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深基坑支护的工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关系到能否安全的进行施工,所以,在对其进行施工时,对于技术方面一定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土建基础工程;应用分析
引言:
针对基础工程施工中相应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明确深基坑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按照相应设计要求来实现土钉支护施工技术、土层锚杆施工技术、护坡桩施工技术的规范落实,并将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贯穿于该工程施工的始终,为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标准落实并提高施工质量与综合效益奠定基础。
1 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类型
1.1土钉墙支护
此支护方法较为常用,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在施工时,是将细长杆,密集布置到深基坑内部,在细长杆上,铺筑钢筋网,通过喷锚处理后,形成保护层,保护基坑土体。此技术在15m深度的基坑中,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结合应用其它支护方式,能够降低成本。需要注意的是,此支护方法不可以应用于地下水位高的区域,极易受到建筑物沉降与移动等的影响。
1.2土层锚杆支护施工技术
土层锚杆施工主要是通过锚杆钻机钻孔直接到达预计深度,然后再注入水泥浆以保护孔壁,同时穿钢丝绞线并进行多次补浆施工,最后基于满足设计要求强度下锁定张拉。在施工中应注意:首先,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的要求在施工现场明确锚杆的位置,并让锚杆机就位,经细致检查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钻孔的工作;其次,作业过程中,如果遇到异常问题或遇到障碍物时应立即停止钻孔,详细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后方可继续作业;再次,对锚杆水平方向上的孔间距进行严格控制,将其误差控制在50毫米以内,垂直方向上的误差不能超过100毫米,而且钻孔底部的偏斜尺寸应控制在锚杆长度的3%以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接下来的工程的质量。
1.3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由带锁口或钳口的热轧型钢制成,把这种钢板桩互相连接就形成钢板桩墙,被广泛应用于挡土和挡水。目前钢板桩常用的截面形式有U形、Z形和直腹板形。打桩前应对钢板桩的质量进行检验与校正。为了控制打桩的精度,导架、围檩桩应有规定的间距,双面围檩的间距通常比钢板桩墙厚8-15m。打设时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桩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
1.4地下连续桩支护
地下连续桩支护施工对投资量有一定的要求,与其他深基坑支护技术相比,地下连续桩支护需要投入的资金量相对较多。且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很多的处理工作,其对人力资源和物理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地下连续桩支护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适用条件:一、深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或者三级。二、软土场地中的悬臂式结构应该控制在5米之内。三、地下水位高度要超过基坑底面。虽然该技术在实际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对地下水侵蚀产生抑制作用,但由于其成本造价较高,所以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地下连续桩支护主要应用于建筑物相对密集的施工地区。地下连续桩支护施工对支护刚度有一定的要求,施工人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确保支护刚度的侧压承受能力能够满足支护主体的刚度要求,能够对支护主体起到支护作用,从而降低支护主体开挖之后变形的概率。将地下连续墙支护施工技术应用于地下工程,能够降低地面沉降,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承载力、稳定力、安全性等能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且随着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不断完善,地下连续桩支护支护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搅拌水泥桩支护
搅拌水泥桩支护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形成塔接式的水泥挡墙。由于水泥本身具有显著的固化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起到支护的效果,同时也不会对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不过该方式也具有显著的局限性,即覆盖范围相对有限,只能作用于施工临近的周边区域。
1.6护坡桩施工技术
成桩率比较高和施工操作比较简单是护坡桩施工技术最为突出的特点。这种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在护坡桩施工中,集中使用的技术是钻孔技术,需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守工程设计的标准,保证施工能够按照要求进行,从根本上保证成桩的质量。在护坡施工技术中,需要进行多次注浆,直至成桩为止。因此,注浆施工流程需要倍加关注,掌握好施工模式和方法,提供成桩的几率,提高支护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 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2.1施工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工作目的是使深基坑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作用于建设使用。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做好深基坑承台面积与钢板桩的测量工作,并通过测量与地面的标高,来调整其尺寸的适用性。这样一来,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就能控制土方开挖的深度。此外,在施工前,还要调整好钢板桩的尺寸,即采用标准板来进行两到三次的测量,以将缺陷问题规避在施工准备工作阶段。具体来说,就是将钢板放齐,并在下放敷设方木,来保证钢板的作用质量。对于深基坑施工中的插桩作业,施工准备工作人员应通过控制其长度和桩顶出露于地面的高度,来进行控制。即通过测量导向架的长度,来提高插打位置的准确性。同时,施工人员还应认真检测导向架的垂度,以提高问题控制的效率。
2.2监测预警工作
监测预警工作是在施工过程中的全面管控。尤其是针对地势复杂的基坑工程,对于周围环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基坑工程难度大,施工时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所以施工方应从施工的特点来确定监测的范围,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监测方案,对需要监测的内容等进行合理把控,以保障施工的安全运行。监测的内容包含支护结构、工况、建筑物、地下管线等。
施工方首先应该将积淀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的区域内,然后将基点设置在空旷的易观测区域。此外,对于基点的埋设,要做到稳定牢固,然后利用水准仪进行监测。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要确定最优化的监测方案。例如水平位移监测就是对围护墙的监测,也是现阶段大型基坑工程的重要监测内容,以监测结果来分析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此外,还包括垂直位移监测,可以针对坑底回弹等现象进行分析,然后得出相应的数据结果。
2.3做好对支护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往往也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要涉及到众多的工序,对施工顺序的严格把控对于施工安全管理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很多基坑工程中都是将开挖与支护两项工作共同进行,因此必须要做好施工顺序的规划,其基本原则是“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具体来说、就是必须要在上一阶段支护施工完成后,才能继续下一阶段的开挖施工。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工程具体条件对施工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尽可能控制支护结构的位移,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工作对于保障主体施工的稳定进行具有显著的作用,且深基坑支护工作的普遍程度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明显提升。因此,深基坑建设也必然要应对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对具体的施工技术进行合理分析,并结合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主义事项,为今后的土建基础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伦康.分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5(01)
[2]彭芃,鲁俊男.探析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4(11)
[3]火映霞.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7(02)
论文作者:李想,王斌,杜国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板论文; 基坑论文; 工作论文; 技术论文; 护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