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勘察岩土工程相关的水文地质情况,还需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岩土体与建筑物的作用与影响,并做好有关记录,为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撑,以降低与消除地下水对岩土工程带来的危害。文章主要分析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以供参考完善。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水环境评价;应用
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环境评价作为关键部分,能够了解施工现场的气候地带、环境湿度、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分布和岩性特征等水文地质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与施工方案,从而为岩土工程施工创造良好条件。因此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加强水环境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水环境评价的内容
在过去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由于忽略评价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作用与危害,导致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后,因地下水造成基础下沉与建筑物开裂等问题频发,从而引起安全事故。因此为提升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必须明确水环境评价的内容,并依据勘察的内容,提出合理的建议。具体体现为:(1)应将地下水对岩土与建筑产生的各种影响纳入到评估分析的主要内容,分析评价所形成各种危害的可能性,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2)依据建筑地基基础的分类,仔细勘察水文地质条件,并做好勘察资料的存档。(3)在大型工程建设前,如果与地下水位有关资料不齐全,工作人员必须设置长期观察孔,对地下水位进行观察,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4)如果属于高层或者是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与基础建设有关的地下水情况,必须进行单独的水文地质勘察。(5)结合建筑物基础类型与要求,提供有关资料。(6)分析相应地块的地下水本身所赋存的形式与变化规律,并结合未来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7)在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稳定的情况下,结合经济性要求,对地下水位以上部分与以下部分进行分别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8)在确定自然状态下,对于地下水位对工程影响的影响因素,必须将影响情况归纳到分析评价的内容中,提高工程评价的准确性。(9)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在不同条件下,所评估的重点内容也不同。具体体现为:对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建筑基础,需要重点评价地下水位对建筑基础的腐蚀性;对于地质岩层松散的区域,需要对流沙和管涌的问题进行评价[1]。
2、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在水环境评价中的应用
2.1了解工程四周地下水的分布情况
在勘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地下水的含量与距地表的距离,精确判断工程施工中的施工环境是否影响到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地下水是否给工程基础与地基带来影响,避免给工程安全施工带来不利影响。此外,还需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避免影响到地下水的质量,因为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具有腐蚀性的废水废渣会流入到地下水中,对地下水四周地质产生影响,导致工程建设的基础遭到腐蚀、破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建设使用的安全性,所以必须通过有效措施来控制废水废渣的排放量,经过特殊处理后,才能排出。
2.2勘察工程四周的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
勘察人员在勘察工程四周的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时,必须对地层结构、岩土成分对工程施工造成的影响加以分析,确定地下水特点、地下水分布情况、地下水腐蚀情况和地下水活动情况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2]。例如对于某项岩土工程的地质勘察,为了提升勘察质量,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依据,勘察人员需要结合有关资料进行实地勘察,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地貌为沿海漫滩内侧洼地与港湾,呈树枝状与条带状分布,表层有海相淤泥、淤泥混砂、砂混淤泥和砂组成,及时评价地基土、地下水和腐蚀性,确定拟建场地内地下水属于潜水微承压水,赋存于浅层砂性土素填土与第四系海积层中,以大气降水渗入为主要补给来源,并通过这些问题来研究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状况,找出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并依据这些可能存在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3调查地下水埋藏的情况
鉴于水环境与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之间的关系,要想提升地质勘察的质量,在调查地下水埋藏情况时,必须明确调查研究的对象,确定调查指标体系,分析地下水类型、地下水的水位、补给和排泄情况、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和变化规律,对地下水的情况和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作出评价,对于基坑工程,需认真做好抽水试验和压水试验工作,对土层的渗透性能进行分析评价,预测地下水位可能引发的突涌、管涌与流沙等问题。例如在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对于基坑项目的勘察,在测定地下水位时,需要通过几何法来测量每个含水层中各个孔内的水位,准确判断地下水位的流向,然后采用批示剂法来测定地下水流速,并结合工程实际需要,依据压水试验、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资料,确定试验孔位,将测水管深入到含水层20cm内进行压水试验,确定试验的起始压力、最大压力与压力基数。
2.4地表与土壤水分的监测
土壤水分不仅包括地下水与地表水,还包括地表能量,而地表能量与径流的模式均受地表的影响,加上地表特征复杂,因此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对水环境数据识别与分类,以快速识别水体,提升土地的使用率。因地表覆盖与土地利用的变化都会随着水文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有效发挥遥感技术的效用,能够依据水文模型进行评价,详细调查径流量的状态,分析地下水的形成和地表水资源的关系,以推断出地下水的变化规律,从而做出地下水位变化方向,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环境评价作为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因此在实际勘察的过程中,勘察人员必须从科学多方面出发,了解工程四周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并结合具体要求与资料,勘察工程四周的地层结构与岩土成分,调查地下水埋藏的情况,监测地表与土壤水分,做好有关记录,这样才能提高勘察质量与水平,为有关人员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曹豫湘.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与评价[J].中华民居旬刊,2013(24):7-7.
[2]胡兵,林义华,张肆红,等.复杂工程环境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J].公路交通技术,2013(5):21-25.
[3]李红星.水文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文摘版:工程技术,2015(25):250-250.
论文作者:王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地下水论文; 岩土论文; 评价论文; 工程地质论文; 情况论文; 地表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