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的社会主义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论文,战略论文,价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反贫困战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在当代历史课题的。
立足于反贫困走出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
在谈到整个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停滞“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同时,鉴于过去的教训,必须改变闭关自守的状态,必须调动人民的积极性,这样才制定了开放和改革的政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4页)。这段论述提纲挈领地指明反贫困是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中国应该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提出以现代化建设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具体途径,确立了反贫困的战略地位,是反贫困战略的科学概括。
邓小平反贫困战略内涵丰富。1987年邓小平在与外宾的谈话中说:“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9页)邓小平把中国同西方发达国家作比较,提出“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步骤,要在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可见邓小平讲的贫困问题是指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邓小平把建设现代化作为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提出改革开放政策,这就表明反贫困必然是以发展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变革。邓小平不断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存在着贫困,而且表明在发展生产力解决贫困中存在产生两极分化的可能性。邓小平的反贫困战略既解决生产力落后的贫困,也要解决生产力发展中出现的两极分化。从这些内容看,邓小平的反贫困战略不止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9页)如果认为中国的反贫困只是为了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那就不可能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70几年来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社会变革的伟大意义,不符合邓小平对中国贫困的问题的界定,也不利于我们理解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的社会主义价值。据此,我们认为邓小平的发展战略首先是反贫困战略。反贫困是邓小平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它体现了邓小平发展战略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本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邓小平发展战略就是反贫困战略。
新中国建立后,囿于消除一切不平等的社会理想和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党内左倾思潮抬头,担心物质利益上的差别产生阶级斗争,导致政权变质。因而把穷看作中国的一个长处,富则不妙,在对社会主义认识上形成了误区:生活水平的差距视为两极分化,共同富裕当作同步富裕;战争年代的供给制当作共产主义,平均主义成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视为新中国与旧社会差不多的根据;产生生活水平差距的商品经济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的土壤。“四人帮”则推波助澜,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观点。奢谈穷而耻言富,贫穷光荣,致富招祸成为一种社会氛围,严重阻碍了中国由贫穷向富强的转变。面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邓小平在不同的场合一再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重要的拨乱反正,从此我们党便从中国所处的贫穷落后状态出发考虑问题,在政策上扣住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主题。立足于中国贫穷落后这个实际和解决贫困问题的需要,邓小平明确了社会主义的任务,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的价值所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把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何搞社会主义这个党在指导思想上长期未能搞清楚的问题搞清楚了。
立足于反贫困实现社会主义主题的时代定位
针对当代世界南北两极分化,大部分国家处于贫穷落后状态,人类文明继续发展因而面临严重障碍的事实,邓小平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两大问题,强调发展问题是核心,把中国的反贫困同时代特点联系起来,实现了社会主义主题的定位。
第一,发展经济的定位。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展经济成为中心任务。但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把生产力多层次状态和商品经济所决定的利益差别当作阶级斗争的根源,把利用这个差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搞修正主义,阶级斗争便提到社会主要矛盾的位置。这样,经济发展的途径被堵塞,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迟迟不能确立。邓小平立足于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看到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威胁,认为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就立不住,人民不相信,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反贫困的需要中,他看到人们之间利益差别存在的必然性及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制定了利用这些差别,最终消灭这些差别的改革政策。通过发展经济的主题定位,从党的工作重点到具体政策实现了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性转变。出于对贫困的危害性的深刻认识,邓小平把经济建设当作最大政治,在实践中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正确处理发展经济和反对自由化思潮的关系,发展经济和“反和平演变”的关系,发展经济和反腐败的关系。因此,这些年来尽管国内外风云变幻,出现了比五、六十年代更为复杂的惊心动魄的情况,全党都保持了清醒头脑,没有偏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轨道,没有重犯过去那种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改变正确路线那样的错误,经济建设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第二,利用资本主义的定位。如何认识和解决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突出课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这样一些落后国家的建立,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形成十分奇特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虽然矛盾重重,却因为在经济现代化方面居于领先社会主义的地位,在资本的国际扩张和改良政策的实施中缓和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社会主义虽然生机勃勃,却受制于前现代社会种种因素,经济落后,新旧矛盾冲突激烈。社会主义既有在制度上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一面,又有在现代化方面与资本主义相通、利用资本主义的一面,两种社会制度之间存在相互利用的竞争关系。但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采取必欲置于死地的包围封锁和颠覆政策,在这种严峻形势面前,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落后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急于在世界范围内埋葬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处在剑拔弩张的对抗之中。在两种制度的对抗中,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还形成非社即资的思维模式,利用资本主义问题长期不能取得突破,成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严重挫折的重要因素,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贫困状态中看到社会主义的先天不足,认为要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压力,坚持社会主义,关键要解决自身的贫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6页)。他从解决贫困问题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出发,肯定社会主义不仅要利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而且应借鉴资本主义属于现代经济管理的一般经验,提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针对西方对中国发展起来的担心,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起来也有利于发达国家,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共同发展以及“一国两制”的思想。从有利于在竞争中利用资本主义出发,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对外政策,以便抓住有利时机,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尽快改变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不利地位。这种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新型关系的确立,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能发展生产力的优越性的自信,也表明了他对社会主义存在问题的求实态度,为我们提供了在解决中国贫困问题中处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三,建成社会主义的定位。马克思曾经提出社会主义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阶段,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消灭阶级,向共产主义过渡。由于高估现实社会主义发展程度和为一系列胜利所鼓舞,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着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倾向,从而把现实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所讲的社会主义混淆了。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出现的问题看,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解决贫因问题,使社会主义能够生存,在此基础上清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存在的前现代社会的残余,建成社会主义,结束同资本主义竞争中的不利局面,促进广大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状态的改变,战胜资本主义,然后才谈得上向共产主义过渡。邓小平以他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明确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5页)。邓小平把社会主义不够格与中国贫困问题联系起来,摈弃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理想化色彩和空想成分,从社会基础上肯定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一个建成问题,引导我们党在实践中专注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完善。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把我们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落到实处。
