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放在论文,群众利益论文,高于一切论文,位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正在全省广泛开展。讲学习,不仅要学好理论,而且要向实践、向群众学习,这也是最基本的学习;讲政治,就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讲政治的重要体现;讲正气,就要增强群众观点,这是每个领导干部立身做人的根本,也是讲正气的一项基本要求。搞好“三讲”教育,必须认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下大气力解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从根本上端正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从而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党风政风的进一步好转。下面,我就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谈几点意见。
一、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
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既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感情问题、党性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学习历史唯物论,当前要更多地强调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需要,是改进领导作风、做好各项工作的需要,也是改造世界观、反腐倡廉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解决如何对待群众的问题,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做好团结和组织群众的工作,对于进一步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迎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的严峻挑战,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
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与主张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彻底划清了界限,认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要的决定力量。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之上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把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四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反复证明,只有自觉坚持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集中群众意志,代表群众呼声,制定符合群众利益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蓬勃发展,我们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创造辉煌。
其次,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的根本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是人民群众参加的、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中共十五大确定了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提出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回顾20年来的改革历程,我们闯过改革旧体制的几大难关,每一步都是依靠群众的伟大实践和首创精神。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更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所有任务都要靠群众去完成,经验要靠群众去创造,困难要靠群众去克服,问题要靠群众去解决。可以说,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保护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才能始终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的力量源泉,跨世纪奋斗目标才能实现。
第三,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是抵御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图谋及“和平演变”挑战的有力保障。
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继续推行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政策,大力实施“接触——遏制”战略。特别是随着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美国一极坐大,霸权心态恶性膨胀,对我“西化”“分化”的步伐正在加快。他们对我国从“接触”,到“遏制”,到“围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多管齐下,其用心之阴险,手段之恶毒,无所不用其极。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公然置国际关系准则于不顾,用5枚导弹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馆舍严重毁坏。这一暴行决不是孤立的、偶然的,而是其“遏制中国”整体战略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的战略性试探,同时也包藏着利用敏感时期引发事端,以变促乱、乱中伺变的险恶居心。但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错误地低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的爱国力量。事件发生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举国上下群情激愤,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暴行,坚决支持党和政府的严正立场,发出爱我祖国、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的最强音,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团结御敌、不可战胜的强大凝聚力和民族精神。这表明,反对“西化”“分化”、抵御“和平演变”的伟大力量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如同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的,群众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只要我们坚决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我们的力量就是无敌的,西方敌对势力的任何图谋都是不能得逞的。
第四,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的重要途径。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江泽民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党一天也不能生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和形成了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路线。依靠这条群众路线,我们党动员起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赢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成功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我们的生命线,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干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执行得不好,党群干群关系受到损害,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作为来自群众又为群众服务的广大干部来说,这些道理不难理解,而使人民群众难以理解的是如今有些干部为什么忘本,为什么置党和人民的事业于不顾。尽管当前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党员干部中,有的官僚主义严重,不关心群众疾苦,对群众冷漠无情,甚至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有的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有的一事当前先替个人或小团体打算,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加重群众负担;有的贪图安逸,追求奢侈,吃喝玩乐,一掷千金;还有的“傍大款”,甚至搞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等。这些虽然发生在个别地方、少数人身上,但影响极坏,危害极大,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破坏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理所当然地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以至愤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这个问题上,历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我们要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主义思想精华,认真汲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惨痛教训,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政治高度,切实解决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真正使群众气顺心畅,使我们的党群干群关系,像革命战争年代那样水乳交融。这样,我们党和国家才会更加兴旺发达,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自觉把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在工作中尤其需要进一步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具体来说:
第一,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宗旨。我们无论战斗在哪条战线,从事何种工作,都要高度重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忠实代表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认真履行为群众谋利益的责任。要树立群众观点,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坚定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增进群众感情,满腔热情地关心群众、爱护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与人民群众的命运息息相通,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用无私奉献报答人民群众的养育之恩。要维护群众利益,将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把群众幸福放在个人幸福之上,当个人利益同群众利益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群众利益,在献身人民群众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坚持群众标准,始终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准则,每项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征求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要求,倾听群众呼声。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把自己称作“中国人民的儿子”,充分表达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情。我们作为人民群众的勤务员,更应该摆正个人和群众、公仆与主人的位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追求和最大乐趣。
第二,为群众为实事、办好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事,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要紧紧扭住这个中心不放,加快发展,把经济搞上去,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更多的利益。发展慢了,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群众就会不满意,就会出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还要关心群众疾苦,帮助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热点问题,如帮助群众解决就业、上学、医疗、住房、养老以及柴米油盐、菜篮子等等问题,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特别是对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深刻变化中遇到暂时困难的群众,更要关心他们的利益,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千方百计地安排好他们的生活。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努力加以解决。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要讲清楚,取得群众的谅解。而现在有些干部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当成耳旁风,对群众要求解决的问题一拖再拖,这样一来,就会意见变成义愤,小问题变成大疙瘩,以至形成干群关系的对立。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群众最通情达理,群众对干部的要求并不过分。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为他们排忧解难,群众就会满意。
