进而初步形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基本观念。

二、要加强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

化学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突出特点是宏观与微观的联系,这也是化学学科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化学既研究物质宏观上的性质和变化,也研究物质微观上的组成和结构,因为微观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宏观的性质,宏观的性质和变化皆归因于微观的组成和结构。所以引导学生形成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思维方式,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例如,八年级第二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一节,教材的设计主要是以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物质——“水”为载体,学习有关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在第一节中,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微观上分析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等;在第2节中,通过水的分解和合成这一化学变化的宏观事实和现象,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认识物质的构成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再如八年级第六单元第1节“燃烧与灭火”之次级主题——“爆炸是如何产生的”,教材对此部分内容的设计配有图片,旨在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视角对宏观的爆炸现象进行分析,形成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另外还有“化学式的意义”“氧气的化学性质”等内容的学习,教材中均配以图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上进行呈现,目的是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化学学科的特征思维方式。

三、要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是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高度概括,为此,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三维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

教学过程应该是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科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灭火”一节中,关于“灭火的原理和燃烧条件”的学习,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适当的启发和诱导,让学生自我提出问题:灭火的原理是什么?物质燃烧的条件又是什么呢?然后让学生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想与假设,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相互交流与评价,最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获得结论。

这样的教学,是以“灭火的原理和燃烧条件”这一化学知识的学习为载体,让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化学知识,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和掌握了观察、分析、归纳、对比等科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精神,同时形成了一些基本的科学观念和学科观念,如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控制燃烧的条件,就能控制燃烧,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就能控制化学反应的重要学科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化学知识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体现;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四、要深刻理解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定位

新教材的实施,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怎么教了,也不知道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其中“怎么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而“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则是一个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定位的问题。那么到底该教什么呢?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教”课程目标。首先要对本节知识目标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考虑通过什么样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获得这些知识,同时还要考虑在获得这些知识结论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怎样的情感体验。

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第1节“水分子的运动”之次级主题——“水的三态变化”,本部分内容是以学生最熟悉的“水的三态变化”这一最常见的生活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建立联系,得出“水的三态变化”是由于“水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及间隔大小发生改变而导致状态的变化的结论,然后进一步概括提升形成共性——分子的基本性质。所以本节内容的核心及最终的落脚点不是水的“三态变化”本身,也不仅仅是“水分子”的运动,而是分子的基本性质。有的教师由于对本节内容缺乏理解,把教学重点定位在“三态变化”本身或“水分子”的运动上。

再如本节第3课时——“水的人工净化”,本部分是以学生熟悉的黄泥水为代表,通过对黄泥水进行净化的过程,学习和掌握过滤、蒸发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所以,本节教学重点应该定位在学习和掌握过滤、蒸发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实验操作技能上。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最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每个实验台预先放置一瓶黄泥水,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把你面前的黄泥水净化成纯净水?以此创设情境,用问题来组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黄泥水中的杂质除了有不溶性的固体、细菌外还有可溶性的固体,以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对于过滤与蒸发的操作,教师可边讲边进行演示,其中过滤的原理可提示学生与筛子的原理是一样的。

这样的教学是让学生亲历实验探究过程,既学习了黄泥水的净化,又学习和掌握了过滤、蒸发的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内容的价值得到了突出的体现。但是实践中发现,有的教师对本节内容缺乏理解,在定位上产生错误,知识和技能混为一谈,把技能性的问题知识化,泛泛的讲,在教室讲净化黄泥水的步骤,讲实验、讲操作。我们知道,技能性的问题主要不是讲出来的,在掌握要领的前提下重在训练。

五、要转变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实施“科学探究”学习

我们知道,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化学课程改革的最亮点,就是把“科学探究”作为化学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并使之在《化学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而突出的定位。这为我们实施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我们要把“科学探究”提高到化学方法论的高度来认识。首先要使之形成一种理念,然后变成全体化学教师进行化学教学的自觉行为——即要通过科学探究获取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的化学课程把化学学习定位为一种问题的解决活动。而科学探究就是一个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如在对八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1节“认识空气组成”内容的学习时,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首先问学生,根据你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你对空气有哪些了解?学生会说出知道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等。教师可进一步进行引导,对于空气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便会展开思维的翅膀,提出很多问题:如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什么成分?空气的成分是谁最先发现的?空气的用途有什么?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含量)是多少等等。这时教师便可顺水推舟,向学生提供一些必需的仪器和条件,让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空气组成的结论。这些过程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解决的。即使最后的实验有误差也要在老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学生的自我分析得到解释。

再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传统的做法是先由教师讲述和演示,然后由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我们现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传统的做法,要在实验室里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把他们设计成一系列探究性实验,通过学生亲身的实验探究过程,获得有关知识结论。

当然,科学探究的方式有很多,化学学科特点决定了科学探究的最主要形式是实验探究,另外还有调查、访谈、阅读及上网等。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价值,树立全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但不是教学的唯一。我们要深入分析和深刻挖掘教材内容所蕴含的各方面的价值,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一方面,对于知识教学,一定要“依标靠本”。“标”即课标,“本”即课本、教材。《课程标准》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行动纲领,行为指南。教学中决不能脱离课标和教材,随意扩充和添加那些繁、难、偏的知识,增加学生额外的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对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其他方面的价值,诸如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价值要进行最大限度的挖掘。

如对九年级第三单元第2节——“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内容的学习,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学生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本身,重要的是要把它设计成一系列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在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得金属活动性顺序这一知识结论,并学习和掌握如观察、对比、归纳、控制实验变量等科学方法。

再如八年级第二单元第1节“水分子的运动”之次级主题——“水的人工净化”内容中,开始的寥寥五行字,文字量很小,但此部分内容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价值却很大。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淡水资源贫乏状况,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对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有重要的意义。

再如九年级第三单元第3节“金属的锈蚀与防护”之次级主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此部分没有什么知识性的内容,主要是要通过该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培养可持续发展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化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新教材的全面实施,向我们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积极探索,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通过对新教材的有效把握和合理运用,推动化学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走向成功。

标签:;  ;  ;  ;  ;  ;  ;  

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与思考_化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