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给社会主义的时代定位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据的。马克思依据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现代化发展程度,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理论。由于西方国家率先在现代化中摆脱农业社会的贫困,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为农业社会的贫困所羁绊,资本主义便能够在殖民扩张和资本的国际化中把世界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获得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而一些非西方落后国家以资本主义实现现代化、解决农业社会贫困的条件便被剥夺了。这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进入低潮,一些非西方落后国家却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向落后国家转移。这个转移使社会主义主题由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消除无产阶级贫困化转向解决落后国家现代化面临的社会矛盾,防止这个过程产生两极分化,从而,在同资本主义不平等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完成现代化任务。邓小平反贫困战略对社会主义主题的时代定位,标志着这个转变历经坎坷终于完成。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立足于反贫困提供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维
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逝世之后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能要求他们为他们过世后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强调搞社会主义要根据本国的实际,认为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在内都要解放思想,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把这个思想具体化,实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到现代化的转变,形成了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维。1983年邓小平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就提出面向现代化问题。1988年邓小平在同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的谈话中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82页)邓小平所讲的发展问题就是现代化问题。面向现代化不仅是邓小平解决教育战线问题的出发点,也是邓小平反贫困战略的立论基础。邓小平从现代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是非常科学的。现代化是世界文明发展主潮流,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任务、价值、发展状况和建成都与现代化相联系。从现代化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维的形成,使邓小平能够根据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客观要求,开拓发展社会主义的新空间,突破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维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以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和按劳分配来解决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就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实现。在中国,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难以完全建立,共同富裕尚难立即成为现实。实现共同富裕,首先是发展生产力,推进中国的工业化。为此必须从生产力的多层次不平衡状态出发,采用多种经济形式和分配方式,必须利用商品经济竞争的利益机制促进生产社会化,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样在解决与生产力落后状态相联系的贫困的同时,会因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产生两极分化,出现新的贫困。为生产力发展内在必然性和工业化客观规律所支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在一定范围的出现某些剥削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国反贫困的历史矛盾。在解决这个矛盾的实践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这样的规定:“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个规定针对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需要,肯定发展生产力的优先地位,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过程。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既包含对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和某些剥削现象合理性的承认,同时又针对这种状况与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立,以共同富裕加以限制和消除。这就打破过去那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局限于所有制和分配方式,单纯强调共同富裕对反贫困的思想禁锢。
第二,在非社会主义手段和社会主义目的统一上。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要充分利用非社会主义手段,但非社会主义手段同社会主义又存在对立。如何解决手段和目的矛盾成为社会主义实践中又一突出问题。邓小平根据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肯定利用非社会主义手段的必要性,采取发展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形式,吸收外资,鼓励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的政策。又通过坚持公有制的主导地位,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化解非社会主义手段的消极因素,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有益补充。邓小平强调非社会主义手段的方法性质,指出把这些手段当作方法不会导致资本主义。针对有些人对利用外资的担心,邓小平在肯定要让外商赚钱时,指出工人在外资企业拿工资,外资企业要交税,我们还可以从外资企业获得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把先富视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政策,也看到先富的局限性,强调共富是目的。为了实现共富,邓小平提出先富要多交利税,先富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技术转让,在适当时机政策重点由鼓励先富到促进共富的转变等具体措施,解决先富与共富的矛盾。这就为解决社会主义手段和目的矛盾明确了方向。
第三,在发展经济与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矛盾的解决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实践中又一矛盾,在这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是有教训的。这就是在工业化中,片面强调国家经济力量的发展,忽视改善人民生活,甚至把劳动人民挖得很苦,严重挫伤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也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邓小平总结历史教训,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政策是否正确的标准,特别强调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这样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便具有发展经济的目的和手段的双重价值,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这样面对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在制定具体政策解决具体问题中如何既坚持社会主义又发展社会主义便有了操作依据。
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维,立足于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实际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认识社会主义,使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这一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实践内容。这一新思维从中国实现现代化面临的特殊矛盾和困难上肯定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以保证现代化顺利进行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根据现代化的一般要求,突破社会主义某些具体形式和结论,解放生产力,为解决贫困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奠定基础。对现代化中的某些资本主义倾向用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具体政策加以限制,促使其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转化。邓小平反贫困战略所体现的在坚持中发展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的新思维,解决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消除贫困的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大课题,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邓小平文选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经济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经济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