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克什米尔冲突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克什米尔论文,印巴论文,冲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5月以来,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控制线地区的武装冲突不断呈现升级态势。国际社会对印巴冲突日趋激烈并导致整个南亚地区局势紧张深感担忧,希望两国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及早平息战火,缓和紧张局势,实现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印巴武装冲突何以升级
今年年初,印巴关系出现了明显缓和的征兆。印度邀请巴基斯坦国家板球队赴印比赛,印度总理瓦杰帕伊亲临比赛球场为缓和关系营造气氛。2月, 印巴两国总理乘坐公共汽车到边界城市拉合尔签署《拉合尔宣言》,“巴士外交”一时传为美谈。国际社会对久为宿敌的印巴两国进入缓和进程深表欢迎。
但是,这一进程也招致印巴国内反对派的异议。印度国内的反对派声称,印巴两国“不是要在板球场上一争高下,而是要在战场上一决雌雄”。一位声名显赫的印度教领袖甚至公开提出,瓦杰帕伊总理“不应乘公共汽车前往拉合尔,而应乘坦克前往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方面一直主张将克什米尔问题国际化,今年3月科索沃危机发生后, 它更是希望克什米尔问题升温,以便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注意,使其介入这一问题的解决。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重又升级。最初,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派遣数以百计的军人和穆斯林武装分子“越线渗透”,进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在卡吉尔、巴塔利克和德拉斯一带修筑工事和哨所,决定进行反击,以夺回被他们占领的地盘。而巴方则否认这一指控,并谴责印度企图包围其在希奥克的一个哨所,由此双方发生交火。由于情报失误,军事部署失当,在战斗开始的初期,印方遭受到意想不到的人员伤亡。于是,它开始大量调遣军队前往冲突地区,组织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克什米尔地区主要是高海拔的山地,不便于大部队展开行动,而且由于先前进入该地区的巴方人员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清剿行动”进展极为缓慢。从5月26日起, 印度空军出动米格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对卡吉尔地区实施空中打击,后来又出动先进的米格29和幻影2000战斗机,加大空袭力度。巴基斯坦则使用导弹进行还击,并击落印方两架米格战斗机和一架武装直升机,使印度方面蒙受很大损失。巴基斯坦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据估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双方伤亡总数已超千人。这次冲突被认为是1971年印巴第三次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烈度最强、伤亡最多的一次。
当前印巴两国在卡吉尔地区的军事冲突仍在继续,双方的立场和主张尖锐对立,其焦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守线”还是“破线”的问题,即是恪守控制线还是寻求打破控制线。印度始终强调,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巴塔利克和德拉斯一带的控制线在1972年双方签定的《西姆拉协定》中业已确定,其走向十分明确,因此进入印控区的巴方人员是“入侵者”,必须加以消灭或驱逐。而巴基斯坦则认为《西姆拉协定》虽然划定了控制线,但并未在实地进行标界,因此有意重新确定控制线的走向。它还强调,现在在卡吉尔一带活动的主要是当地反抗印度统治、争取自由的的“游击战士”,不是巴基斯坦军人。(2 )先撤还是先谈的问题,即是首先撤出巴方人员还是马上举行谈判。印度认为,只有巴基斯坦全部撤出它在卡吉尔一带的巴方士兵和穆斯林武装分子,才能开始谈判,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而巴基斯坦则欲固守阵地,决不愿意无功而返,因此呼吁马上展开谈判,以结束正在进行的流血冲突。为了掌握主动,印度不断加大“清剿行动”的力度,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夺取,计划在今后一个月内取得军事上的全胜,然后才考虑谈判的问题。(3)双边化还是国际化的问题, 即克什米尔问题由印巴两国来解决还是引进外部介入。印度坚持克什米尔是印巴两国间的双边问题,坚决反对将其国际化,不同意由第三方直接介入,包括美国所从事的调解。同时,印度还加强在国际上的外交活动,争取得到道义上的理解和政治上的支持。而巴基斯坦则极力使这一问题国际化,希望国际社会介入。其总理谢里夫还紧急赴美与克林顿总统会晤,以便争取美国从中斡旋。
鉴于印巴两国在上述三个关键问题上观点截然不同,立场尖锐对立,近期内看不到相互妥协的迹象。整个形势不容乐观。今后事态的发展,将取决于军事上的进展和印巴各自国内的政治需要。印军在卡吉尔地区的“清剿行动”如果久拖不下,“看守政府”就可能遭到国内反对党和本党内反对派的巨大压力。9月份印度将举行全国大选, 现政府中的主要政党——印度人民党正在考虑适时采取大胆行动,以便将军事上的胜利转化为大选中的胜利。印度军方和政界的很多人主张“越线进攻”,切断敌方供给线,有人甚至主张开辟第二战场,向巴基斯坦施加压力。而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则亲赴前线,为部队鼓气加油,进行战地动员,并下令军队做好边界全线的迎战准备。
由于印巴之间仇隙太大,各自的国家战略、安全战略、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目前的军事冲突短期内恐怕难以平息,紧张局势更加恶化的可能不能排除。“低烈度战争”的阴影将长期笼罩在克什米尔地区。
克什米尔争端何以形成
印巴克什米尔争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是印巴之间领土、宗教和民族冲突的综合反映。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该地区总人口近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 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或其他宗教的信奉者。克什米尔原是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撤离南亚前夕,抛出了对印巴实行“分而治之”的“蒙巴顿方案”,规定将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划归巴基斯坦,同时还规定各土邦可保持独立,或自行决定加入印巴任何一方。
