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邓欣怡

地质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邓欣怡

广东中誉设计院有限公司 511515

摘要:地质工程勘察因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成为其重要一环,甚至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当前大发展时期面对越来越高的建筑质量要求,必须对勘察工作中常见问题引起重视并尽力解决。本文对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以期为之后的勘察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地质;工程;勘察;问题

一、前言

作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先导性工程的地质工程领域,是在自然和地球科学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地质学和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地质背景、矿产资源勘探和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等工程问题的。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从事建设工程活动必须按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基本建设程序执行。因此,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在工程建设前期和实施期,地质条件和地质勘察资料会对项目决策立项、施工图设计、施工方法选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项目的价值体现和经济社会效益,关系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而在工民建工程中,工程地质勘察在合理建筑场地(如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和地质结构)的选择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今经济和建筑行业大发展时期,建设高度、难度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地质环境也愈加复杂,这都体现出对高质量的地质工程勘察成果的需求,因此只有实施认真详尽的地质勘察,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而目前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的[2]。

二、地质工程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2.1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监管缺失

因为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涉及到土体力学指标和地质构成资料的提供,对工程造价和基础方案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增强对地质勘察工作的认识,强化对其作用和价值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建筑单位,并在考虑钻探勘察工作的专业性基础上,尽量选择高专业水准、强操作能力的建筑单位,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不能合理选择建筑单位的情况,在勘察工作中也存在监督缺失现象,易引发多种隐患[1]。

2.2现场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1)资料收集不全:对地质资料掌握清晰和完整才能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精度和效率。国家相关规范也明确规定了需搜集的资料内容(包括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和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等)。但还是有很多工程勘察报告前期没有搜集足够资料的情况出现,在缺乏设计单位的勘察技术要求,不明确地质结构的情况下仓促施工;在野外低层划分的资料收集阶段,因平行作业和参与人员数量多的原因造成的勘察资料不统一,不规范,这些都为工程埋下了安全隐患。

(2)勘察过程不规范:在实际勘察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由于不良习气造成的忽视行规,图简便省时间的不规范的原位测试过程和方法,如静力触探时忽视实际探测深度而使用现有数据造成的勘察数据失真的情况,再如在测量地下水位时,达不到24小时的规定时间就采集数据使数据准确度达不到要求的情况等。

(3)勘察技术不到位:包括在勘察技术上存在对界面划分(如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不够清晰,对地质形态(如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深度的确定等)不够明确等问题。而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地质勘察中,出现较多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岩土取样技术的准确性不足,主要是因为取样标准和计算原理的不同,取样方法也不同导致的岩土取样技术不明确,取样结果不统一;另一个是勘察取样后的计算和地质分析和判断技术的问题,主要是勘察人员理论基础薄弱,再加上没有结合实际地质情况和自然地质规律来分析造成的。

2.3土工试验中的常见问题

在岩土层划分中,因粉土颗分试验复杂的现状引起在实际操作区分时对其划分不准确也不全面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可在相关规范的范围内进行修正和计算后再进行划分。而在物理力学参数的确定上,对于一些不易取到原状岩土样和取到后也不易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的设计参数的确定存在问题,另外,在剪切试验中由于复杂的受力条件和难掌握的排水条件影响,其试验方法得到的土强度等参数指标可信度不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岩土工程分析评价时,评价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在地基均匀性评价时采用的技术规程只具有参考价值而无明确统一的评价方法,缺乏足够实践经验支撑的评价方法在普遍采用时缺乏可靠性。在基础方案的选择上,不能够提供多种方案,缺乏地层实际情况的结合,导致不必要的浪费,甚至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2.5地质工程勘察报告质量问题

一些报告中对地质问题的结论针对性不强,还有的图件满足不了要求,还有一些是仅仅针对地基于基础方案的分析和探讨,另外还有勘察人员因偏重岩土实际情况的勘察而缺乏地基处理设计经验造成勘察报告建议空泛,其报告建议也不易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等问题。

2.6 人员技术素质问题

勘察技术人员一方面达不到野外和室内专业勘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造成在实际应用中归纳、分析和总结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勘察各专业内部缺少交流和沟通,造成在处理复杂和重大项目时因技术问题涉及专业技术种类多而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出现,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三、针对常见问题对应的措施

3.1勘察技术和手段结合和优化

加强各种测试方法的运用(如原位测试新技术等),强化施工检测和监测技术的运用,在勘察中重视先进勘察技术的运用来提升工程勘察质量。如在传统勘察手段受限于地质形态和自然环境时,可采用受场地和自然环境影响小的综合工程物探方法来提高效率和勘察精度,节省费用和时间。除此之外还可将工程物探方法和传统勘察技术结合运用来解决单用一种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因为任何技术在使用中都会有适用性和局限性,因此若想有效高速的解决复杂工程勘察技术难点,需在多种勘察技术联合使用的基础上来相互补充和优化。

3.2强化规范管理和监督

加强地质工程勘察中的项目管理,通过强化规范和科学的管理来重点控制勘察质量、费用和进度,并通过提升信息和合同管理工作水平来保证勘察和设计所需的地基基础资料和详细周边地质资料能够准确和真实的提供。促进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和标准统一,通过相关立法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完善地方性勘察规范的研究和制定。对勘察资料的编写规范的统一、编录和整理的统一既能够保证勘察质量,也能作为规范的原始数据为之后工作提升效率。强化勘察工作的现场监督,加强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基础选型论证严格审查和把关,从而提升工程地质勘察质量水平。

3.3强化培训,提高工程勘察人员技能

应从培养勘察人员的技术素质,拓展勘察人员的专业知识广度和深度以及强化相关人员的工程实践能力三方面来提高工程勘察人员的技能水平。可通过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班的方式来加强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今儿促进其技能提升和地质领域规范、标准等知识的升级,也可通过在实际勘察工作中实行“以老带新”的模式,在保证提供真实有效的勘察数据的同时提升工程地质勘察技术人员的技能水平。还可通过加强对相关地质勘察技能资质的控制来规范工程地质勘察市场,提升勘察技能水准。

四、结语

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地质勘察不仅关系到建筑的本身安全和附加功能体现,还关系到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生命安全。因此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地质勘察中需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来为施工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科学、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和参数依据,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推动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通过对当前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引起相关单位和技术人员的重视,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望能为以后的地质工程勘察工作提供有效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李乾.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应用科技,2016(32).

[2]温健.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风险研究[D].清华大学,2013.

论文作者:邓欣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地质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论文_邓欣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