第三,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党和政府各级干部手中的权力,归根到底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我们权力,是让我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如果我们服务得不及格,失去人民信赖,人民完全可以收回这种权力。领导就是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职务越高,权力越大,只能说明我们对人民担负的责任更大,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望更高。权力具有两重性,用之得当,就能更好地为人民做事,进一步使党和群众关系密切起来;如果用之失当,甚至滥用权力,欺压百姓,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就会走到人民的反面,被人民所唾弃。因此,我们要摆正领导和群众的关系,自觉地把自己摆到公仆的位置上,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为群众掌好权、用好权,做到为政一任、造福一方。决不能把权力商品化、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侵犯群众的利益。
第四,坚持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党和政府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人民的利益,就是党和政府的利益;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和政府负责。凡是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也就是党和政府所要求的,必须尽力做好;有损于人民利益的事情,也有损于党和政府,必须坚决反对。我们要从党和政府与人民利益一致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自觉地把二者结合起来,防止和克服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有一种倾向,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而不对群众负责。有这种倾向的同志,想问题、办事情往往不从本地实际出发,不顾客观条件和群众承受能力。这样的干部“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满意”,“只要领导喜欢,不怕群众埋怨”,甚至采取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的办法强制推行。这些同志看起来“上级观念”很强,其实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其用心是为了获取上级领导的赏识,以便达到个人的目的。还有一种借口对群众负责而不服从上级领导机关正确决策的倾向,为了个人、小团体利益或者本地区本部门的眼前利益,不顾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拒不执行上级的正确决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两种倾向都是同党和人民的利益相背离的,都是与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一致性的观点不相容的。人民群众利益有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之分,我们要关心群众的眼前利益,照顾局部利益,但更重要的是关心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吃透上情,摸透下情,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是真正对上级负责,对人民负责。
第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工作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强烈意识,就不会有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群众对党和政府满意不满意,一看政策,二看作风。有好的政策,没有好的作风,好政策也难以落到实处。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拜群众为师,从群众智慧中汲取营养,把我们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不要有官气,力戒妄自尊大,杜绝弄虚作假,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做“实事求是派”、“求真务实派”。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批评,及时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农村实行村民直选、财务公开以及一些地方部门实行的政务公开、服务承诺、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等等,实践证明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的有效途径。干部的表率作用最有说服力,干部的人格力量最有影响力。只要我们心系群众,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就一定能够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三、既要相信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引导群众
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活动并不是随意的,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因此,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既要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又要善于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对群众采取官僚主义、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对群众持“自发论”的观点、做群众的尾巴也是不对的。邓小平同志指出,“在今天的中国,决不应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担负起教育启迪群众、指导带领群众的神圣职责,帮助群众真正认识、切实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引导群众更好地发挥其创造历史、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的伟大作用。
要善于分析判断,正确集中群众意见。
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验不足,会面临许多困难,群众也会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群众有先进、中间和后进之分,群众的意见有正确与错误之别,群众的情绪也有积极和消极的不同。作为领导者,既要虚怀若谷,虚心听取不同意见,又要善于分析判断。正确的意见要认真听取,不正确的意见也要耐心解释。要善于抓取群众中反映事物本质、代表发展趋势、体现根本利益的正确意见。所谓“从群众中来”,就是要把群众中的正确意见集中起来;所谓“到群众中去”,就是再把这些正确意见贯彻下去,最终变为群众的意志和行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整体的工作过程,而核心问题就是领导者与群众密切结合,发现、培养群众中的大胆革新者,千方百计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可靠的群众基础,也才能有效地指导广大人民群众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要坚持正面灌输原则,搞好教育引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不可能在工人运动或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需要从“外面”加以灌输,人民群众对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认识和把握需要科学的启发和引导。应当看到,几千年形成的旧的传统和陋习还在人们身上留有痕迹,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也对人们的思想带来消极影响,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及“和平演变”从来就没有停止,如果我们放弃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近来发生的群体上访事件表明,必须坚持不懈地搞好思想信念教育,强化人们的精神支柱。否则的话,信仰模糊,精神空虚,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甚至邪教狂热就会乘虚而入,占领我们的城乡思想文化阵地。要引导广大群众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引导他们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由自发走向自觉,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和根本利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政治优势。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关系的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正在暴露出来,涉及人们利益、影响人们生活的热点难点问题也逐步增多。因此,部分群众思想上产生困惑,对改革前景特别是对国有企业三年解困信心不足,对自身前途忧心忡忡。这就需要通过深入细致、耐心扎实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解疑释惑。要向群众讲清楚,改革是为了加快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在改革过程中,个人的眼前利益可能会有所损失,但最终将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得到回报。要教育群众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认清改革发展的光明前景,正确对待暂时困难,增强对改革的信心。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做工作,把道理讲清楚,让群众真正认识改革代表着他们的根本利益,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四、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承担着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进行民主监督的职能,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在反映群众呼声、表达群众意见方面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也是政协的生命线,是政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政协的特殊性质和作用,要求政协必须认真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更好地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保持更加密切的联系,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政协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肩负的光荣职责,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独特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群众利益实现好、维护好,把所联系的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
要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反映群众呼声。参政议政是政协的重要职能,调查研究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基本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使建议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成功的做法是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深入调查研究,为党政决策更加符合群众利益、体现群众愿望发挥作用。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在调查研究中要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对侵犯群众利益的现象,要大胆直言,敢于反映。调查研究的过程也是向群众学习的过程,要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请教。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总结带有普遍意义的新鲜经验,为党委、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
要发挥政协优势,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政协由来自社会各界的委员所组成,每位委员又与各界群众有着广泛的联系。群众的心声我们听得多,群众的脉搏我们摸得准。由我们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同样的道理,群众容易接受,同样的工作,群众容易理解。要针对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把党所制定的改革政策和发展目标原原本本地向群众解释清楚,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投身于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
要大胆探索,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今年省政协提案委与省电视台合作,将委员提案筛选搬上屏幕,使政协的民主监督与新闻的舆论监督有机结合,收到了明显效果。各级政协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广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更好地调动起来,使政协联系群众的渠道更加畅通,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从而把新时期人民政协的工作做得更好。
标签: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论文; 群众观点论文; 群众路线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