印巴双方都想使克林米尔地区归属自己。巴基斯坦方面认为,该地区的人口多数为穆斯林,理所当然地应该归属自己,而印度则认为,既然该邦信奉印度教的最高统治者愿意加入印度,其臣民自然应该顺从。两国当时的最高领导人针锋相对。印度开国元勋尼赫鲁说,“没有克什米尔,印度就不会在中亚的政治舞台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而巴基斯坦总理阿里·汗则说,“克什米尔就象是巴基斯坦头上的一顶帽子。如果我们允许印度取走我们头上的这顶帽子,那就会永远受印度的摆布。”半个世纪以来双方曾三次兵戎相见,其中两次均是为克什米尔的归属而战。
1947年10月,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爆发了第一次印巴战争。这场战争历时一年零三个月,双方参战人数总共近十万人。1947年12月,克什米尔问题被提交到联合国。1948年1月20日, 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成立联合国印巴委员会,负责调解克什米尔争端,后来通过决议要求按停火、非军事化和公民投票三阶段解决印巴克什米尔纠纷。1949年1月1日午夜,印巴遵照协议实现停火,并于7 月划定停火线。但是,由于节外生枝,关于公民投票问题没有实施。在这次战争中,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2/3的土地和3/4的人口。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印度开始公开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引起巴基斯坦方面的极大愤慨。1965年8月, 数千名巴基斯坦控制区内的“自由战士”渗入到印控克什米尔,组织起义,展开武装斗争。9月1日两国爆发第二次战争,9月20日, 当印巴之间的敌对行动扩大到边界全线并有进一步蔓延之势的时候,联合国通过决议,要求双方于9月22 日停火, 并将各自军队撤回到战前的阵地。 1966年1月4日至10日,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斡旋下,印度总理夏斯特里和巴基斯坦总理阿尤布·汗在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会晤,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克什米尔地区的形势出现缓和。
1971年12月,印度出兵肢解东巴,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冲突。在联合国的敦促下,双方于12月17日实现停火,并于次年7月30日签署《西姆拉协定》,就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线达成协议,基本维持1949年《卡拉奇协定》规定的走向。《西姆拉协定》还规定,印巴双方“将通过双方谈判的和平方式或双方同意的其他和平方式解决它们之间存在的分歧”。同时它又规定,双方尊重在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线,但不损害任何一方公认的立场。此外,协定还要求两国举行双边会晤以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1975年2月, 印度正式宣布克什米尔为印度的一个邦——克什米尔邦,引起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两国为此纷争不断。这种纷争和冲突虽未达到战争的水平,但是由此带来的军事对峙却日见激化,中小规模的交火摩擦不时发生,低烈度战争的状况持续不断。
印巴军事对峙何时能休
众所周知,去年5月,印巴相继进行了11次核试验, 在全世界范围内引发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两国关系出现了高度的紧张状态。国际舆论认为,南亚是世界上最有可能发生核战争的地区。作为事实上的有核国家,任何军事冲突的升级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印度核爆后的尘埃尚未落定,其内政部长瓦杰帕伊就明目张胆地声称,要采取主动行动来对付巴基斯坦。这一次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冲突后,巴基斯坦方面也曾放言,它将使用它所拥有的一切手段来保卫国家安全。这种说法更加剧了人们对印巴发生核冲突危险的担心。
应该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印巴之间的武装冲突升级至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发生核冲突的可能性更小。主要原因是:
一、目前发生的冲突只是边界全线中局部地段的冲突,还没有发现印巴两国在边界全线展开大规模的部队调动。尽管各种媒体对印巴之间的冲突进行了突出的报道,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但印巴之间的武装冲突毕竟是有限的。首先,印巴双方都没有进行大规模战争的意图。现代战争是耗资巨大的军事行动,将给有关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和严重后果。就目前发生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来看,并没有触及双方重大的根本利益,大动干戈的可能性不大。其次,任何大国都不会支持或默许印巴走向战争,国际社会正在积极地进行努力,尽量防止印巴冲突演变为全面战争。
二、印巴两国政府都面临国内政治的制约。例如,印度将于9 月举行全国大选,活跃在政坛上的各个党派正在进行大选前的紧张竞选,执政党任何欠缺周密考虑的举动,都可能影响本党在未来大选中的得票。巴基斯坦执政党也面临着严峻的内政压力,而且经济运行十分困难。这些因素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促成政府为转移视线而采取冒险行动,但在更大的程度上将制约政府的行为能力,使其采取更为谨慎的做法。
三、印巴面对核对峙局面将会极慎重地对待冲突升级。去年5月间,印巴两国双双打破“核模糊状态”,相继进行多次核试验,事实上取得了核武器威慑的能力。两国还先后分别进行了中程导弹的发射试验,表明均已具备了中程打击的能力。印度在常规军事力量上占有二比一的明显优势,但是应该看到,如果军事冲突发展成战争,特别是一旦一方在常规战中遭受严重失利,在当前这种核对峙的局面中,不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这是两国政府在进行战争决策时必须首先要考虑到的重要因素。另外,印巴任何一方首先使用核武器,谁也不敢肯定在第一次进行核打击时就将对方的核能力全部消灭,对方一旦还击,自己也将遭到灭顶之灾。况且,印度和巴基斯坦毗邻而居,任何核武器的使用,都会给本国相邻地区的土地和水源造成难以消除的核辐射和核污染,殃及本国国民。因此可以认为,印巴双方都将极其慎重地对待冲突升级的问题,尽量将战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努力避免局势严重失控,防止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标签:军事论文;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论文; 印巴战争论文; 印巴冲突论文; 中国巴基斯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